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業估值遠超光明、伊利 面臨區域品牌擴張難題

在炒新行情之下,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新乳業市值已超越光明乳業。作為一家區域性乳企,必然要與伊利、蒙牛這種全國性乳企出現競爭。此外,高企的負債率,大幅度的擴張腳步,都會對這個在深交所上市的西南乳企造成一定影響

眾所周知,劉永好家族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新希望六和(000876)和華創陽安(600155),以及不久前上市的新乳業(002946.SZ)。

2月24日晚間,新乳業披露2018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收49.74億元,同比增長12.49%;實現淨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9.21%;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公告稱,2018年公司積極深化市場佈局,加強品牌建設,持續提升經營能力及管理水平,實現業績穩步增長。

登陸資本市場對新乳業來說,將加快在全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佈局的步伐。同時,新乳業也將成為伊利、蒙牛和光明等同行的競爭對手。

一路飆高的股價

1月25日,公司在深交所舉行敲鐘儀式,正式登陸A股市場,股票簡稱“新乳業”,開盤價為每股5.45元,總股本為8.54億元。此後,新乳業股價一路飄紅。

新乳业估值远超光明、伊利 面临区域品牌扩张难题

該股上市以來連續拉出9個一字漲停板,股價漲幅超過200%,平均換手率超過50%。對於股價異常波動,新乳業於2月12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股票異常波動期間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情形,公司不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規定的其他情形。

截至2月22日,新乳業市值達166億元,超過光明乳業的110億元總市值。值得注意的是,新乳業的淨利潤卻遠不如光明乳業,從市盈率的角度看,新乳業61.66倍的動態市盈率也遠遠高於光明乳業的20.8倍以及伊利股份的23.1倍市盈率指標。

不得不說,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新乳業的股價已經明顯高估,投資者應注意其中的投資風險。

就公司方面有何措施對後市進行市值管理,如何盡力保證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等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致函新乳業方面進行求證核實,但截至2月25日,並未得到回覆。

負債率近七成

新乳業早在2017年9月14日公司就報送了IPO招股書,之後,在2018年4月27日再次提交。直到2019年1月4日,證監會才核准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批。

《投資者網》瞭解到,新乳業原本為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旗下乳業資產,成立於2006年7月,後因虧損拖累上市公司業績而剝離,2015年曾試圖在港上市,後又改道A股。該公司目前的最大股東為劉永好的女兒劉暢,由劉暢和劉永好共同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高負債率也成為新乳業的重要隱患。公司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的營收分別為39.15億元、40.53億元和44.2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97億元、1.46億元和2.16億元;負債率分別為68.5%、71.59%和64.66%。

《投資者網》梳理發現,2017年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的負債率分別為45%和48.8%,這樣看來,新乳業64.66%的負債率顯得有些高了,距離70%的警戒線僅一步之遙。另外,從報表上看,其中新乳業2017年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從2016年的2000萬提升到3.5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高負債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融資渠道相較於一般上市公司還較為單一,資產負債結構中向新希望財務有限公司、銀行的短期借款及其他應付款較多,使得負債佔比較高”。

華西證券分析師郅春陽認為,資產負債率要看是長期負債還是短期負債 長期負債應該是以廠房牧場投資為主,短期負債主要是流動資金,短期負債高風險大,可能引發流動性不足,資金鍊斷裂。

區域性品牌擴張艱難

資料顯示,新乳業的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主要包括低溫鮮牛奶、低溫酸奶、低溫調製乳、低溫乳飲料、常溫純牛奶、常溫乳飲料、常溫調製乳、常溫酸奶及奶粉等9大類。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液態乳產品,特別是低溫乳製品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並在公司重點發展區域取得了可觀的市場佔有率,據《中國奶業統計摘要》,2015年新乳業在四川、雲南市場份額分別為14.7%、32%,在河北和浙江的份額也處於領先地位。

儘管如此,從全國市場來看,公司的整體佔有率並不高。

據瞭解,公司2002年就併購了四川華西、昆明雪蘭、杭州雙峰、河北天香、鄧川蝶泉等國內多家區域型乳企。2015又收購了蘇州雙喜、西昌三牧、湖南南山等,並在當地加強佈局低溫奶產業鏈,深耕區域市場。

《投資者網》分析認為,當前階段公司仍處於快速擴張期,對資金需求的規模將進一步增大,併購的方式雖然能夠實現快速的橫向擴張,但是在資源整合方面還是會有所欠缺。比如在協調自身與被併購公司之間的利益問題,員工流動問題,以及產品研發,新品推廣都會面臨一些問題。

從產業端來看,這種模式也很難形成規模化、品牌化,因為其屬於塊狀經營,無法形成網絡,子品牌跟母品牌似乎關聯度不高,這使得新乳業並未取得太高的知名度。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新乳業仍有不小的競爭劣勢,特別是規模化生產、品牌知名度、營銷網絡建設等方面的不足,這些都與龍頭企業有著較大的差距,或將制約公司在國內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另外,面對蒙牛,伊利等行業頭部企業的擠壓和競爭,公司市場份額短期很難有大的突破,因此業績要持續高增長也比較困難。

至於下一步公司將如何破局,讓我們拭目以待。(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