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最近,關於“新鮮生牛乳製成的奶粉是否更有營養”的話題不斷升溫,有權威媒體更直指“飛鶴乳業玩噱頭”。關於用鮮牛乳一次成粉是否比其他奶粉產品優質的話題,口糧姨今天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觀點1:母乳才是好奶粉的黃金標準

奶粉是在母乳不足或不能時,可以為寶寶提供足夠營養的母乳替代品。所以,最好的奶粉是接近母乳成分的奶粉。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雖然奶粉餵養可以幫助寶寶健康成長,但依然不能等同於母乳。因為

母乳中還含有活性成分、功能性成分。比如母乳寡糖,這是母乳中含量第三大的營養物質,有上百種成分,它們有的雖然含量微小,但卻有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模擬母乳、研究母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所以科研力量是判斷奶粉品牌好壞最重要的依據。(口糧姨曾與一位行業大牛提及 “新鮮”是否可作為衡量奶粉標準時,他嗤之以鼻的反應至今讓口糧姨印象頗深)

那麼,鮮奶和母乳又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兩種物質是不能等同的,比如牛奶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為80:20,母乳的比例卻為60:40,而且很多物質都不盡相同,所以嬰幼兒配方奶粉不等同牛奶。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觀點2:牛乳粉在奶粉中佔比不到2成

從另一個角度看,以1段奶粉為例,奶粉中牛乳粉的比例只佔不到2成,裡面絕大部分都是乳清蛋白,佔比高達60%!由此可見牛乳粉在奶粉中的地位。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乳清蛋白被稱為蛋白之王,具有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種活性成分等特點。它是採用先進的工藝從牛奶分離提取出來的珍貴蛋白質,

目前,絕大部分脫鹽乳清粉、濃縮乳清蛋白粉都是進口的。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奶酪消費量低,而乳清蛋白是奶酪工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則是技術問題,生產需要更先進的工藝。

所以,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乳清蛋白才是主角,而不是鮮牛奶!

觀點3:無論哪種工藝都需經過熱加工噴粉

鮮牛乳作為奶粉原料是否更好?這便要談到奶粉的生產工藝。

國際上,生產奶粉有三種工藝:

溼法加工。即用生牛乳加入各種維生素、蛋白質配料,攪拌均勻後噴粉入罐。

這種做法的優勢是配料均勻,但因為溼潤環境細菌容易滋生,因此對工廠環境要求非常高,且部分原來依然需要在噴粉後添加。

乾溼混合法。即用生牛乳噴粉後,以牛乳粉與其他配料攪拌均勻後入罐。

這種做法的優勢質量控制操作性較強,適應工業化的規模生產,但對攪拌工藝要求較高,必須保證每罐奶粉的配料均衡。

幹法工藝。與乾溼混合法相似,但牛乳粉原料是從外面採購。

這些工藝在國際上均通行,絕大部分的全球性奶粉企業都採用乾溼混合法,而且沿用多年!比如雀巢、美贊臣、雅培、達能等產品多用這種工藝。溼法加工則通常被擁有上游牧場且生產配方奶粉的企業使用。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但口糧姨從來沒聽說國際上會吹噓“新鮮牛奶一次成粉的奶粉會更有營養,更易吸收”,這個營銷概念只有中國在談,中國特色十足但是概念不是想創就創的,要有令人信服的,完整的科學依據以及專業委員會的反覆驗證,而這個在嬰幼兒奶粉行業,尤其如此!在口糧姨看來,無論是什麼奶粉,只要質量管控得當,工藝都無優劣之分。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至於大家關注溼法加工的“糠氨酸”更低,奶粉更健康的問題。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無論溼法一次成粉還是乾溼複合工藝的二次成粉,在經過高溫噴粉後,保留的營養活性物質基本都不多。儘管糠氨酸的含量會少些,但是差別不大,二者對乳的熱傷害程度差不多。即便是用的溼法工藝,很多營養元素是不能添加的,例如DHA、ARA等元素會揮發,需要噴完粉之後,再用幹法把營養元素混進去。

鮮奶奶粉被指僅是營銷噱頭 “新鮮”概念原來是中國特色產物

我是口糧姨,兩個孩子的媽媽,一位科學育兒知識傳播者。關注我,瞭解更多科學餵養乾貨和奶粉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