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仔學史
日軍中將牟田口廉也,七七事變的罪魁,興致勃勃的帶著人幹印度,被修理慘了。
牟田口廉也是個極端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一打仗就興奮。當時藉口士兵失蹤,打響了盧溝橋的第一槍,升為了少將。
1944年,已經升為中將的牟田口開始發動針對印度英帕爾英軍的作戰。當然,那時候的日軍已經明顯力不從心,打印度也是拼一把,希望能打亂盟軍的部署,爭取點時間。
牟田口對於這次作戰信心滿滿,糾集了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以及由印度人組成的印度國民軍,總計15萬多人,兵分三路衝向英帕爾。
但是,從緬甸到印度,地形太複雜,很難走。牟田口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輜重補給問題。這麼龐大一支隊伍,天天吃喝怎麼辦?糧食不好運啊!
於是,這貨異想天開,決定使用一種神奇的手段:徵用大批的3萬頭牛馬等牲畜,馱著糧食跟部隊走。雖然能攜帶的糧食不多,但是,牛馬本身也是糧食啊!所以,可以邊吃邊殺,打下英帕爾,牛羊也吃完了,接著享用英軍倉庫裡的罐頭和美酒。
真是個天才的想法!
但是,前提條件是你能順利打下英帕爾啊,還要盟軍對你的牲畜運輸部隊不干擾啊……反正牟田口不管這些,拉著牛羊就上路了。
但是,牛馬畢竟不是汽車,它們不聽話啊!於是,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邊走邊丟。一群一群牛馬帶著糧食鑽進了深山密林中,日軍都看呆了,咋辦?沒辦法。
英軍知道消息之後,也激動壞了,趕緊上飛機啊,看看什麼情況。於是,英軍飛行員在牟田部隊上空一晃悠,發現後面浩浩蕩蕩的牛群羊群,趕緊炸啊!於是,一顆炸彈下去,牛羊四散而逃,攔都攔不住,順帶著把糧食也帶走了……
這下,徹底傻眼了吧!
那咋辦?打唄,打進印度,就有的吃了!
牟田口天真自信的認為,英軍的倉庫裡,酒肉都在等著自己。哪知道,雨季來臨了……緬甸的叢林加上雨季,什麼概念?日軍沒吃沒喝,大量的病死餓死,大家都想回家休息一下了。
師團長們一合計,這不行啊,咱還是先撤吧,準備充足了,避開雨季再說。牟田口不同意,不行,接著打!
於是,越打越慘,病死餓死的,比戰死的還要多。大家各種抱怨,牟田口不為所動,直到隊伍基本上死光了。沒辦法,牟田只能打道回府。
回去的一路上,還不斷的有人餓死、病死……
好不容易回去了,牟田口還覺得不是自己的錯,一口氣撤了三個師團長(師團長的撤換必須有天皇的命令)。
當然,很快牟田口也被撤了,他還準備自殺,但是未遂。不過這貨還是躲過了懲罰,日本投降後被審判,1948年被釋放回國,死於1966年。
據說,當時好不容易從雨林裡逃回來的日軍,非常痛恨牟田口廉也,稱呼他為“鬼畜牟田口”……
七追風
抗日戰爭前夕,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就砸了自己的腳。
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蔣介石不顧共產黨、工人和學生聯供抗日的呼聲。堅決選擇獨裁,鐵血鎮壓共產黨,施行攘外先安內的政策,於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而不顧。
為了到達儘快剿滅共產黨的意圖,他還特意從南京飛到了西安,親自上陣指揮軍隊,圍剿延安所在地的中國共產黨,以及黨的領導人。
但是,悲劇的是,蔣介石的這一策略根本就是不得民心的。
所以,蔣介石在西安的時候,發生了西安事變,他被拜把兄弟張學良給扣押了,最後蔣介石不得不選擇聯共抗日。
最終日本就是在國共兩黨合作下,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而被打敗的。
重慶談判,蔣介石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開始和談,毛澤東和蔣介石最終制定了《雙十協定》,但是,蔣介石最終反悔了,他不想在中國實行兩黨執政的策略,只想獨裁專制。
所以,他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撕毀了之前經過長時間談好的《雙十協定》。
國共兩黨再次決裂,進行戰爭。
最終毛澤東策劃了三大戰役,把蔣家王朝徹底推翻,蔣介石不得不退居中國臺灣。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牆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從此,中國人民享有了自由民主,獨立自強的權利。
北宋的滅亡,就屬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北宋和遼國一直都是敵對勢力,打到最後兩國實在分不出勝負來,就只好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開始罷兵,一百多年裡沒有戰事。
後來遼國領土上的,長出來一個強大的女真族。
女真族因為長期受契丹人的氣,就想把契丹給滅了。但是,他們的人數太少,想滅契丹人,似乎不可能。
所以,他們就找到了北宋,結果北宋皇帝答應了。
於是,女真和北宋一起攻打契丹,最後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滅亡了。
女真在和北宋打契丹的時候,他們看到大宋的軍隊實在是太差了,所以,他們在滅了契丹之後,索性發兵北宋,順道把北宋的皇帝給俘虜了,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靖康之難。
至此北宋亡國。
史學達人
1793年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上臺取得了法國政權,不久羅伯斯庇爾打敗雅各賓派的其他勢力取得獨裁地位,其主張採取嚴厲的恐怖統治,並將這一政策擴大化,法國各地設了立斷頭臺,並羅織各種罪名,根據個人喜好斷案,甚至只有死刑,一經審判,即可送上斷頭臺。在他在位的一年時間裡,其以革命的名義,將反對他的人和不同意見者送上斷頭臺,大批群眾甚者他的隊友被定為叛國者而人頭落地,每天都有人被處死,造成人人自危。一年以後的1974年,羅伯斯庇爾採取的恐怖政策激起民眾的反抗,也摧毀了他的統治基礎,多行不義的他最終也被自己立起來的斷頭臺斷了頭。他死後的墓誌銘上寫著:過往的人啊,不要為我的死悲傷,如果我活著,你們誰也活不了!
柔玄
一,商鞅,我們都知道商鞅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裡面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商鞅變法也同樣讓商鞅得罪了秦國貴族和當時的太子趙駟,當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之後,秦國貴族就誣陷商鞅造反。
秦惠文王就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邊關的時候,想要在旅店住宿,旅店老闆卻跟他說,如果沒有帶憑證的話,是不能住店的,如果旅店讓他住了店,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商鞅這時候感慨到,他所制定的新法竟然厲害到這等地步。商鞅投宿不成,只能離開,他想到魏國去,但是他之前通過欺騙的方式俘虜了魏公子卬,所以不讓他入境。商鞅想到別的國家去,魏士兵說,你既然到魏國,我們也必須將你送回到秦國,最後商鞅被五馬分屍。
二,秦武王,如果說有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麼這個秦武王就是搬起大鼎砸自己的腳了,而且最後還死了。他還是前面說的秦惠文王的兒子,他的繼任者是宣太后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
秦武王有個嗜好,那就是想當個大力士,尤其特別喜歡舉鼎。他還有三個好夥伴,都是大力士,分別是孟說、烏獲、任鄙。公元前307年,他和孟說比賽舉鼎,可是這個鼎實在太重了,秦武王脛骨都斷了,然後砸到他的腳上,到了晚上,秦武王就死了,終年才二十三歲。
三,趙高,趙高和李斯偽造了秦始皇的遺詔,賜公子扶蘇自盡,讓胡亥繼位,也就是秦二世,還處死了蒙氏兄弟。趙高後來也將李斯害死,然後又同自己的女婿閻樂殺死了秦二世胡亥。
趙高本想自己當皇帝,可是大臣和武將們都不支持,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請宗室子嬰出來,他還耍了個小心眼,說現在只有秦地了,所以就不稱皇帝了,而叫秦王。但是這個子嬰也不是個普通人。
他很清楚,趙高讓他做秦王,這個就是權宜之計,肯定是想殺掉他,自己當秦王的,於是他就和自己的兒子還有宦官韓談商量,稱自己病了,不能到祖廟去接受秦王,趙高沒法子,只能自己來看,結果一進去就被宦官韓談給殺了。
歷史簡單說
歷史上有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情,有很多傳說:李元霸死是有戲劇性的,天上打雷,李元霸很是天真的往天上扔錘頭,在天空中自由落體重力加速度的錘頭,李元霸也接不住,被自己的擂鼓甕金錘給砸死了。
秦武王這位仁兄,天生神力,有權、有錢、有威望。招募了很多大力士幫他練兵,在練兵之餘,和那些大力士比比力氣,舉個重東西什麼的。玩的不亦樂乎。這傢伙覺得自己力大無比,跑去舉九州鼎。鼎是舉起來了,但逞強,還想往前多走幾步,失手使鼎掉落砸到自己腳上。砸傷了自己的腳,沒多久去了極樂世界。
溫文言
這個很多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董卓進京。話說當年漢大將軍何進為了平定十常侍之亂(其實說白了就是排除異己,想獨攬大權)
。於是下詔命董卓帶兵進京平亂。然而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事敗被殺。董卓趁虛而入,控制了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並收編了何進的部隊,又指使呂布殺了丁原,併吞其眾。由此日漸強大,成為第一個挾天子令諸侯的人。後來董卓所作所為無論三國志還是演義裡面都有介紹。什麼亂殺大臣,淫亂後宮等等。當然,董卓進京也有其進步意義。就是加快了漢朝滅亡,使得三國提前到來。
商鞅逃亡至邊關,晚上想要住店,客店老闆不認識他,要他出示憑證(類似現今通行證),商鞅是A級通緝犯,別說沒有憑證,就算有也不能拿出來。沒見過哪個通緝犯帶著自己的身份證住店的。並且告訴是商鞅變法以後,客店住人必須實名制,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結果商鞅嘆了口氣說,所謂作繭自縛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至於商鞅的下場就不再贅述了。
話說武則天時期,有兩個著名的酷吏,周興和來俊臣。所謂酷吏,就是到處蒐集情報證據,看誰不爽就抓起來打一頓,看看有沒有對武則天不利的動作。有一天,有人向武則天告密,說周興意圖謀反。武則天將此事交給來俊臣處理。兩個人都是老狐狸,來俊臣就邀請周興吃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來俊臣問周興,我遇到個棘手的案子,酷刑用遍,對方仍不招,怎麼辦?周興道,這有何難。準備一個大甕,用碳火燒起來,把人放裡面,何愁不招?飯吃完以後,來俊臣笑道,甕已經準備好了,周兄請進吧。周興馬上趴下道,我認罪,我認罪!
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歡迎大神評論。
西索的蘋果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看了以往回答,說過的就不囉嗦了。
事件之一:犬戎之亂
西周時期,周幽王昏庸無道,十分寵他的妃子褒姒,對太子宜臼很不待見,並準備廢嫡立庶。太子宜臼的姥爺就聯合繒國、犬戎等來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被擄,都城豐、鎬等地也被犬戎佔領。宜臼等被迫率領大臣等鄭、秦等擁護下東遷至洛陽。從此,周王勢力一落千丈。
事件之二:假虞滅虢
話說春秋時期,晉國想擴大自己的疆域,製造藉口說虢國侵犯邊境,想要出兵攻打它。但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晉國國君就派人到虞國去,對虞國國君說:“虢國屢次侵犯邊境,晉國想要派軍隊攻打它,以保衛國土。能否借貴國的道路一用。”虞國國君深知國小勢微,就一口答應了,虞國的一位大臣說:“唇亡齒寒,虞國不久也將亡國啦!”。果真最後,晉國滅虢以後,回軍路上順道滅了虞國。
關於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歷史事件您還知道哪些呢?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