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陝西省出臺政策鼓勵仿製藥, 仿製藥就一定是“假藥”嗎?
陝西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
9月11日,陝西省政府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陝西省醫改辦公室主任、陝西省衛生和計化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嶺,陝西省衛生和計化生育委員藥政處處長許力寧,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消費品工業處副處長範繼紅,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註冊管理處調研員劉學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封衛毅對近期出臺的《陝西省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進行解讀。
一
仿製藥格列寧節為患者節省20萬
陝西省鼓勵仿製藥研發和使用
劉嶺在吹風會上非常肯定地表示,使用仿製藥能夠大幅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他以格列寧舉例:“60粒裝的原研格列衛的一瓶價格1萬元左右,一年費用24萬元,相同規格型號的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每瓶價格1400元左右,一年費用就3.36萬元。這是一筆簡單的賬,就是如果一個患者使用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一年大約節約20萬左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仿製藥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目前中國使用的17萬個藥品批號中有95%以上是仿製藥,仿製藥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仿製藥行業存在諸多問題,大而不強、散亂差的局面仍然存在,仿製藥品質量療效差別較大。並且,由於信息不對稱和技術攻關難度大等原因,國內製藥企業對某些專利到期的原研藥申請仿製註冊較為落後。2012年—2016年,有631個原研藥專利保護已經到期,但是截至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申請仿製註冊,所以這些藥品依然被原研藥高價所壟斷。
正是因為仿製藥能夠大幅減輕患者負擔,而人民群眾對高質量仿製藥的需求和其可獲得性相差較大,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的背景下,陝西省出臺《方案》。
《方案》的出臺希望達到三個目標:
一是通過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向國家申報、稅收優惠等政策促進仿製藥研發;
二是通過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提升製藥的裝備和關鍵工藝水平、加強仿製藥生產質量全程監管提升仿製藥質量和療效;
三是促進仿製藥的使用,要求醫療機構要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與原研藥納入可以相互替代的藥品目錄。
劉嶺說:“我們就是要切實緩解廣大人民使用仿製藥不利的現狀,切實降低醫療成本,降低用藥負擔,提高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
一手抓價格監管
一手保證質量和療效
由於中國已經取消絕大多數藥品的政府定價,陝西省衛生計生部門積極配合物價部門做好仿製藥的價格監測工作,使患者真真正正購買到價格合理的藥品。許力寧表示:“陝西省物價局已經選取了100種藥品,每個月對藥品價格波動情況進行監測,每月統計彙總分析以後,對那些價格波動比較明顯的進行預警或者採取一定形式的干預,通過價格檢測讓藥品價格在一定的區間內上下的浮動。”
一方面要對仿製藥價格進行監管,讓費用降下來;另一方面,患者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仿製藥的藥效和質量是否安全可靠。
針對這一問題,劉學俊表示:“陝西省主要通過四個方面來逐步提高仿製藥的質量和公眾對仿製藥的信心:
第一,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必須按照與原研藥相同的質量標準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生產工藝組織生產,確保藥品質量和療效與原研藥相一致;
第二,加強藥品上市後的監督抽驗,大幅增加抽驗頻次,使不合格的藥品無處藏身,淨化藥品市場;
第三,加大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強化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評價和預警;
第四,加大藥品稽查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藥品的行為,使違法犯罪分子無所遁形。”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封衛毅認為,《方案》契合於國家仿製藥的鼓勵政策,他說道:“針對目前緊缺的藥品,臨床療效可靠的藥品,尤其是針對罕見病的用藥、兒童用藥,陝西省從促進仿製流通、方便醫保報銷等方面入手,出臺了一系列的綜合配套措施。”
封衛毅預期,《方案》的出臺將極大地鼓勵陝西省生產仿製藥品的企業的積極性,從而使廣大患者受益。
網絡主播:青黛(白澄樂)
9月14日陝中電影,點擊“閱讀原文”訂票
閱讀更多 陝西中醫藥大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