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記者隨家人去親戚家做客,晚飯間歇親戚拿出一罐藥酒來邀家人品嚐,據說其有補氣補虛,養血活血的功效。問及其用何材料泡製,親戚列舉草烏、人參等多種藥材,他說從朋友處要來的處方,自己買了藥材泡製而成。我國不僅市面上有正規銷售的藥酒,一直以來民間很多地方都有自制藥酒的傳統。前段時間,“藥酒”的熱度高居不下,許多人也表示疑問:藥酒真的有效嗎?

就藥酒的組成、功效、正確使用方法等問題,記者採訪了馬尾區醫院的中醫科主任王官純。他建議市民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開“酒方”。而僅靠一張處方自抓藥材自泡藥酒的行為,他表示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中國藥酒歷史久遠,古時候,我國就用藥酒預防瘟疫的做法,如《千金要方》曾記載:“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
在沿山市場的一家藥酒店內,老闆熱情地向記者推薦其自泡藥酒,他表示,相比店裡泡好的藥酒,市民們更喜歡從他們店裡自買藥材和高粱酒回去泡製藥酒,藥材來自雲南,分為補腎壯陽、補氣補虛、祛風溼、治關節炎、舒筋活血等多種不同功效,自己買藥材回去泡比買泡好的藥酒便宜。

王官純向記者介紹,藥酒種類多樣,既有補益人體之陰、陽、氣、血偏虛的補性藥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藥性藥酒,其作用也有區別。如以補虛強壯為主的養生保健美容藥酒,可以滋補氣血、養胃生精、溫腎壯陽、強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壽。以治病為主的藥性藥酒,主要作用有祛風散寒、清熱解毒、止咳平喘、養血活血、舒經通絡等。
“以配方中個別藥材有毒,來攻擊藥酒是不對的。中藥講究相生相剋,很多藥方本身就是用藥的偏性來糾正病的偏性。”王官純說,“是藥三分毒”,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不可避免有其侷限性,另外,還與攝入的劑量有關。
據王官純介紹,馬醫急診室經常接收到因飲用藥酒而中毒的患者,這些患者多為四川等外地的民工,帶著家鄉的“酒方”在藥房抓了藥材自制藥酒。那為何會中毒呢?王官純說:“民間自制藥酒的偏方多來自於外省外地,較多是雲南、四川等西南溼冷地域,其藥方中的藥材都是純天然的生品,而我們福建地屬亞熱帶,溫度溼度有較大的差異,且我們的藥材經過炮製之後藥性變得不同,加之酒精濃度的差異,會導致泡出來的藥酒效果有差異,嚴重的還會導致中毒。”
“自制藥酒重點要注意某些有毒性的中藥,如草烏、川烏、何首烏、桃兒七、曼陀羅、八角蓮、穿山龍、附子、烏蛇、蜈蚣、全蠍等有一定毒性的動植物。”王官純說,如果藥酒中含這些中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用量,如必須炮製後才能使用的中藥飲片就絕不可以使用生品,對用量用法不可掉以輕心,以免引起中毒甚至喪命。
內服飲用涉及到每個人的體質,體質不同,藥酒的功用也就不同。相比之下,王官純更建議用藥酒外敷的方式,“塗抹、熱敷的外用方式對個人體質、環境的要求較低,是一種可最大程度避免中毒,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方式。”
最後
王醫師提醒大家在自制藥酒前應該要多做足功課才行。千萬要注意的是:飲用藥酒決不能等同酒宴上暢飲美酒,一定遵醫囑或按說明書提示飲用,要有“喝藥”的意識。
閱讀更多 馬尾的事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