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最讓人驚喜的國產片,是《無雙》。
而《無雙》最大的亮點,毫無無疑就是“發哥”周潤發。
已經63歲的他,一舉一動,依然帥出天際。

電影裡如此,戲外亦然。
前幾天,發哥的身材上熱搜了。
起因是一段13秒的粉拍視頻。
視頻裡,發哥穿著西服,梳著油頭,露著大白牙向粉絲打招呼。

如此神采、如此英姿,說他已過花甲,很多人是不信的。
但,他確確實實是一個50後,他確確實實也已經出道44年了。
今天,說到周潤發,一般人會有兩個聯想。
一是許文強,一是小馬哥。
1980年,電視劇《上海灘》播出,這是周潤發改運的作品。
他所飾演的許文強帥氣、瀟灑、深情,不僅迷住了馮程程、也迷住了萬千觀眾。
這部劇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許文強引領潮流的造型,其實就出自周潤發之手。
黑色大衣、白色圍巾加黑色禮帽的搭配,都是周潤發自己“隨意”弄的。
除了許文強,周潤發的另一個化身就是小馬哥。
那是1986年,創作陷入瓶頸的吳宇森推出了《英雄本色》。
影片裡,最複雜的人物是狄龍飾演的,在黑白之間掙扎的大哥宋子豪。
但,最出彩的無疑是“單純的”小馬哥。
小馬哥的心裡只有一件事:兄弟情誼。
肝膽相照,生死與共,他為兄弟兩肋插刀,且“插”得漂亮。
這樣一個有情有義的純爺們,無疑成為了很多年輕男性的理想兄弟和理想自己。
周潤發為什麼能成功演繹許文強和小馬哥呢?
首先,肯定是自身形象。
周潤發的五官不算精緻帥氣,但整體形象絕對可稱是氣宇軒昂。
他身高182,算是那一代香港男演員中拔尖的了。
大長腿+長大衣,走路帶風的他,在人群中的氣場是無人能比的。
《英雄本色》定妝照
形象高大的人來演英雄是加分項。
但,周潤發的成功在於他高大但不高冷。
他給人物注入了來自底層的溫度。
許文強,從底層混到了上海灘的大人物。
但無力阻止愛人嫁給別人時,他的眼神是如此脆弱、無奈。
小馬哥,槍林彈雨中以一敵十,何等瀟灑。
但他被打斷腿後,見到出獄後的宋子豪時,眼神充滿了躲閃、羞愧。
周潤發正是把英雄跌入底層的的悲演活了,才讓英雄的英雄時刻更加動人。
可以說,周潤發所扮演的每一個神,之所以是神,就是因為他們骨子裡還是個人。
所以,哪怕是最“神”的賭神高進,他也必須經過降落人間的“洗禮”。
《賭神》
而這種骨子裡的草根,骨子裡的底層,骨子裡向上的奮鬥勁兒不是演出來的,它本就是周潤發自己的生命體驗。
周潤發出生於香港南丫島的農村,家裡很窮。
窮到什麼地步呢?
家裡沒錢買鞋,他就去海邊撿別人丟棄的人字拖。
運氣好能撿到一對,運氣不好就是兩隻左腳、或者兩隻右腳。
那時,他的夢想就是有一雙白球鞋。
初中畢業後,周潤發開始了漫長的打工生涯。
他在辦公室打雜;當郵差;去酒店當門童;賣過相機;當電子廠工人。。。
去年,在一個節目裡,有一位年輕網友問周潤發:發哥,你平常打電玩嗎?
周潤發搞笑回應:對不起,我老花、近視加散光。
其實,周潤發的視力問題,就是在少年時打工期間落下的。
在電子廠做工人時,他負責檢測晶體管。
因為晶體管實在太小,每天盯著它的三隻孔,視力慢慢就不行了。
後來,他誤打誤撞進了TVB的藝員培訓班。
畢業後,從龍套到配角,再到《上海灘》,一共花了6年。
從1976年拍第一部電影到1986年的《英雄本色》,他一共花了10年。
在這期間,他還被稱為“票房毒藥”。
而在這之後,他成為了“雙週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的“票房保證”。
那個時候,有句話這樣形容如日中天的周潤發:再紅紅不過鐘楚紅,再發發不過周潤發。
不過,周潤發對自己的定位卻是:饅頭泡在稀飯裡——周潤發。
饅頭+稀飯,周潤發最在意的是簡單的生活、淳樸的生活,飽含情誼的生活。
在1989年的綜藝節目《今夜不設防》裡,周潤發有這樣兩句話:
童年是我一生之中最開心的幾年時間。
我現在來說,最開心的時間就是念中學和訓練班的時間。
兩個最開心?他這是說慌嗎?
當然不是。
這兩段時光,其實都有相似的地方——單純,重情義。
回首童年,周潤發感到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發電站在村裡“落戶”。
一下子,村裡致富的機會來了。
但周潤發看到的是幾代的相親友鄰、幾十年的父母兄弟為了一塊田開始鬧矛盾了。
而讀書期間,同班同學有的只是同窗之誼,兄弟之情。
不過,一旦畢業進了影視圈,很多事就不是同學情誼所能左右了。
在談到媒體對他“票房毒藥”的描述時,周潤發的一番話更令我感動。
首先,他尊重別人說話的自由:所有的話都是從別人口中講出來的,人家是有自由的。
其次,他覺得,所有人都不容易。
那些為了“頭條”傷害別人的人也是工作逼迫的。
因為這樣子的通透,許多媒體其實不能真正傷害到他。
如果真的有傷害到了,他覺得,如果別人是損人利己,那他也可以原諒。
但如果既傷害了他,也對自己沒好處,損人不利己,他覺得那就不用做了。
此時,周潤發34歲。
人生幾十載,底層出生,歷經摸爬滾打,感受過萬人鄙夷,享受過大紅大紫。
浪奔、浪流裡,周潤發卻慢慢沉下來了。
童年曆經貧苦,所以他懂得人生多艱,故對他人永遠多一份體諒。
目睹情為錢財散,所以他對真情更加珍惜,也對名利也看淡、看輕。
而這些,卻也漸漸積澱成了他的人格魅力。
一流的演員+人格魅力,讓周潤發逐漸變成了偉大的明星。
偉大的明星不是指流量明星,而是那種引領一個時代,代表某種社會精神的人。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周潤發曾聽過一個博士講《易經》,講到了一個“上”,就是人要向上。
“上”到一定階段,需要停一下,就要“止”。
“止”再過一個階段,漸漸會到達“正”。
8/90年代,就是周潤發“上”的時期,也是他走上神壇的時期。
這個時期,他是許文強(《上海灘》),小馬哥(《英雄本色》),賭神(《賭神》),小莊(《喋血雙雄》),阿海(《縱橫四海》),殺人王(《和平飯店》),阿郎(《阿郎的故事》),船頭(《秋天的童話》),鍾天正(《監獄風雲》)。
我們會發現,這裡面多是盜匪、小混混、殺人犯、囚徒、浪子……
這些人,很多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有的還充滿了血腥氣。
但觀眾為什麼會認同他們,希望他們過得好呢?
因為他們和周潤發一樣,有一股向上(善)的 勁兒。
《喋血雙雄》
他們和周潤發,互相成全。
周潤發用自己的生命體驗演活了他們,給他們血肉。
而他們一旦有了生命,就反身給周潤發鍍了一層金。
《阿郎的故事》
上到一定階段就要“止”了。
拍完《和平飯店》後,周潤發離開了香港,去好萊塢,幾年期間基本沒什麼好的作品。
這算是他“止”的時期。
再往後,他遇到了李慕白這個角色。
《臥虎藏龍》
可以說,李慕白讓他更“上”一步,成為真正的國際巨星。
但,對周潤發這個人來說,李慕白的精神對他更重要。
他說自己最忘不了李慕白的一句話:當你握緊拳頭,手中什麼也沒有,鬆開雙手,你擁有的是一切。
李慕白之後,周潤發這個人漸漸觸摸到了人生的“正”。
如今,周潤發63歲了。
經歷一個甲子,我想,周潤發已經“正”了。
他是偉大的明星,也是活得通透的普通人。
他跟隨自己的善念,輕鬆、快樂的活著。
路遇粉絲,任何合影都不拒絕。
雖然拒絕也很正常,但他的想法卻是:人家看了你一輩子的戲,你難道不能給人家幾秒鐘?
颱風天,開車看到路邊有樹倒了。
他可以為了安全,開車離去,但他就是會下去把樹枝移開:給別人行個方便。
除此之外,給迷路遊客打車,幫忙義工搬運小狗……
這些舉手之勞,周潤發不嫌手痠,做得很是開心。
他自己的生活很摳,什麼便宜用什麼。
一輩子的積蓄,只想在百年後捐出做慈善。
偉大演員,樸素人生。
一路走來,當初南丫島的鄉下仔,拼搏成了國際巨星周潤發,現在又樂於做個熱心市民周先生。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從前,大家稱一聲“發哥”可能是恭維、是客套。
但今天,鋪子相信,那是發自內心的親切與尊重。
一聲“發哥”,周潤發,受得起。
閱讀更多 電影鋪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