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員”一詞在格鬥界中,多指那些常年處於高水平賽場,但已經達到了瓶頸,難以突破頂尖的鬥士們。任何一個想要攀上頂尖,得到名氣和地位的選手都可能需要經過這麼一位“守門員”,贏了繼續向前,輸了回到原點。
守門員可以存在於任何格鬥項目和賽事組織,但在綜合格鬥界,人們口中的“守門員”通常都指UFC中,“守衛”量級前十或前十五門檻的鬥士。他們或許曾經處於頂尖,在某個時代接近了冠軍;也或許曾是大眾眼中潛力股,卻在頂尖選手面前暴露出了弱點。
“守門員”一詞常被當作貶義,他們似乎是賽事和大眾用來測試其他選手實力的“鍊金石”;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個“不褒不貶”的中性詞——畢竟儘管他們難以擊敗世界頂尖,但仍有千千萬萬名來自上百個賽事組織的鬥士根本無法與他們抗衡。
守門員的概念很模糊,每個人心中的“UFC守門員”都會不盡相同。就讓我大膽地給出自己的看法,為大家盤點如今UFC中最典型的幾位“守門員”選手。

裡卡多·拉馬斯(羽量級)
老粉絲們對拉馬斯這個名字不會陌生。這位古巴與墨西哥混血的36歲美國鬥士曾一度是UFC羽量級頂尖,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位“與冠軍只差那麼一點”的選手。
除了生涯早期在WEC時的兩場戰敗,拉馬斯從2011到2017年幾乎打穿了大部分羽量級選手。他有著力量大的拳法和花樣多的腿法;自由跤的背景使他能夠用抱摔來控制對手,而那些刁鑽的絞技又保證了他在纏鬥中能給對手造成巨大威脅。
2014年他敗給了當時的冠軍奧多——這是位主宰了羽量級長達十年的傳奇老將。2015年他敗給了查德·門德斯——這位長期霸佔在量級Top 3的頂尖競爭者。2016年他敗給了麥克斯·荷洛威——也就是如今的羽量級冠軍。至此,拉馬斯在145磅的地位依然很高,是Top 5以下選手們“無法逾越”的山峰。

在2017年末,拉馬斯被喬什·埃米特爆冷KO,多年來首次跌出了量級頂尖。2018年夏天,拉馬斯被安排給了潛力股梅塞德·貝克提克。這場極度接近的比賽最終由後者拿到了分歧比分勝。如今,拉馬斯是徹底降至Top 10以下,他受到的認可和關注度大大下落。
縱觀整個羽量級,我覺得還是有很多選手會敗在拉馬斯的手下,但要說與像莫卡諾、奧爾特加或埃德加這樣的選手爭鋒,拉馬斯或許會難以取勝。
這個週末,拉馬斯即將迎接排名比他低了一位的戴倫·埃爾金斯;後者剛剛被一場比分失敗破除了六連勝,拉馬斯的試煉將會決定埃爾金斯是否有資格打入羽量級前十,與更多高手競爭。
保羅·菲爾德(輕量級)
輕量級鬥士保羅·菲爾德在2014年秋天以9勝0負的戰績進入UFC。經典的“反摔跤”打法加上很“MMA式”的泰拳風格使他在賽場上虎虎生威。
但菲爾德的“守門員”身份似乎從他剛踏入UFC時就決定了。在用轉身鞭拳“淘汰”了老將丹尼·卡斯提爾後,菲爾德發現自己的站立擊打無法與艾迪·巴博薩這樣的悍將匹及。近年裡,用兇狠的肘擊連續完成了三場終結的菲爾德卻以分歧比分在次中量級敗給了Top 15以下的邁克·佩裡。
菲爾德最顯著的特長是他教科書般的肘擊,但在其它方面,他似乎比大部分量級頂尖都低了一個等級。儘管菲爾德可能要以“守門員”的身份征戰到退役,但他的比賽解說水平卻是公認的一流。
作為UFC如今的官方解說之一,菲爾德擅於用冷靜的語氣和精細的心態去觀察比賽中選手們的形勢和意圖。
只要英語夠好,我推薦讀者朋友們在看比賽時多聽聽他的解說頻道,一定能學到很多技術細節上的知識。
“牛仔”塞羅尼
從WEC打到UFC,從輕量級打到次中量級的“牛仔”塞羅尼雖然是常年的“粉絲最愛”,也曾作為頂尖鬥士對陣過各個時代的冠軍選手,但如今的他似乎在新時代鬥士的浪潮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2017年年初,這位無所畏懼的“牛仔”首次在170磅嚐到了失敗,排名開始下降。在敗給了前冠軍勞勒後,塞羅尼又遭遇了達倫·提爾這股強大的新生力量,被迅速沖垮。
2018年初,塞羅尼對陣里昂·愛德華茲時的比分失敗展現出了前者的格鬥技術已經有些跟不上如今MMA的最高層次了。不過,就在最近的25週年紀念賽事中,塞羅尼以首回合臂十字降服了暴戾擊打手邁克·佩裡,擋住了其攀上量級Top 15的道路;這也再一次告訴我們:老將未老,“牛仔”依舊難惹!
塞羅尼如果能進入狀態、打出優勢,那麼他便可以像一個“惡霸”欺負小孩兒一樣碾壓對手;但如果對手比塞羅尼更加兇狠主動,能帶動起更快的比賽節奏,塞羅尼便會顯得有些吃力。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塞羅尼從現在直到退役,可能都無法再次衝入輕或次中量級的頂尖;同時,我也不覺得他對於任何一位Top 5以下的選手來說,會是場“Easy Fight(輕鬆的比賽)”。
提亞戈·桑托斯(中量級)
哎,桑托斯這位選手是真的很難被想成是“守門員”,但客觀分析的話,他似乎也確實處於這麼一個地位。人們對他的印象時上時下,波動不斷,基本都取決於他上一場比賽的戰果。
近三年來,倒在桑托斯重拳重腿下的選手可是不少,掃踢擊腹、後襬上頭、重拳暴擊,桑托斯似乎是中量級裡的有一股“洪荒之力”。但當他對陣到像穆薩西和布蘭奇這樣的頂尖選手時,卻又會慘遭首回合KO,好像真的只是光有一身肌肉而已。桑托斯就是這樣一個地位奇怪的選手,也多多少少符合人們對“守門員”的定義。
今年九月末終結了艾瑞克·安德斯的桑托斯再一次展現出了他的可怕,但人們真的很難放心地把錢押到“桑托斯擊敗量級Top 8對手”的賭注上。
在今年12月初,桑托斯即將升重對陣輕重量級排名第七的吉米·曼紐瓦。或許一直以來的大幅度減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表現力;或許,他會在205磅找到衝上頂尖的機會……
米莎·瑟庫諾夫(輕重量級)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對米莎·瑟庫諾夫(Misha Cirkunov)這個名字不熟悉:他是UFC輕重量級排名第十二的纏鬥型選手,剛在上個月首回合臂三角降服了帕特里克·康明斯。
這位俄裔加拿大斗士在剛進入UFC時拿下了完美四連勝:三降服一KO,十分有潛力的樣子。2017年五月,瑟庫諾夫在對陣沃爾坎·歐茲德米爾的比賽中,被開場不到三十秒的一記角度刁鑽的重拳敲到後耳,直接“躺屍”。不過歐茲德米爾在不久後衝上了量級頂尖,因此瑟庫諾夫的這場失利並沒有讓他的地位降低。
同年12月,瑟庫諾夫終究還是不如世界頂級選手那麼老道——他在首回合被特謝拉老叔地面打擊TKO,顯示出了自己在試圖攀升天梯過程中的一些瓶頸。
最近一次的完勝讓瑟庫諾夫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度,更多人開始讚揚起了他強大的實力。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瑟庫諾夫雖然可以輕鬆擊敗Top 15以下的選手,但無論是他的老本行纏鬥,還是水平[在UFC裡]中上等的擊打,都與Top 7以上的鬥士們差出了一截。
其實瑟庫諾夫本身實力不錯,他漸漸“淪為”量級守門員更主要的原因,是205磅裡一個個強大力量的崛起,使他不得不退居Top 10以下,對頂尖鬥士圈暫做觀望。
安德烈·阿爾拉斯基(重量級)
曾經火爆一時的俄羅斯“鬥牛犬”阿爾拉斯基在十年之前還是一位令所有人敬畏的暴力擊打手。在2005年短暫地擁有了UFC重量級冠軍腰帶的他,卻在歲月更替和時代變換之中不得不接受自己落出頂尖的事實。
從2016年年初被米奧奇重拳KO開始,阿爾拉斯基在兩年裡2勝7負;說難聽點,他成為了眾多新生代選手的“墊腳石”。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阿爾拉斯基的速度變慢了、力量便小了、所擁有的技藝也有些跟不上時代了,但39歲的他依然不是塊好啃的骨頭。試圖衝入頂尖的重量級小將奧爾比尼(Junior Albini)和著名的“格鬥界大樓”斯特魯夫都在對陣阿爾拉斯基時落敗,沒能闖過這位掄著重拳的“看門人”。
儘管阿爾拉斯基多次表示說“自己對重奪冠軍的熱情仍然不減”,但看事實的話,他卻是已經走在了自己生涯的末期。哪怕我們對這位締造過輝煌的傳奇老將懷有著多麼崇高的尊敬,在這時也不得不心痛地給他貼上“UFC重量級前十守門員”的標籤了。
你認為還有誰是處於“守門員”位置的選手呢?這類選手還有怎樣的特點,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種現象?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閱讀更多 RFC綜合格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