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今年早申季竞争非常激烈,仅发放了145枚藤校offer,学员王之岳同学成功斩获了其中一枚康奈尔offer。

就此,新航道专访了王同学和王妈妈,让他们从“如何斩获康奈尔offer”和“如何培养出高材生”分别谈了谈这段历时数年的美国名校申请之旅。

康奈尔大学

● 在申请大学期间,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还是规划训练?

●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与家长发生争执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 在创作文书中,家长应该担任什么角色?

● 漫漫育儿路,做父母的一定要自我牺牲成全孩子吗?

......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王妈妈的回答!

收到之岳被康奈尔录取的消息,狂喜过后我也常常想,是什么让我的孩子被康奈尔录取了?于是我整理了这份我认为的他的申请优势:

你看了这个可能觉得:我的娃儿也能申请到康奈尔。毕竟这份“简历”其实并不是特别突出:就读的学校排名并不考前,标化成绩也只是迈入了名校的门槛(他班上有非常多大牛同学,SAT1580甚至1600满分的同学大有人在)、获奖许多重量级的奖项。

值得一提的或许就只有他的课外活动了,需要说明的是,这所有的课外活动都是他自己去找,自己去争取,自己打造的,我没有参与其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暑假他参加了康奈尔的夏校,获得满分,并成功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

但综合来看,在藤校录取率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一份“简历”我觉得真的很渺小,那么究竟他的优势在哪里?作为家长,我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对此,我总结了这三个问题和我的一些思考:

一问:大学申请季,自由发展还是规划约束?

普通高中 OR 国际高中

初三下学期,之岳突然和我说,“妈,整个初中我都感觉在题海中过日子,人生似乎没有意义,我想试试国际高中。”我说行,于是马上打电话,同事、孩子爸爸、老师......一个小时后我们就锁定了宁波效实IB。

自己规划 OR 升学指导

高一上学期上了国际部,他又开始迷茫了,“妈,我现在内心很迷茫,不知道接下去的路怎么走,想找一位升学指导。”我说行,没问题。然后走了很多留学机构,和很多老师面谈,最后孩子说新航道的邵老师和钟老师很不错,和他们很能聊。我说能聊很重要,就听你的。

后来事实证明,升学指导不仅是提早规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安慰。我的孩子心理很容易爆炸,而这两位老师非常善于心理抚慰,和孩子聊过后孩子的心情也就平复下来了。

集体班课 OR 一对一VIP

高一上学期他开始进行标化培训,一段时间后回来告诉我,“我觉得班课不适合我,效率太低了,想试试一对一,不过挺耗钱的。”我说没关系,咱们就上两节VIP抵一节班课,另一节自学。

后来事实证明,这样效果非常好,他很适合一对一的学习方式,后来他的SAT和托福等标化培训,都是以一对一的形式上课。

参加夏校 OR 英国自由行

高一下学期,很多同学可能都在忙着上夏校、标化培训,结果他和我说这个暑假不想把所有时间都花在SAT上,想去英国做城市交通的调查研究,为期二十多天。听起来好像有点奢侈,后来我斟酌了下,说行,没问题,就听你的,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是自由行,而且必须带上我,这个一到英国就丧失自由行动的人。

后来事实证明,这二十多天他获得的成长是飞速的,所汲取的力量是强大的,非常值得。

包括他的申请专业,城市规划是他自己定的;ED梦校,康奈尔是自己选的;AP等海内外考试,都是他自己在网上完成的。所以说了这么多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选择和探索的空间,他们要自己去尝试探索,我的心在哪儿?我要走向何处?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父母要相信孩子是可以的,他们可以去尝试。而且,一个国际高中生必须要学会自己去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三年后你会发现,这种会选择的能力和对自己选择负责的能力是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

正如怀特海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而自我发展能力就是美国大学倡导的核心能力。

那么说到这儿,是不是在所有的选择和时间里,我们父母都可以任孩子自由发展?都可以让他们随心所欲?不是的,我们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正确方向”的引导。

之岳的SAT首考是在高二的上学期,首考失利—1400+,当时他心态就爆炸了,我非常着急,于是和钟老师联系。钟老师说别担心,这个寒假来上海,我们就进行为期十二天的强化练习。

我和之岳说后他不愿意,说自己就在家复习就可以。我说你须去上海。然后他问了我三个问题:

“强化培训是不是要交很多钱?”我说没关系,妈年底刚发了一笔奖金;

“连续十二天的培训我会不会被逼疯?”我说没关系,有妈在疯不了;

“你每天在宾馆待着会不会太无聊?”我说没关系,正好寒假难得清闲。

就这样半推半就,他那年寒假进行了十二天的强化训练。后来事实证明,强化训练结束的当年三月,他刷出了1500+的高分,比前一次提高了100多分。但是高三再反刷,结果成绩又回去了,因为没有强化培训。所以SAT就是一个应试考试,就是要靠刷的。

第二个是递交文书,在他康奈尔文书递交截止期的前十天(此前未参与他的文书创作),我看了看他的文书,但我觉得这是一篇在我看来平淡无奇的文书。在这篇里,我没看到我熟知的王之岳同学,他独特的精神思维和特质、独特的思维能力、对专业学术的热情,都没看到。

高中三年的漫漫申请路,文书可谓是临门一脚,何其重要。之岳也意识到了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他的心态又爆炸了。于是我打电话给指导老师,将文书发给他看,指导老师说:“你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必须参与到他文书的整个创作中。”于是那十天,我的闹钟是这样的:

那么在孩子的文书创作中,家长如何参与到其中来?

第一步,谈话。根据大学给的题目,围绕文章的要求,开始进行漫谈,漫无边际的聊,从他小屁孩到他选学校,一点一点帮他把思路打开。

第二步,讲述。他在讲述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那些触及他灵魂深处的故事,这点真的太重要了。那我坐在那儿干嘛呢,我打开电脑,快速地把所有他头脑风暴时说的故事记下来。

第三部,创作。构思非常重要,同学们,只有构思好了,才能一气呵成去完成创作,这绝对比什么都没想好就稀里糊涂写了一篇又一篇更为事半功倍。

就这样,作为他文书建立忠实的陪伴者、聆听者,我们一共修改了三稿,最后发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和他又一起修改了五稿。一共改了八稿,最后呈现出了这份王之岳同学的申请文书。

所以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孩子申请的这三年,绝对不可以袖手旁观,需要您火力全开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能力。而且要学会去整合身边所有的资源,不能说我花了钱交给了留学机构,升学指导可以搞定一切,不是这样的。

你身边哪些资源可以为孩子所利用?第一,学校的升学指导、留学老师;第二,留学机构的升学指导;第三,孩子标化培训的老师们;第四,工作关系积累下来的人脉。我们要把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发挥最大的优势,然后为孩子所用。

在大学申请中,我们父母是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还是规划引导,我觉得这二者从来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他们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相交融的。

二问:情绪综合征,作壁上观还是干预疏导?

其实高中生遇到的最大的障碍,除了学业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情绪上的问题。有些家长就问,这和升学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情绪不解决好,所有技术上的指导都是无用的。我想说说去年寒假和我之岳那些负重前行的日子。

那天,之岳结束了一天的集训课程,我兴冲冲的去接他,结果他甩给我一张臭脸,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路上他就开始和我抱怨,“每天上了这么久的课,课后还给我留了一堆作业!”“我说了不喜欢集训你还让我来!”“好好一个寒假就这样被毁了!”......听他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通后,说实话,我有种上去手撕他的冲动,但我和自己说,深呼吸,深呼吸,保持冷静,因为我一直记得一句话,母亲的情绪稳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于是对于他的抱怨和责骂,我不指责也不干预,还在半路上给他买了他爱吃的铜锣烧,什么话也没说。到了住宿的酒店,我依然没说什么,也没催着他写作业,而是做自己的事。等我手头上的事情做完后,再去看他时,他已经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学习了,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所以有些时候,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不指责不干预是最好的办法。怎么做到呢?我的一个办法是,每次冲突发生,我情绪要爆炸时,就一个人走进房间里,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情绪。等我平复好情绪后再出来,继续和他沟通。

那么在孩子出现情绪综合征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时候我们都作壁上观呢?不是的。

大学申请最怕拒信,就在康奈尔录取信到来的前两周,我们收到了牛津的拒信。那天之岳从学校回来,往常都会和我说学校的事,结果那天他一反常态,两眼无神地坐在沙发上,再看时,眼里都是眼泪。

作为母亲,我很心疼,也很焦虑。这是多么关键的时候,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跋涉,还有那么多文书要写,还有期末大考、IB统考......怎么能被一封拒信退回了呢?可是这些话能说吗?不能说。

于是我坐在他身边给他全身按摩,陪他说说话,漫无边际地聊天。空闲时陪他去花店买花、陪他谈钢琴、陪他去书店买书、给他做好吃的.....终于一周以后,我们度过了这段危险的时期,并且在不久后迎来了康奈尔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这种情绪综合征后,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同时,我们同学们也学会自己疏导情绪,要做思想的主宰,不要成为心理的奴隶。

三问:漫漫育儿路,自我牺牲还是彼此成就?

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似乎是一个“自我牺牲”还是“充实自我”的一个选择,但其实,这是多项选择。在之岳申请大学的这三年里,我自己的人生也完成了这些目标:增强了体质,增长了力气,增大了格局;丰厚了体验,丰富了精神,丰盈了生命。

当时之岳在上海进行集训时,那十二天我在酒店里并不是只等着之岳放学回来。我有自己的时间规划表,早上写“晨间日记”,去对面的体育馆跑5公里,在酒店里看书写文章。在陪伴之岳做升学规划时,我也有幸认识到很多老师,教学相长,在教和学之间不断提升自己,丰富精神和生命。

爸爸妈妈们,如果我们想带着孩子到生命的开阔地,那么首先自己就要敢于走出舒适区。伯恩·崔西曾说,“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即时间观念,对你的行为和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与目光短浅的人相比,那些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长远规划的人,在时间安排和行动上往往更加明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哪有什么慈母严父,好父母都是自由切换的。最后一句我很喜欢的话送给大家: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依然向前。

除了分享的这些内容,我们还专访了王之岳同学,关于他的梦校、未来、专业以及申请的那些点点滴滴,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请大家多多关注。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孩子被康奈尔录取,培养“牛娃”她总结了这3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