
上饶现在变化真的很大----最近去过上饶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感触。街道越来越洁净、绿地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井然有序;市容环境在不断提升,背街小巷也变得干净整洁,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直线飙升……

亮丽改变的背后
是这座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工作的前行阔步
我们鹰潭也在创国家卫生城市
那么上饶的做法
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
经验一
上饶市把创国家卫生城,与创新城市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先后出台了《上饶市城市管理条例》、《上饶市养犬暂行规定》、《上饶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方法(试行)》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坚持依法行政和落实创卫任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让制度落地,上饶市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层层压实。如:广信区将全区划分为5大片区;由区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担任177个路(街、巷)长,在小区中选出了1309个楼长,有效形成创卫工作合力,这1300多个楼长,其实就是城市里最小的单元责任人,能够确保各项创卫指标落到实处。
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创卫的手段也在创新。通过采用天网、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执法,配置先进的垃圾桶清洗、道路机扫设备,破解了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城市管理难题。上饶市信州区目前安装了75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市民只要将垃圾投进去,并绑定手机,即可通过微信提取返还现金,这就大大激发了市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现在小区几乎看不到乱扔垃圾的现象。
经验二
上饶市民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在创卫过程中,一些老旧的无物业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小区居民每户要缴纳1200元的维修基金,用于小区环境改造。但是居民们都很自觉,不少居民都说:虽然我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肯定会出这个钱,因为我们住在这里,改造好了之后,享受的是我们这里的老百姓。
可以说,上饶市各行各业群众关注创卫、支持创卫,使创国卫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象电动车上安装顶棚,过去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现在大家都拆了。过去的违章搭建,也能配合政府部门拆除。不少市民还自发的凝聚到一起,组成各种志愿者队伍。他们或走家串户宣传创卫知识,或上街入巷清扫卫生,或协助民警指挥交通,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倾注了自己的一份心血。
群众的自觉性与政府的引领也是分不开的。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在前、走在先,用创国卫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参与创国卫,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饶还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同样也在开展“双创”工作的我们鹰潭市学习,希望我们鹰潭也能通过努力,做得像上饶一样好,甚至更好。 鹰潭人,加油!
閱讀更多 天天鷹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