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我們引進櫻桃品種紅燈、龍冠、美早等,實行南北行向栽植,行株距為3米×2米,從2014年開始採取刻芽和拉枝相結合技術,促進大櫻桃成花,實現了3年結果,4年豐產的目的。現將我們的促進成花技術簡單總結如下。

1
拉枝
在春季樹液流動後枝條開始變軟、萌芽之前進行拉枝。用塑料繩一頭拴住要拉的枝條的中上部,另一頭綁縛在主幹上。拉枝一定要拉成水平狀,不能拉成弓形或下垂狀態。所拉枝條角度也不能小於90°。拉成弓形或下垂狀態,在彎曲處容易萌發徒長枝,影響刻芽效果。拉枝角度小於90°,枝條前部的芽易生長過旺,也影響刻芽效果(圖1,2)。

圖1
圖2
2
刻芽
如果不進行刻芽處理,櫻桃樹萌芽率低,成枝力高,只在剪口下發出2~3個長枝和少量的短枝,極易形成光腿現象。
櫻桃又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為了大量促發短枝和減少長枝數量,在拉枝後進行刻芽處理。
>>>>背後和兩側芽
拉枝後枝條兩側和背後的芽,不易萌發,於萌芽前在芽前進行1道或者2道刻傷(圖3,4,5)。刻的深度要透過韌皮部,達到木質部而不損傷木質部為宜,刻得淺沒有效果,刻得過深枝條容易折斷。
圖3
圖4
圖5
>>>>背上芽
由於頂端優勢的作用,拉枝後背上芽極易生長成枝或徒長枝。在拉枝後在背上芽後,刻傷1道或者2道,刻傷要求深達木質部(圖6,7)。
圖6
圖7
如果過多,可以抹除一部分背上芽(圖8,9)。
圖8
圖9
3
噴施多效唑
在雨水過多的年份,出現旺長的趨勢時,可以葉面噴施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0倍液。
閱讀更多 農業種植寶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