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小QQ1
少校柳下惠,白話說歷史。

在現實三國中,周瑜比諸葛亮只強不弱。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卻被羅貫中塑造成一個心胸狹隘,氣量狹小,不能容人的人,羅貫中為什麼要這樣塑造周瑜??為什麼要貶周瑜而尊諸葛亮?這世界上的事就怕認真二字,且聽少校一一道來
第一:羅貫中的出身與諸葛亮的相似。
羅貫中早年隨他的父親做生意,所以羅貫中出生應該是商人。而商人在元明時期,社會地位很低下,社會地位的低下,導致無法進入權力高層。明朝建立前,羅貫中作為張士誠的幕僚,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做過敵人的。所以在明朝成立後,羅貫中肯定不會被大明重用。
對比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家中有800畝桑田,算是個小地主,在這一點上,羅貫中和諸葛亮處於同一階層。三國演義中描述的諸葛亮,丰神俊朗,羽扇綸巾,縱橫天下;而現實中的羅貫中卻終身得不到大明朝的重用。
所以諸葛亮這個人物塑造,實際上是滿足了羅貫中內心不能從政,這一點我齷齪小心思的。羅貫中以諸葛亮自比,在書中大展神威,用以彌補在現實中的鬱郁不得志。
第二: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所效力的勢力是東吳勢力,羅貫中對東吳勢力的領導者孫權並沒有著重描寫,甚至一筆帶過。在現實中朱元璋在稱帝之前是做過吳王的,所以在羅貫中的筆下,孫權就代指朱元璋。
羅貫中對朱元璋的不滿,會導致羅貫中對孫權在描寫上的不公正,而周瑜作為孫權的心腹和主力大將,那肯定也是心胸狹窄之輩。所以羅貫中從自身私利出發,一定會貶低周瑜。
第三:羅貫中三國演義全原著中一共有24卷。而其中12卷是在大明建立之前寫的,寫到了:柴桑口臥龍弔喪(在明朝建立之前,羅貫中已經把周瑜給寫死了)。
諸葛亮在書中的成就,主要是體現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的時候。這是在後12卷,大明洪武四年以後寫的內容。這個時候,大明已經建立,羅貫中已經仕途無望。所以才把諸葛亮塑造得完美無缺,以彌補自己內心不能從政的缺憾。
所以,在現實中周瑜比諸葛亮只強不弱。但在羅貫中筆下,歷史的真相被隱藏。這正是應了一句話,文人的筆是可以殺人的。
少校柳下惠
周瑜與諸葛亮比到底如何呢?
“既生瑜,何生亮”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小說《三國演義》裡,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對人物進行人為的設定。周瑜最終被諸葛亮氣死,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小說讓我們覺得周瑜跟諸葛亮比差很多。
但是事實上的周瑜是什麼樣?
一、周瑜精通音律,出身官宦之家。
周瑜出身大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意思是,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三爵之後),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周瑜也一定能發現。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微微一笑,提醒撫琴者,錯音了。
家世好、還有才、精通音樂,這放到現代絕對是一線明星的潛質。
二、周瑜膽識謀略超群
赤壁之戰在我國曆史上可以說是非常有名,老少皆知,赤壁之戰的主角就是周瑜。首先舌戰群儒堅定了東吳抗曹的決心;運用火攻,一舉擊潰曹操大軍,取得戰役勝利。
蘇軾說他: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李白說他: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初張照雲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憑此一役,周瑜就已經流芳千古,而周瑜不僅如此,從丹陽借兵到成為東吳的安邦重臣,盡顯周瑜的才識。
三、周瑜是不是小肚雞腸?
《三國演義》周瑜被諸葛亮戲耍,可以說周瑜氣死的。但是歷史上周瑜是什麼人?
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周瑜“性度恢廓”,劉備評價周瑜為“氣量頗大”,蔣幹評價周瑜是“雅量高致”。
那麼周瑜是怎麼死的,周瑜是在準備征伐益州,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
所以周瑜並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周瑜是精於謀略的人,也是風流倜儻才子。周瑜並不遜於諸葛亮,他倆都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
上風舷
史書上週瑜略差於諸葛亮,自愧不如的周瑜也由充的感嘆到《既生瑜何生亮》。
樂天派135319172
其實三國裡周瑜和諸葛亮謀略相差不大,只是周瑜心胸狹窄才被諸葛亮屢次戲耍。最後受傷之後被諸葛亮氣一下隔兒屁咯!
我們都是好孩子250
三國周瑜比不過諸葛亮!諸葛亮總是勝過周瑜一謀!周瑜計謀都被諸葛亮所謀!三氣周瑜!周瑜身亡!
厚德載物152522686
周瑜之才不下於諸葛亮,然每次都輸於諸葛亮,可能周瑜精通水戰,路戰稍遜諸葛亮一籌。
任重道遠5505
“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