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導語:2018年第七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參加本次論壇的阿爾及利亞代表稱,中非合作論壇為中非在各領域合作搭建了平臺,推動中非在國際舞臺發揮更大作用,將譜寫“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的新樂章。
阿爾及利亞
在阿爾及利亞當地時間2017年3月11日,美麗的地中海南岸的阿爾及爾灣畔,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非洲“第一高”——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宣禮塔混凝土澆築標高達到250.125米,主體結構正式封頂,刷新非洲天際線。
站在宣禮塔上放眼望去,整個阿爾及爾市區盡收眼底,遠處群山連綿,海面波光粼粼,切身感受“非洲第一高度”的震撼。
該項目由中建阿爾及利亞公司與武漢的“建築國家隊”中建三局三公司聯合承建,是中國建築目前在非洲承建的最大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其中設計高度265米的宣禮塔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的清真寺宣禮塔。
該工程建設標準極高,採用歐洲與宗教雙重標準,涉及1600多個歐洲建築規範、一萬多頁技術條款、數萬張圖紙,土建、機電、設計、裝修等各領域的標準都與國內不同。中建雖然已在阿爾及利亞紮根30多年,但也是第一次接手如此高標準的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
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處在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為滿足抵禦千年一遇大地震的要求,該項目在抗震設計上做足文章:祈禱大廳底部採用246個隔震支座和80個阻尼器組成的先進隔震體系,可減少約65%的地震響應作用,可抵禦9級地震,其理論使用壽命可達500年。宣禮塔地下采用壁式樁基礎作為承重樁,由60根43米深的方樁“扎馬步”;
地上採用多核心筒勁性結構體系,將結構連成一個封閉的體系,增加結構的抗震性能。
大清真寺混凝土標準採用歐洲標準,混凝土初凝溫度要控制在30攝氏度以下,這在氣溫偏低的歐洲很容易實現,但在室外溫度四五十攝氏度的非洲就變得十分困難。據介紹,因為混凝土初凝溫度降不下去,德國監理一度不讓澆築混凝土,項目全線停工一個多月。為此,項目建設者連夜推算公式,改進混凝土配比,同時緊急從國內空運製冰機,最終將混凝土初凝溫度降了下來,並且沒有影響施工質量。德國監理對中國的技術水平刮目相看:
中建的實力毫不遜於歐洲公司!如今在阿爾及爾,中建有多個項目同時在建。大清真寺項目的業主方代表、項目總監穆薩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巨大利好,阿爾及利亞是中國企業從北非進入非洲的窗口,雙方合作定能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累經驗,提供模板。
-End-
閱讀更多 地震三點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