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天沒寫文章了,工作這幾年雖然在職場老鳥面前不算什麼,但還是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此文意義不是教育只是閒談。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總和。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它是企業生存、競爭和發展的靈魂。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以我幾年的淺薄工作經驗來看未必,其實優秀的企業文化真的是能夠帶動員工工作的激情和動力,但是大多數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功效卻是如電視劇《獵場》中的第一集表現的那樣:打雞血、少吃飯、多下蛋。本人前面幾篇淺文中早已說明,這個時代是信息透明的時代,沒有人會被這類洗腦文洗腦,而且一個優秀的員工也不可能不管不顧自身家庭的生活狀況而去為企業創造價值。現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這其實不要去譴責市場上的奸商亂要價,這些人也是根據自己生活成本的提高而給自己所售商品加價的。現在動輒給市場投放數萬億資金或者降低銀行準備金率,目的就是向市場投放資金然後達到促進經濟的作用,事實真是如此嗎?在這裡不妨說個晚清時期的事情,1850年太平天國起義,清朝國庫歷經兩次鴉片戰爭賠款,已經無錢可撥,於是大清上層違背了康熙說的永不加賦,而去增發鈔票,也就是紙鈔,稍微懂點金融的人都清楚印發紙鈔意味著什麼,那就是轉嫁危機到百姓頭上,還有把原來的小平錢加鑄翻十倍、二十倍、五十倍、一百倍的面值,前面的投放資金會有什麼作用,大家一看便知。 一些企業會給自己的員工調查問卷,調查一下現在普通員工的生活成本是多少?為什麼現在員工離職率越來越高,即使是一些有家庭的員工穩定性也大不如前,這是一些企業高層或者老闆在考慮的問題,後來調查發現:吃飯、房貸、交通費、車貸、孩子生活費、輔導費以及偶爾去醫院的醫療費、偶爾旅遊費佔據了員工大部分的收入,很多員工甚至不夠花,需要貸款解決上述問題,我知道的一些上班族甚至三十多歲還在啃老,一直抱怨父母不行,老闆不行,其實都不對,首先先提升自己能力,多去接觸外界不知道的東西,知道自己在社會中是什麼水平,想前行必先知己!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是沒有那麼多慈善家的。當然了,現今這個時代背景,員工也不能只盯著錢,員工的職業操守是最基本的,認真、敬業、誠信等品質在任何時代都是必要的,工作中經常碰到那些絞盡腦汁去少幹活或者推工作的人,這些人做事其實只考慮後面一步而不去考慮三步、五步,推卸工作一會導致領導對你的看法不好——工作不積極,其次同事會覺得你這人啥事不想幹,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有時候還喜歡甩鍋給同事,後續多少年後就很難有同事或者朋友去幫你,因為你之前不幫人還得罪人,這樣就容易堵住自己前途,進而導致自己的路越來越窄。對於企業文化,你怎麼看?
閱讀更多 慎德堂888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