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故事聊到此已經接近尾聲了,但還有一件事兒卻始終糾結著我,那就是他當初“冒死救晁蓋”真的是出於“仗義”嗎?

“是啊,這難道不是他的仗義之處嗎?”看到這您或許也會這麼問。
下面我就對此事談一下自己的觀點:何濤來到縣衙前,首先問茶館的茶博士:今天哪位押司當值?看來押司當正管此類事件,或者見縣太爺之前必須要經過當值押司。正巧宋江那天當值,也正巧何濤先向他說明了此事,故而他便成了必須要參與、處理此事的當值人員了!
如果不通知晁蓋,自己無疑成了親自參與安排、部署抓晁蓋的主要人物之一。如此的話,他花了無數錢財、苦心經營多年,才在江湖上落得的一個仗義的虛名,頃刻間便會毀於一旦,成為一個江湖上的“千夫所指”之人。
假如那天不是他當值,不是他第一個得知,不是他還要參與抓捕方案的制定,又將會是一種咋樣的結果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他得知晁蓋一夥上了梁山、且殺敗了官軍後的一段心思是咋想的……
宋江見了公文,心內尋思道:“晁蓋等眾人不想做下這般大事,犯了大罪,劫了生辰綱,殺了做公的,傷了何觀察,又損害了許多官軍人馬,又把黃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滅九族的勾當。雖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卻饒不得。”…
正是因為有這種想法,所以才始終不想跟晁蓋他們摻和。劉唐奉晁蓋之命下山給他送金子時,他第一句話便是:“賢弟,你好大膽!早是沒做公的看見,險些兒惹出事來”儘管劉唐說出“感承大恩,不懼怕死,特來酬謝大恩”這樣肝膽相照的話來,也絲毫沒有打動他。金子象徵性的收了一條,急忙打發冒死而來的劉唐回去了。為什麼要這樣?就是不想再和你們再打交道了!
殺了閻婆惜,從家逃出前,他對朱仝說到自己的去處時,也只是說道了三個安身之處:一是滄州橫海郡小旋風柴進莊上,二乃是青州清風寨小李廣花榮處,三者是白虎山孔太公莊上……
那麼,他為什麼不去他對其有“救命之恩”的梁山避難呢?

人在難處時,首先要依靠的便是自己最貼心的朋友。而宋江卻寧願東躲西藏的到處跑,也不願意去一個相對穩定的地方去住,這難道僅僅是不願意落草嗎?
在沒有得知“朝廷大赦”之前,他可是個犯了死罪之人。魯智深、楊志、林沖這些個英雄人物,最後最大的渴望也無非就是有個“安身立命”之處,而宋江卻是但分有一點兒餘地都不去梁山,這其中的緣故,或許就是怕晁蓋一夥識破了他當初救他們時的真正動機。
所以,我得出的結論就是:當初,他與其說是救晁蓋,到不如說是為了救他自己的虛名!
閱讀更多 把盞常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