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浦江法韻
一個大雨滂沱的清晨,打浦橋司法所辦公室門外傳來了陣陣急促的敲門聲,社區矯正人員老袁急匆匆的走進辦公室,只見他從上衣口袋中拿出一張紙,“我來交情況彙報,規定每月月底前上交,我擔心交晚了,今天特地過來,不好意思外面雨大,紙有點淋溼了”。

這個人就是老袁,社工小賀接待了他。
社工小賀正在同老袁交談
小賀問道:“高血壓的藥有沒有每天按時服用?睡覺還抽筋嗎?”
老袁笑著說:“每天都吃著,抽筋好很多了。這個月幾號集中教育?金老師的種樹系列說得特別好。”
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改頭換面的老袁,小賀想起他剛被納入社區矯正的初期階段,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形……
老袁今年65週歲,因犯騙取出入境證件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2011年7月開始在監獄內服刑,2013年7月,監獄向打浦橋司法所申請將老袁納入社區矯正。
“我是‘三無’人員,不想在監獄裡度過餘生,這次假釋的機會是我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請你們接收我吧……”訪問時,老袁態度誠懇,司法所所長最終同意將老袁納入社區矯正。
沒想到,在初期階段,老袁並不配合矯正工作,這讓矯正小組非常為難。
一開始老袁甚至不來辦公室報到。經過專職幹部多次電話聯繫,老袁不情願地來到辦公室,丟下一張寫著幾行字的情況彙報便轉身離去。小賀剛想開口,老袁便不耐煩地打斷:“我還有事,先走了。”說完便匆匆離去。
老袁刻意迴避社工,對待矯正工作也非常消極,這讓矯正小組不能理解:好不容易獲得了假釋的機會,老袁為什麼不珍惜呢?當務之急,必須先了解老袁阻抗情緒產生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在打浦橋司法所,經過多次訪談,老袁終於向專職幹部和矯正民警吐露了心聲。老袁現在外租房居住,但由於年紀大了又有高血壓,無法工作,面對房租、水電煤和三餐這些生活開銷及醫療費用,沒有生活來源的他感到壓力很大。
不僅如此,矯正小組走訪瞭解了老袁的家庭情況,女兒和他關係並不親密。原來,老袁夫婦離異時,女兒只有10歲,年幼的女兒體弱,老袁長期不在身邊,有一次,女兒暈倒了,老袁第二天過去看望,只丟下300塊錢便離開了,這讓女兒留下了心理陰影。
她向小賀坦言,老袁沒有對她盡到撫養義務,自己也不願贍養他。
老袁還有哥哥嫂嫂和兩個侄女,但對他們家來說,老袁同樣也是個“不速之客”。老袁的嫂子告訴小賀:“我和老頭子都退休了,就靠著這點退休金和兩個女兒給的贍養費過日子,平時花銷也大,實在養不起多一個人了。”
小賀瞭解了老袁的問題,與專職幹部、矯正民警商議後,決定施以援手。
矯正小組將老袁已過勞動年齡無法就業的實際情況與戶籍居委溝通,居委先後兩次給予現金幫困和糧油等實物幫困;又幫助他辦理了醫保,現在老袁可以享受60週歲以上門、急診和住院補貼,減輕了因治療高血壓疾病所產生的費用負擔,老袁的生活漸漸穩定下來。
另一方面,小賀通過一次次與老袁面對面訪談,讓他暢所欲言,疏通心理壓力;又多次走訪家庭成員,協助修復家庭關係。
經過社工和專職幹部的共同努力,老袁更加開朗了,家人也慢慢開始接納他,社區也開始對老袁施以援手,幫他渡過難關。
現在,老袁能夠積極完成社區矯正規定的內容,每次都按時、主動到打浦橋司法所來彙報思想情況和生活情況,這才有了冒雨送情況彙報的一幕。
“一開始,老袁恐懼不穩定的生活狀態,親情缺失使他感到無助和空虛,加上對社區矯正規章制度不熟悉,所以他不願配合矯正工作。要消除抗拒總是需要耐心的,看著他慢慢接受,主動配合,我感到欣慰,最重要的是,他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軌。”小賀說道,“我相信老袁不會再犯罪了,他已經迴歸了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上海市黃浦區司法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