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中国部分城市的地铁是有月卡的。
不过和题主所提到的这种包月不计次月卡不太一样,像南京地铁和成都地铁应该都是那种
包月计次卡。比如南京地铁推出的 184 元 / 月(46 次,单程 4 元)这种,如果你正常购买单程票超过 4 元才可以优惠这种。
这种方式个人感觉除了针对少数特定群体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 care 这种。
要讲优惠,肯定是包月不计次的优惠力度大一些!
-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月卡真正面向的乘客是哪些人呢,又是哪些人真正关注月卡带来的优惠价值呢?
题主把这个问题的话题分类中添加了“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说白了,只有针对这种超一线城市的绝大部分人,这种包月不计次才是被大多数上班族关注的。
这里我说个题外话,北京地铁自己的大多数员工所拥有的不过也是包月计次卡 罢了(只不过这个卡是他们的公司福利,但是也不会允许无限次去刷)
这样问题就来了,对于北京上海线路每天动不动几百万的客流(这块说的不严谨,已经有朋友指出,以及客流量工作日大于 1000 万,找到几张图,贴一下)客运压力已然很大了。


而且要知道,中国绝大多数地铁公司的运营效益都是亏损的(除了个别“港”字头,原因你懂得),如果再开放这种包月不计次,我敢说,早高峰大爷大妈也敢跟你较量较量看谁挤得上的去。
当然,这是包月的价格还不错的情况下(起码要包的住你的日常非包月出行总价),如果这个价格给你定高了,就算不计次,你愿意为了消耗这些次数,周六日到处坐地铁出去浪么?意义也就不大了。
同样的,在 2014 年 12 月 28 日前,北京地铁无论去哪都 2 元(哪哪都 2 元,2 元你买不了吃亏,2 元带你周游大北京)。之后票价改革,变成了现在的里程核算制。还记得当时有人说,这回票价涨了,会不会坐地铁的人就少了?想想,笑笑,估计说这话的人自己也不相信吧?
果不其然,现实很快就给大家上了一课:
现如今,大城市的线路越开越多,直观带来的感受就是人越来越多,大城市的地铁是绑定楼盘的,这是最可怕的。地铁修到哪,哪哪都是人啊。
包月不计次?我也敢就梦里想想.....
地铁公司表示:我也想扭亏为盈啊!我也想做个盈利性国企啊!
(这里面想说两句题外话,之前总有人吐槽国内地铁运营不行,但究其根本,作为公益性交通,大城市的地铁真的已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了,无法想象北上广深如果没有了城市轨道交通大家该如何出行。这个价格也真的已经很良心了,同样的,大多数相对正规的公司也都会给员工提供交通补助这项福利。
如果真觉得目前的价格都承受不了的话,那可能真的就不适合生存在这了。
记得之前和一个贵州的入城打工的老乡聊天,问过他:你觉得天天坐地铁贵不贵?他说,我的工作总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也不用总坐地铁,地铁也不是坐不起。也就是节假日出去带孩子玩玩会坐,而对于他来讲,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和孩子的上学问题,才是他更让他感到头疼的。
我说这些,绝对没有否定这个问题的意思。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们来讨论月卡这种形式是否有存在的意义,这是没问题的。光是单程票向储值卡的进化,储值卡向易通行的进化,这就是进步。
然而,单纯的去纠结那几块钱真的没意义~
月卡这东西,是否会给让利于百姓,就是个无则也可,有则加勉的东西罢了
閱讀更多 天涯何處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