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 照片,在歷經兩年後,終於公佈啦!
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黑洞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別擔心,沒侵權,圖片來自人民日報,不是“視覺中國”喲~
圖片一公佈,萬能的網友們,立即掀起了一陣p圖風,先來看看網友們的作品吧......

原來,萬物的本質都是...貓咪?
這是一條躍出黑洞的錦鯉,轉發這條“黑洞錦鯉”,煩惱統統被吸入黑洞......
別說,還真挺像哪吒的風火輪,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跑得快呢?
等一下,好像哪裡不太對?這個照片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模糊”,是像素不行嗎?
當然不!一個小小的黑洞,看似簡單,可是從觀察、驗證,到這張照片的誕生,整整用了2年時間。今天就跟小德一起,探索黑洞的奧秘吧!
“黑洞”怎麼形成的
話要從宇宙中的一顆恆星的故事說起了。
宇宙中,有這樣一顆恆星,質量比太陽還要大上數十倍。它活了好多好多好多年,神仙活上百年都嫌膩,何況恆星?有一天,它覺得自己太老了,於是決定,自行了斷。
它決定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要有儀式感地離開,走也要走的轟轟烈烈。於是它選擇了爆炸,就成了
超新星。但是由於年齡實在太大,力量確實不足,只炸掉了外面的衣服,還剩下一個核。在重力的壓力下,核開始塌縮,物質都勢不可擋地衝向核中心,最終形成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幾乎無限大的星體。
而收縮一旦達到某種程度,質量導致的
時空彎曲,使得光無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誕生啦!廣義相對論
“黑洞”既然是恆星爆炸後留下的產物,又會有怎樣的威力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物理界的大佬——愛因斯坦。
說到愛因斯坦他老人家,就不得不說他舉世聞名的“廣義相對論”了。表達式長這樣:R_uv-1/2×R×g_uv=κ×T_uv
簡單來說,就是描述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也是第一次用引力場,解釋時空的彎曲。
我們以為,我們周圍的時空是平的,其實,它是可以扭曲,甚至可以被摺疊的。至於扭曲程度,都取決於時空裡面,物體的質量。
說簡單一點,就是某一恆星“吃”得太多,長得太胖,質量太重,壓彎了時空。
黑洞包含的知識點
emmm 廣義相對論是不是不太好理解?的確,別說外行人不太理解了,就連物理專業的人,也很少能完全搞懂這一理論的。
咱們還是回到地面上,看看黑洞中,蘊含著哪些高中時期的物理知識點吧~
1.萬有引力
任意兩個物體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地球、太陽、黑洞這些大質量甚至超大質量的天體,會有非常大的引力。比如,地球引力會讓物體有重力加速度,為9.8米每秒。
2.逃逸速度
物體想要“逃離”天體引力,一定要達到一定的逃逸速度。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每秒。
3.光的傳播速度
光的傳播速度是30萬公里每秒,黑洞的引力,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掌控”,即黑洞的逃逸速度超過30萬公里每秒。
4.光年是距離,不是時間
我們經常說“光年”這個概念,它是一個距離單位,而不是時間單位。一光年是光跑一年的距離。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咱就不要去較真一光年是多少公里啦!
比起“引力波”、“射電望遠鏡原理”、“事件視界”、“無毛定理”這些黑洞相關的物理理論,現在高中學習的物理知識是不是簡單多了呢
高中物理學不好?快點視頻!看看我們德智老師的物理線上課堂吧!
閱讀更多 德智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