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落實陽光財政建設,武陵區財政局藉助“互聯網+監督”的創新平臺,實現了民生資金監督的重大突破。

1
構建監督聯動體系
實現常態監督
武陵區23家區直單位和14個鄉鎮(街道)構建完成了市區鄉(鎮、街道)三級監督聯動體系,通過“互聯網+監督”平臺真正實現了對教育、危房改造、居民低保和扶貧等12類109項民生資金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督,實現民生資金監督的常態化。
2
內容監督全面覆蓋
保障全民參與
武陵區“互聯網+監督”平臺還涵蓋了全區128個村居(社區),納入大數據共建共享,通過“三湘e監督”APP和微信公眾號、武陵區“互聯網+監督”門戶網站等多種途徑實時公佈,小到個人民生資金從政策依據到發放渠道,大到各類民生項目從立項批文到資金撥付全方位情況予以詳細公開,讓平臺直接面向基層群眾,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監督。
3
海量數據科學分析
確保定位精準
據統計,2018年武陵區“互聯網+監督”平臺共計錄入民生資金項目發放數據449條、支出明細數據421條、個人發放數據490932條、錄入到戶的民生資金8841.32萬元。面對如此海量數據,以往如需清查出違規違紀人員,任務繁重猶如大海撈針,但現在通過前臺的發放數據與後臺國家公職人員、村幹部的個人、家屬和不動產等各類信息的比對和數據碰撞,能夠及時發現各類問題並自動報警,精確定位違規違紀問題。
閱讀更多 湖南財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