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96183039773
艾灸這個治病的原理,灸法的核心都離不開一個字——陽。
艾、火、灸、陽。艾,艾是純陽之性。火,火本身就是陽。灸,是一種方法。陽,是生化萬物之本的正氣。古人就是通過我們大地上的最具有陽氣的艾草,然後借用宇宙之中陽氣的核心---太陽來點燃艾草,利用這種方法的灸,來扶補我們人體的陽。陽氣充足,我們人就會健康。我們古人就是利用這個陽字來健身養生,來祛除我們身體上的疾病。所以說,灸法最大的功效就是扶陽。
如何扶陽養陽?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轉化消散的過程。對於我們人體來講,陽氣怎麼扶呢?實際上我們飲食可以扶陽,運動可以扶陽,睡眠可以扶陽,情志可以扶陽。但是最重要的一種扶陽方法以灸火扶陽,最快,最直接。
一、飲食養陽:
1、少吃生食:不要用我們的胃把一個生的東西變成熟的。
2、少吃冷食:不要用我們的胃把硬的東西變成軟的東西,要細嚼慢嚥。
3、不要吃反季節的東西。
二、睡眠養陽
睡眠是恢復我們陽氣的最佳的一個好方法。在睡覺之前,我們儘量地少看書、少讀報,電視也要適當地看,臨睡覺之前要保持我們心情的平靜,然後安然入睡。
“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子午覺不壯”。老年人晚上睡覺不足,中午一定要補個小覺,這是扶陽最好的方法。
三、運動養陽
動生陽,適當運動時扶陽,運動過量就會消耗陽氣。年輕人可以多動,但是上了年齡的人,適量的動,千萬不要過量。
四、情志養陽
如何我們的情志調整好,是真正的一種養生。“百病皆從心中所化”,病是從心中的思想變化、轉化出來。心是無形的,是思想,是我們的思想不正確,面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擺不正,所以內心就有了分別。有了分別就有了鬥爭,就有了一些煩惱。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毒害我們身體的。怎樣讓我們的身心能夠放鬆下來,能夠寬闊下來?可以多讀一些古人智慧的書,使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的心胸寬闊,包含一切。五志不妄動,陽氣自足。有智慧的人要調心。因為心、情志是我們的陽,是心陽。
五、灸火扶陽
1、四穴灸
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
灸關元和命門兩個穴直接溫補了人體的腎中之陽。
灸中脘和足三里這兩個穴直接溫補了人體的脾胃之陽。
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脾是後天之本。人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根要壯,所以脾和腎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從扶陽的角度來講,我們首先要扶補先天后天之陽,只要這兩個器官、這兩個功能健全,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的功能就會健全。
調理灸法:春夏一週一次,關元和命門灸十到十五分鐘。足三里和中脘灸五到十分鐘。秋冬一週兩到三次,關元和命門灸十五到二十分鐘,足三里和中脘灸十到十五分鐘。
2、督脈灸
督脈不但能夠扶陽,還能夠宣洩熱氣。
要想把身體的虛熱、燥熱宣洩出去,用扶陽之法。用扶陽法來宣熱也叫化解法,而不是對抗法。燥熱之人給他一些涼性的藥吃,這是對抗法。如果是小的問題,可以對抗掉,如果是大的問題就對抗不掉了。用熱卸熱是最快的方法,比用寒來對抗熱還要好。因為對抗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化解,以火來化解。為什麼呢?艾火是祥和之火,灸火不會傷人的。因為灸火的祥和之氣和我們人體的祥和之氣它是一體的。所以無論是熱性體質也好,還是寒性體質也好,人人都可以做扶陽灸。
九頭仙艾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身心處在亞健康的狀態而不自知,不是腰痠背痛,就是四肢無力渾身沒勁,但是去醫院檢查又沒什麼病。這時,我們需要一些簡單方便的方法來調理放鬆身體。艾灸正是很好的選擇。
艾灸作為一種古老的防病治病方法,對很多疾病都具有很好的療效。“一針二灸三用藥”,艾灸在傳統醫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艾灸是中國自古相傳的中醫治病養生方法,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艾灸通過對人體穴位施灸,產生溫熱刺激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簡單地說,艾灸就是用燃燒的艾草燻烤身體局部,以達到治病養生目的的一種方法。艾灸具有驅寒邪,補元陽、通經絡、調正氣的功效,配合經驗組穴,對因為寒和氣導致的多種常見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由於具有操作簡單,易學易懂,適應症廣,治療費用低廉而且療效顯著等特點,艾灸的影響和應用十分廣泛。
艾灸是以有“長壽之草”之稱的艾草為主要原料。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亦.....”
艾灸是我國傳統中醫源遠流長的寶貴遺產,屬於自然醫療保健療法,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於我國民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農村人4097
聚焦回答:局部加熱
1、艾灸的作用原理細說起來會很多,目前國內使用艾灸的逐漸增多,其中不乏誇大與吹噓成份存在,不過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局部加熱。
2、艾灸的局部加熱,是利用中醫理論“不通則痛,痛則不通”來進行治療的,局部加熱後血液循環會加快,一些代謝產物或是致痛物質,被循環加快的血流帶走,從而緩解了局部症狀。
3、經常做艾灸的老司機,它還會跟你講述此種療法如何如何厲害,曾經利用此療法治療好多少個疑難雜症等等,無可厚非也是一種“心理暗示”,你被這些洗腦後從而會感覺,真的很有效,甚至和治療之前差別不大時,你在受到暗示後,也會說:“嗯,是減輕了”
4、曾經在臨床做過好多的試驗,有人曾經用木炭、香(燒香用的較粗的那一種)等點燃後,與艾灸療效對比,效果是一樣的,區別於“烤”的時間長短問題。
艾灸的作用原理包含著藥物作用以及非藥物作用兩方面。非藥物作用包含溫度效應,以及光譜效應。
首先,艾灸是以艾葉為原料。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的主要成分是精油,由正二十九烷、正三十一烷、二十二烷,三十一烷等20種成分組成,具有止血、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抗過敏、抗菌、增強免疫力、平喘鎮咳、祛痰等作用。
此外,艾葉中還含有一種多酚成分咖啡鞣質,艾燃燒後咖啡鞣質生成的成分滲入皮內,產生抗脂質過氧化和抗炎的作用。
其次,溫度作用是大家都能普遍認識到的。有些人也自以為是的認為艾灸就僅僅是一個溫熱作用,並甚至認為艾灸是一種“心理暗示”,這可能與其的知識層次不夠豐富有關。
第三方面是艾灸的光譜效應 實驗測定艾葉燃燒時輻射光譜範圍涵蓋遠紅外以及近紅外線波段,且主要波峰為近紅外線波段。一般遠紅外線能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淺表部位,而近紅外線可滲透到人體內的較深組織,從而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
沈雪勇教授曾對傳統艾條灸、無煙灸條灸、 香菸灸做光譜學分析,發現,無煙灸條灸、香菸灸與傳統艾條灸無論是在輻射強度還是光譜曲線上都有很大的差別。這說明,這二者還是
無法替代傳統艾條灸的作用。有人回答說有人做過實驗證實艾條灸與其他物質相比都一樣的結果從那裡而來?
最後,目前有多項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對免疫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生殖系統、代謝系統消化系統以及體內微量元素產生影響,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再簡單提一下,中醫理論中的艾灸作用原理。 艾灸是通過:
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補虛培本,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散腫消結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並且艾灸還具有預防保健,益壽延年的功效。如果對我的回答還算滿意,想了解更多關於針灸方面的知識,請關注“針人不露相”。
如果想了解中藥方面知識,可以關注中藥藥劑師“左岸繁花似錦”。
關注“針人不露相”,獲取更多中醫知識!
針人不露相
艾灸有祛寒邪的原理,寒邪是現代人生病的最大原因。比如說我把,每天上班好幾個小時坐在電腦跟前,脖子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就容易受寒,於是我也得了上班族的通病——頸椎病。我就用頸部灸給自己灸上,我用純愛的隨行灸,很方便的,灸上也不耽誤幹活。記得第一次艾灸後,脖子後面沒有感覺到熱,反而感到徹骨地涼。用手摸表皮,已經很燙了,可自己的感覺確實很涼。之後也總是感覺脖子在冒涼氣。這就是寒氣外排的表現。因為灸是藉助火的力量,正好剋制寒邪,把潛伏進脖子深層的寒氣趕了出來。我又堅持了一個月,脖子才感覺由涼變暖,頸椎病也好了。這用的就是祛寒邪的原理。
花香8901
艾灸有通經絡的原理,通經絡其實就是通氣滯,因為經絡是氣的通道,經絡通了,氣的運行就順暢了。中醫不是說“不通則痛”嘛,所以經絡不通的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疼痛,比如頭部脹痛,腰腿疼痛,都是這個道理。我在治療這些病時,常常是針刺穴位後再施以灸法。灸有熱力,可以發散,而針能把熱力傳導入體內,讓熱力把經絡中淤滯的氣化掉。這個方法最直接,效果也最好。經絡通了,氣血可以到達臟腑,就像農田有了灌溉,病也就自然痊癒了。
祛寒溼,補元陽,通經絡這三個原則主要是針對病人的,沒有病的人應該注意什麼呢?我覺得也是三個字——調正氣。這三個字做好了,可以防病保健,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斜風細雨784
艾灸治病養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等效果。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的藥力,因為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所以古人經過千年的摸索,最終將艾草定為施灸的主要原料。
閩南小陳看影評
艾灸的原理一句說,他愛就能猜出熱能吧,他能穿透和趣味經脈充Q為進入精美,達到這個打通經脈運行氣血的作用,這一通勒屏不就好了嗎?因為並很多就是多喝水道理,簡單同學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