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你欠银行一百美元,你会有麻烦。如果你欠银行一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这是为什么?

武汉奶爸帆板哥


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件。某投资企业,去年了投了几千万资金给目标公司,到今年,才发现目标公司现金流枯竭,快资不抵债了。

怎么办?方式一,通过各种手段去保全资产,但问题是资产已经都抵押出去,且也没有多少有价值的资产;方式二破产,很痛快,但相当承认自己之前投资打水漂了;方式三,盘活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帮企业赋能。


无论哪种方式,该投资公司都是伤透了脑筋,派的工作小组已入驻目标公司数月,目前投后处理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

欠债的急,被欠债的似乎更急,就是目前实际写照。

我想,若银行作为债权人,外借1亿美元给个人,估计就会如同上面投资公司一样,如同热锅上蚂蚁,该不知所措。

因为,被借款方,早已经从主动,变成了被动;而借款方,即便有心也无力,大不了破罐子破摔,鱼死网破。

所以,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没有退出渠道保证的投资,还是慎重为好。


胡兄财观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男人怕老婆。他的兄弟向他借1000元,他背着老婆不知道借了。后来这个兄弟总也不还,这个男人就催啊催,逢人就是这个人不仗义。

但是,他的兄弟向他借10万元,他也背着老婆不知道,拿了家里的存着借了。后来这个兄弟总也不还,这个怕老婆的男人开始紧张了,既不敢声张,又不感和老婆说,甚至希望自己能出去打一份零工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那么,这个男人就是银行,兄弟就是企业,老婆就是上级监管部门,比如银监会。

说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姐姐那时是某个商业银行的员工,经她的手,发放了一笔3000万元的款子给某个企业主。大年三十的晚上,她拉着我,开着车在这个企业主家的外面看他们家的灯亮不亮,有没有在家过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害怕这个企业家跑了,3000万变成一个坏账,不光是我姐姐的工作没了,整个支行都要承担责任,说不定还会受到银监局的处罚,因为违反贷款审慎原则呀。

回到题主的问题,一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小了,一旦还不上,那银行坏账就可能增加几个基点,就得找资金来平。还记得马季先生的相声《富了以后》,王八喝了酒都死了,银行的一位朋友就天天来。马季说,我问他借了三千万。刘伟说,你不怕还不上啊?马季说,你甭害怕,我没打算还。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看着办吧!我吓唬他,我这一吓唬,还真行了,他们一个个都害怕了,你可千万不能死了。

吓唬他们成功了,回家喝酒去。马季诗兴大发,做了一首诗:贷款三千万,利息还不算。借了我就花,不花完不算。你让我还钱,我说我没钱。逮也不敢逮,法院不敢判。你非让我还也行,你先借我五千万!

马季老师这则90年代的作品,今日看来仍有显示意义!


财经无忌


朋友,你好!作为一个金融人,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说法虽然有一点片面性,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说明一个问题,银行敢欺小而不敢欺大,银行怕贷款多者而不怕贷款少者。

这是什么原因?一则欠贷款少者往往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没有太多的社会关系,银行会想方设法逼着你还贷,逼你还贷也不会有任何阻力;你如果不还,银行会以整肃社会信用秩序为名,将你纳入“黑名单”让你信用遭受损失,哪怕银行起诉的成本大于100美元,银行都会在所不惜。



二则欠贷款多者往往都是在经济实力的社会有产者或富裕人士,他们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银行轻易奈何不得他们;同时他们欠这么多钱,往往都有较大的产业项目,如果他们欠1亿美元,只要他们有固定资产,银行可能还会给他们追加贷款,银行不会坐视不管,增加贷款之后企业如果搞好了,银行1亿美元贷款还有收回的可能;如果坐视不管,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反弹,影响银行考核政绩和绩效奖励,银行一定不希望欠1亿美元贷款的人工厂和企业倒闭。



这里我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八十年代末,我曾在基层一家银行工作,当时该银行给一个搞柑桔开发的农民个体户贷款800万元,这个数目在当时是一笔大额贷款了。当然,这个贷款户的信用也不错,都是年底按时归还银行利息,由于他还在开发中需要继续投入,本金就没有还。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柑桔挂果有一个时间过程,该贷款户还贷款利息变得有点困难,有一年才将银行贷款利息还了一半,银行没有办法搞了放贷收息,就是放同样一笔贷款收取该贷款户所欠的利息。当年底的一天这个贷款户生病了,该行上至行长下至信贷员都去医院看望该贷款户,原因就是怕他死了之后银行贷款就没了着落,到此时银行真正由大爷变成了孙子。



之后银行没有办法,不断给该贷款户追加贷款,3年之后贷款变成了1800万元,至了2000年左右,该贷款户贷款已达1.2亿多元,但该贷款户柑桔开发面积也已达到上万亩,每年柑桔销售利润2千多万元,这个贷款户因为农业开发的成效,当上了所在村的村支部书记,又继续当时了县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最后当了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算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这就是银行为何对欠100美元贷款硬是让其还贷、欠1亿美元反倒怕他的原因。不知我这个说法朋友们是否满意,有时间再交流。事业顺利、家庭幸福!


财经深思


不怕别人违约是一种能力,看那些放高利贷的,明知道你没钱要很长时间才能还上钱,却还敢把钱给你,背后是强大的能力呀。

银行就不同了,各种文件证明你是还款能力强的人,比如有几套房,有千万上亿的资产,它们就抢着贷款给你,相关工作人员在你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最优厚服务。

100亿美金!那是另一个生存模式,那更是资源权位的腾挪术和象征,那都算不上贷款,借款了,完全是和银行共建生态呀,影响一个区域,影响一个产业,关系到众多权位者呀,以10倍杠杆看,能至少撬动1000亿美元呢。

那是多方的紧密捆绑,比亲爹捆绑还深,你还怕什么。

真出事,银行的头头脑脑,其他相关大人物都会受处分,不到万不得已,它不会逼你就范的,而且它会源源不断供应,甚至贷出钱来替还利息。

那些大公司,尤其是房地产公司,哪个不是借银行几百亿呀,多数企业家,哪个不是大负翁呀,他们活得潇洒极了,只要模式能正常运转,理论上钱不但能还,还能赚几十上百亿。

但如果经济环境不好,大熊市来了,还利息的钱贷不出来了,那就只好出逃或跳楼了。

至于你说欠100块,天天叫嚷着你欠钱该还了,你就像个孙子似的,因为100块都要借,是真穷呀。

实在生气了,他们揍你一顿,大不了他们自己可以补上呀。

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借到百亿级的钱,买房百万级的钱,我们普通人都越来越难借呀。

势也,捆绑利益也,生态共建也,多高大上。


财经作家邱恒明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不管怎么说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是个现实,别说是欠银行100美元银行会找你的麻烦,就算在我国你现在欠个几百万也还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同样是欠银行的钱,为什么欠钱越多的人越大爷呢?

首先、欠银行几千元甚至几百万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欠几千元的人社会地位不是很高,欠的钱可能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冲动消费而欠下的,那么银行对于这类人的处理态度就是前期催缴,实在不好催收的直接交给第三方的催缴公司,这些公司催缴起来就不那么温柔了,让你不得不还。那么很多人可能会说了这样做要回几千块钱也不合本啊,银行这样做不是为了合本,而是要有效的震慑别的人让大部分不敢欠钱不还。最后如果真的要不回来也要让你付出信用的代价,让你以后很难再贷到款。

那么欠上亿甚至几百亿资金的人呢?首先能欠一上亿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而且他们的钱大多都投在了项目上,投资嘛肯定就会有赚有赔,如果赚了那银行自然高兴,贷出去的钱最后会产生很大的收益。如果赔钱了银行也会跟着着急,这可不像几千几万,如果项目失败了最后可能银行的贷款也就血本无归,那么银行负责贷款的人可能就要受到牵连,会影响自己在银行内部的发展和收入。那么只要企业有希望,固定资产放在那里最后还可以抵债,那么银行一般都会全力的扶植这个企业,继续给企业提供资金让他度过难关。

所以我们普通百姓的借贷和银行之间那真的就是纯粹的借贷关系,而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借贷更像是一种深度的捆绑,既然已经绑在了一起,那么肯定就要荣辱与共,这种深度捆绑有的时候甚至比血缘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企业有困难的时候银行肯定会尽全力的保证它度过难关。


首席投资官


这个问题在飞刀身边真实发生过。

飞刀有个大哥,也是资深信贷员,哥哥做的大项目,动辄就是十亿元起……大哥项目多,胆子大,的确出过事。

有个地产项目不行了,银行进去13个亿,由于项目整售,资金回不来,银行利息都还不上了。每次季度结息,都是再放一笔几千万流动资金贷款还息。

大哥传授飞刀经验……“我才不着急,越是大项目,越不能出事”。

后来项目顺利卖出去了,贷款全部收回,不过这件事给飞刀印象很深。

如果巨额贷款,银行一般不敢出风险,出一个风险,对利润巨大影响,也会超出监管部门对不良率的考核。巨额贷款一般都有抵押物,最终不良概率也不高。

小贷款就按照规矩来了,逾期90天就关注,180天就分类去不良了。该催收催收,该起诉起诉,该追责追责,该核销核销。



飞刀47号


这话有一定道理,你欠银行100美元,尽管你很穷,但是银行依然可以起诉你拿到100美元,即使不起诉你,以加入黑名单也就是失信人名单作为要挟,很多人也会省吃简用的归还银行100美金。

如果你欠银行1亿元美金,你是大爷银行是孙子了。能欠银行亿元美金非富即贵,一定开着厂办着公司,一旦破产,银行就倒大霉了,亿元美金可不是小数目,如果不能清偿,银行不良贷就会升高。

因此银行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延期清收贷款,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并有可能在有担保下,继续提供资金支持,希望企业度过难关,有机会重振雄风。可是有的企业成功胜出,实现双赢;有的企业却是泥牛入海,越陷越深,银行资金越欠越多,把银行拖进深渊,最后银行也往往自认倒霉,收回多少算多少,计提不良贷。


杜坤维


前几年,有个朋友有急事,问我借了1000元钱。几年过去了,双方偶尔联系一下,但都没提钱的事。可能是他忘记了吧。幸好不算多,没了就没了吧。不过,如果借的钱多,那可能就免不了上法院,打官司了。那时候,可能朋友就做不成了。网上有人说,借钱给朋友,无非三种结局:钱没了、朋友没了,或者钱和朋友都没了。不过,如果钱借得多的话,麻烦了。比如说你向银行借了10万,到时候不还,银行会把你告上法院,查封你的家产,拍卖你的家产,无论如何都要你把钱还上。但要是你借的钱非常多,比方说10亿或者更多,银行就是把你的家产拍卖光了,也资不抵债,老实说,这时候只要你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势头,你就是老大了。银行恨不得派保镖天天跟着你,生怕你跑了,或者你被人害了,或者死了。他会天天请你下馆子,好吃好喝的招待你,给你说好话,求你无论如何,就算不能全部都还清,哪怕还一半也好。这时候假如你提出,要还钱吗?那就再借我一个亿,我才能赚钱还你的10个亿。要是你不借,一个钱也没有。这时候银行恐怕也只好再借你一个亿了。所以说,借钱就要狠,借到还不起了,你就是大爷!

美国就是这样的国家。欠了全世界一屁股债,大家都知道,他已经还不起了,可你还是不敢不借给他。美国欠了多少钱?据我查到的资料是,美国目前的国债一共是22.3029万亿美元。假如加上美国各地方发行的债券、各公司、各单位欠的钱,全部是122.1万亿美元。去年全世界的GDP加起来也才60万亿美元而已呀。也就是说,假如全世界帮他一起还债,就算大家不吃不喝不用,也要干两年才能还清这笔钱。

要是别的国家摊上这么多的债,早就破产了。但美国为什么不破产?就像前面说的,借钱这事儿,要么不借,要借就狮子大开口,借到还不起,借到别人不敢让你破产,这时候你就是大爷!美国就是这样。全世界都知道美国还不起债了,但也只能一起支撑着他,别让他破产。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无非就是靠着美元的特殊地位,让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元。而美国就是利用美元绑架了全世界。如果美国破产,那全世界就跟着他一起玩完。所以,世界其他国家明知道美国国债是毒酒,但也只能吞下去。不吞的话马上就完蛋,吞了还能多活一阵子。那美国为什么能借这么多的钱?是因为美国有一支世界最强的军队,如果你不借给他钱,他就派军队上门打劫。就像黑社会那样,他来收保护费,要来借钱,你不敢不给。不给的话他就让你玩完。很多人不了解美国这一手,以为把美国那套所谓的民主、自由搬过来,就能成为第二个美国。其实,那根本不可能,顶多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小跟班,小马仔,分点甜头而已。

那美国能把世界绑架多久呢?这么说吧。美国就好比是一条寄生虫,全世界是它的寄主。假如这知寄生虫吸取的营养少于寄主获得的营养,大家都可以活下去。要是有一天,这条寄生虫吸取的营养大过了寄主获得的营养,那这寄主就会营养不良,跟着就消瘦下去,最后大家一起完蛋。当然,要是现在全世界以壮士断臂的决心摆脱美国这条寄生虫的话,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大家下定决心,不再借钱给美国了,以前借给他的也不要了,要是他敢上门找场子,全世界一块打他丫的,大不了大伙一起完蛋。要是有这样的决心,或许能早日摆脱美国的绑架。


血染战旗红


如果你欠银行一百美元,银行也就是打个电话催收一下,然后将你的欠款录入征信系统,就成为民间所说的黑户,因为你的信用出现了问题,录入征信才是你麻烦的开始,以后想贷款买房,买车就会受阻,如果银行通过法律途径,你还是没有归还,那就会成为老赖,失信被执行人,做很多事都会受限。那么这个麻烦就大了。

再说你欠银行一亿美元,一亿美元根据现在的汇率大概是6.7亿人民币!天呐!这么一大笔钱,放在哪个银行都不敢小瞧,产生6.7亿的不良对银行来说确实头疼,因为不良直接影响利润和报表,这是整体,而在银行内部则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奖金什么的都别想了,就算不涉及刑事案件,那这个行的客户经理银行执业生涯也就结束了,行长的仕途也到达顶峰。如此大笔的不良,必将引起监管的关注,驻场检查是肯定有的,而且肯定是能查出来问题的,查出问题就要罚款,早知道现在监管处罚可是一点都不手软,金额很大,逼格很高,所以这就是银行的麻烦。这个时候你也是爷,只是如果你确实没钱谁也没办法,如果有钱不还,那你放心这个钱早晚是会追回的,只不过是时间和成本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你会有麻烦的。总之,违约对谁都不好,麻烦大家都会有,只是大小和承受能力的问题而已


法海点金


如果你欠银行一百美元,你会有麻烦。如果你欠银行一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思维正常的人都能理解。

如果基因为拖欠银行100元不还,银行可以起诉你,把你拉进失信黑名单,限制你的高档消费(禁止乘坐飞机、高铁),让你既丢面子又丢里子。因此不归还100元,对你来说付出的成本太大了。大家都是生活在真实世界里,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是做出一项经济行为的前提。

同样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如果拖欠银行1亿元,压力大的是银行。因为有1亿元的贷款收不回变成坏账,那么这笔钱将吞噬掉它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利润,甚至会导致它破产关门。而对个人来说,要是能够拖欠1亿元,管它限制消费还是被曝光,又有何妨。这点成本(信誉扫地、消费不变)和1亿元来说,孰大孰小谁都会计算。

在中国,大部分富豪其实也是“负豪”。很多平时开豪车、住豪宅、带小蜜的富豪,看起来十分潇洒的富豪,其实车很可能是贷款买的,房可能也是贷款买的,说不定小蜜也是贷款包的。

(让我们窒息吧,结果买了乐视网的小股民窒息了)

意思就是,穷人欠钱是负债,富人欠钱是资产,如何用借来的钱创造价值而不是花出去负债,是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欠银行100的人是穷人,欠1亿的人是富豪,就这么点单。

曾经有这么一的段子:

王思聪问王健林:爸,咱家有多少钱?

王健林说:三辈子你也花不完!

王思聪又问王健林:爸,那咱家欠银行多少钱?

王健林说:咱爷俩八辈子都还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