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大家在读历史的时候肯定经常能看见“凯尔特人”这个名字,它所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现代的威尔士、苏格兰等地的人民为何又以“凯尔特人后裔”自居?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民族吧。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凯尔特战士

凯尔特人和他们的迁徙

所谓“凯尔特人”,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一个单一民族的名称,而是人们对操着相同语言、有着相似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民族集团的称呼。这个民族集团分布十分广泛,在西欧、中欧、东欧、不列颠群岛甚至安纳托利亚的广袤土地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不过凯尔特人并不是一夜之间就遍布欧洲大陆的,他们如此广泛的分布,是不断地迁徙和扩张的产物。

由于缺少史料记载和文物发现,凯尔特人的早期历史并不清楚,仅能从现存的史诗和传奇中进行推测和臆断。而现存最早的、有文物支持的凯尔特人文化,是哈尔施塔特文化(兴起时间约为公元前1200年,终止时间约为公元前500年)。

哈尔施塔特文化的范围大致是今天的德国南部加上捷克和奥地利,这些地方也就是凯尔特人开始迁移的大本营。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这座美丽的湖畔小镇盛产盐,据说小镇名字中的“hall”就来自古凯尔特语的“盐”

考古学家们在哈尔施塔特出土了非常多的制作精良的青铜器和铁器,另外还发现了当时盐矿的遗址,这表明了当时凯尔特人的科技水平相当先进。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哈尔施塔特出图的凯尔特人的青铜器皿,有牛和牛犊做装饰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铁剑,哈尔施塔特文化晚期器物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铁质斧头头,木柄已腐坏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凯尔特人的科技,尤其是武器科技十分发达。依靠着锋利的兵器,凯尔特人开始从德国南部的大本营向西方扩张。他们先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今法国境内,接着又在前900年左右进入了伊比利亚和不列颠,并且定居在了这些地方,成为了当地的多数民族。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凯尔特人出现在了北部意大利,并定居下来。

不止如此,凯尔特人还向东、向南进行了迁徙,今天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最开始就是凯尔特人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的城市;深入到安纳托利亚的凯尔特人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还保持着自己的凯尔特语言。

凯尔特人有发达的冶铁科技,能制造出精良的武器,但是凯尔特人没有文字,文化依靠口耳相传,知识也全部掌握在部落宗教领袖“德鲁伊”的手里,社会组织仍然是部落制,虽然占据了大片土地,但却是各自为政的局面。这就为凯尔特人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凯尔特人地图。黄色是哈尔施塔特文化区域,浅绿色是凯尔特人扩张的顶点,深绿是今天仍说凯尔特语的地区

罗马与凯尔特人的衰落

凯尔特人在公元前3世纪达到鼎盛,足迹遍布欧洲。然而好景不长,罗马的兴起抢占了凯尔特人的土地,将他们逼到了欧洲的角落。

前文曾经提到过,凯尔特人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前往意大利北部定居。手握锋利武器的凯尔特人在公元前396年向南劫掠了意大利中北部的原住民埃特鲁斯坎人,尝到甜头的凯尔特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持续向南劫掠,在前390年劫掠了罗马城。此时的罗马还处在萌芽阶段,军事实力十分弱小,在凯尔特人来之前甚至都没有用来保卫城市的石制城墙。

面对凯尔特人的劫掠,罗马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方面的改革,并且建立了由罗马领导的拉丁联盟,联合周边势力共同抵抗凯尔特人。由于凯尔特人没有统一的领导,只有松散的部落联盟,他们在罗马人面前再也没占到便宜。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罗马军队石刻

罗马在解决了北方凯尔特人的劫掠之后,专心开辟南方疆土,统一了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战胜了劲敌迦太基,实力大为增长,开始着手彻底解决北意大利的凯尔特人。这时,凯尔特人松散部落联盟的劣势凸显了出来。凯尔特的塞诺马尼部落,在战败后与罗马结盟,转而攻打其他凯尔特部落,北意大利的凯尔特人在罗马人的攻势之下分崩离析,纷纷投降。开始了罗马化进程(像上文说的,凯尔特人的科学技术比较的发达,但是人文生活十分匮乏,在接触到了罗马文化之后,产生了崇拜心理,自发地学习拉丁语、学习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西班牙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成为了罗马的领地,生活在这里的凯尔特人也像在北意大利的亲戚一样开始了罗马化进程。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公元前53年的罗马帝国地图。黄色是罗马,绿色是凯尔特人,粉色是日耳曼人

公元前58年,凯撒入侵高卢。高卢是当时凯尔特人的大本营,人口众多,根基深厚,可这还是不能抵挡罗马的军事优势和文化优势。公元前51年罗马占领高卢全境。

像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凯尔特亲戚一样,高卢人同样对罗马文化产生了崇敬之情,主动学习拉丁语,接受罗马的风俗习惯,高卢原有的上层社会与罗马统治阶层逐渐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凯尔特语逐渐消亡,高卢人也逐渐被罗马同化。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高卢人领袖韦辛格托列克斯(Vercingetorix)向凯撒投降

乘着征服高卢的胜利,凯撒跨过海峡,前去征服不列颠,但是没有成功。公元前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御驾亲征,才在不列颠东南建立了殖民地。日后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不列颠的凯尔特人并没有像高卢人一样屈服,而是持续不断地反抗罗马统治,一支保持着文化的独特性。

到此为止,在大陆的凯尔特人不是被罗马人同化,就是与其他种族发生了混合,慢慢地丧失了凯尔特语这个最基本的凯尔特人特征。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的布列塔尼成为凯尔特人仅存的栖息地。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布列塔尼的第一位国王

凯尔特人还能走多远?

因为地处偏远和自身顽强的民族性格,生活在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的布列塔尼的凯尔特人免于被罗马人同化,保留下了独特的凯尔特语言和文化。在之后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这些凯尔特人也抵挡住了时间的侵蚀,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

不过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帝国主义的兴起,这种文化的独立性收到了侵害。

英格兰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先后兼并了威尔士、爱尔兰和苏格兰,建立了一个囊括整个不列颠的、以英语为主导的大不列颠王国。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威尔士语、苏格兰盖尔语和爱尔兰语慢慢地被英语挤压,使用人口持续减少。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各地间交流频繁,凯尔特诸语言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使用人口也急剧减少。(今天只有540多万苏格兰人中,只有6万人还在使用盖尔语;爱尔兰480多万人只有26万使用爱尔兰语;威尔士情况稍好,300万人中有60万还在使用威尔士语,占比22%,不过在20世纪初,这一比例为50%)

法国布列塔尼的情况也让人担忧。现在布列塔尼语的使用人数只有90万左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去世之后,布列塔尼语面临消失的危险。

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当高卢人放弃凯尔特语,转说高卢罗曼语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再是凯尔特人了。同样,当威尔士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布列塔尼人不再说本民族语言之后,他们就会融入到主体民族中间,永远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了。

幸好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和布列塔尼的知识分子很清楚地认识了这一点,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纷纷将自己的民族语言列为官方语言,开设双语学校,树立双语标示,借此来挽救濒临灭亡的凯尔特诸语言。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英语和威尔士语双语路标,位于威尔士首府加迪夫

从雄踞欧洲到濒临消失,“凯尔特人”的坎坷历史

布列塔尼语和法语双语标示

这种方法能不能使凯尔特诸语言复兴?凯尔特文化能否继续流传下去?还是交给时间去解答吧。

到这里,凯尔特人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意见和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