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石油幣 孤注一擲的“創新”?

委內瑞拉石油幣 孤注一擲的“創新”?

背後是該國近年在高企的通脹、沉重的債務以及美國嚴密封鎖中艱難求生

委內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產國、出口國及OPEC四個創始國之一。2014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顯示該國為466億噸排名世界第一,沙特阿拉伯367億噸排名第二。該國天然氣儲量1852萬億立方英尺,為南美洲之最,石油收入佔該國出口總收入的95%以上。曾經當油價高企時,該國“財大氣粗”,大手筆頻頻援助拉美多國。然而石油幣真能助力委內瑞拉創造奇蹟嗎?

[應運而生]

2011年12月2日至3日,由委內瑞拉牽頭,拉美和加勒比33個獨立國家的領導人和代表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舉行會議,宣告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正式成立。該舉引發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各種制裁變本加厲。2014年,國際油價大跌,委內瑞拉國際收支、政府財政相繼惡化。政府抱薪救火大量印鈔,全國陷入嚴重通脹。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到年底該國通脹率將飆升至1370000%,2019年達到10000000%,同時GDP將萎縮18%,連續3年出現兩位數負增長。

一捆紙幣買不來一個麵包,委內瑞拉政府只好連出奇招。由於本幣玻利瓦爾嚴重貶值已無法實現其基本功能,今年8月20日政府啟動法幣與石油幣掛鉤;緊接著將國內最低工資一次性上調3000%;同時發售“黃金券”作為購買國家發售的金條且用於儲蓄的所有權憑證。9月,副總統、總統相繼來華求助,而作為該國石油的第二大進口國,中國再提供5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實行“石油換貸款”。

[與比特幣的異同]

法幣暴跌和比特幣暴漲催生了石油幣,這兩種虛擬貨幣都針對通脹限定了發行總量:比特幣2100萬枚、石油幣1億枚。二者間差別有四:

一是信用支撐不同。比特幣沒有實物支撐和資產對標,只能靠使用者的想象力而體現其價值,市場需求變化直接影響比特幣漲跌。而石油幣錨定於石油等資源,以委內瑞拉超過50億桶石油儲量作為物質基礎,其發行參考價為52美元或3600本幣玻利瓦爾。因總髮行規模為1億枚,總價值約為52億美元。

二是發行機制不同。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虛擬貨幣,整個網絡體系完全由用戶構成,據此成為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基礎保證。“挖礦”生成的比特幣沒有發行者,任何中央銀行或其他機構都不能發行比特幣並據此獲取權益。比特幣系統相當於一個去中心化大賬本,每個區塊就是其中一頁,每枚比特幣可細分到小數點後8位。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每區塊發行50枚,每4年左右產生21萬個區塊後,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減半。從2009年至今比特幣產量已減半2次,當前每區塊發行12.5個比特幣,預計2045年發行完畢。而石油幣無需“挖礦”,由政府預先創建並出售,類似股票在一級市場公開發行,今年3月20日首次ICO由該國虛擬貨幣交易所公開發行4400萬石油幣,發行價依認購時間先後有相應折扣。4月起開始在該所進行二級市場交易,剩餘的1760萬枚由該交易所持有。

三是管理和流通方式不同。比特幣可在全球各地接入互聯網。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可以挖礦、購買、出售、收取或免費匯出比特幣,最終對每筆交易僅收取約1比特分的佣金。比特幣支付無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交易平臺承擔了大部分“比特幣換現金”和“現金購比特幣”功能。而石油幣使用以太坊ERC20標準,理論上可立即兼容以太坊錢包和交易所,這意味著石油幣可在交易所輕鬆實現與其他標準相同的數字加密貨幣進行交易和流通。

四是功能收益和市場生態不同。比特幣因國際炒家雲集而劇烈波動,2017年從每枚不到1000美元漲至12月17日最高19891.99美元,2018年11月25日又跌至3762.11美元,市值蒸發過萬億美元。故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非作為一般等價物用於流通。石油幣則實際功能類似於法幣,只為借力比特幣的神秘感和想象空間,同時避免傳統紙幣的印刷和發行成本才採用數字加密形式。石油幣可用於納稅或購買公共服務,其“匯率”相對穩定,很難吸引炒家來操盤。雖然委內瑞拉政府聲稱不會增發,但石油幣網絡的“權益證明”功能使長期持幣可獲得“利息”,故其總量會因“利息”而實際增加。一段時期後政府將發起投票,由全體持幣者投票決定“利息”如何變現為增發的石油幣。

[發行成效]

石油幣首發日完成7.35億美元融資。總統馬杜羅帶頭購買石油幣,並於8月17日宣佈石油幣已融資33億美元,且已可用於進口商品支付。

委內瑞拉政府宣稱國內石油幣用戶將超2000萬,大於目前全球所有數字加密貨幣的用戶總和,還計劃將數字貨幣作為OPEC的石油交易幣種,並用來支付部分公務員工資。石油幣發行收入將向科技研發、數字加密貨幣生態、石油幣相關項目分別投入15%,其餘55%將進入國家主權基金。

[難言之隱]

著名資產管理公司TCW集團的拉美區主權分析師Mauro Roca認為,石油幣“更像一個石油儲備國開出的欠條”。由於並未實現去中心化,人們對石油幣流通存在異議,甚至猜想這是避開腐敗官員管制的另一種方式。雖然委內瑞拉政府承諾以奧裡諾科重油帶Ayacucho的1號油田50多億桶儲量作為物質基礎,但石油幣不能直接兌換石油,其價值只能由官方授權的交易所按油價變動每日公佈石油幣與本幣的匯率。

美國則認定石油幣是委政府債券的延伸,仍屬被制裁範疇。特朗普下令全面禁止購買、使用、交易石油幣。路透社經4個月實地探訪,發佈報告稱1號油田當地未發現任何石油幣用戶、投資者或投資基礎設施的跡象。流亡國外的委內瑞拉石油部前部長拉米雷斯稱油田開發至少需投資200億美元,而目前政府根本拿不出這筆錢。

[給世界的深層思考]

當本幣無力迴天,有實物支撐的虛擬貨幣難免成為唯一替代之選。委內瑞拉石油產能大幅下降,已無法從IMF獲得貸款。雖然法幣波利瓦爾幾乎分文不值,但原油畢竟是戰略資源。該國電費和網費全球最低,能源是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區塊鏈作為與人工智能並肩的技術革命,已納入英、美、加、瑞、日、新加坡等多國中央銀行的研發,日、德、加拿大等國還推行各種政策推動該區塊鏈發展。從長遠看,只要不甘心坐以待斃而破釜沉舟,並非絕無可能起死回生,並悄然改寫全球貨幣結算體系。

單純依託自然資源的高福利,是瓦解國家抗風險能力的美味毒酒。委內瑞拉危機與不切實際的高福利密不可分。當高油價帶來鉅額財富時,該國汽油近乎免費,各項福利數不勝數。但隨著油價暴跌,一切轉瞬即逝。高福利制約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使經濟缺失多元化和核心競爭力,公司倒閉民眾懈怠,產業停擺一落千丈。英國2017年也發行了由黃金支撐的代幣Royal Mint,國際上還有以鑽石支撐的代幣,但它們與石油幣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標商品可即時交易並兌現,而石油幣其實是一種“期貨”。

只有自力更生掌握經濟發展自主權,才能戰勝霸權主義的經濟制裁。石油幣為全球數字貨幣史掀開了新的一頁。雖然石油幣可在困境中提供一定的騰挪空間,但受多種條件制約,其真實效果尚絲毫不容樂觀。國民經濟起死回生不可能僅靠“創新”一種數字貨幣,只有團結一致自力更生,勒緊褲帶把石油資源開採出來,實現貨幣與資源的自由兌換,才是擺脫危機、戰勝制裁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