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贵安企业华丽转身

9月7日,在“2018创业英雄汇西部赛区总决选”现场,贵安新区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旭)总经理王念带着他的“电力配套柜监测运维系统”项目进行了路演,获得了现场评委的青睐。

企业要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不断开拓创新。

为解决配电行业的痛点,华旭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了智能电力大数据运维监测系统。

项目可以运用大数据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排查停电信息,保障及时处理故障,弥补配电行业存在的难题。

华旭于去年7月正式投产,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贵州本土科技型企业。

一直做汽车行业的华旭为何会想到投资电力行业?

王念告诉记者:“我们在汽车领域所获得的技术和经验,将帮助我们开启物联网电力配套柜监测这个全新的蓝海市场,所以,外人看起来我们是从汽车行业突然转行到了电力行业,其实我们只是运用了在汽车领域获得的技术和经验,抢先进入一个正待开发的广阔市场。”

说干就干,王念与自己的团队在短时间里,建立起了一套电力配套柜监测运维系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到了“2018创业英雄汇”项目选拔成都站的比赛现场,引起了现场很多创业者的兴趣。

“从汽车行业到电力行业,电力配套柜监测运维系统项目的研发将实现公司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跨越。”王念说,该项目的运用将使公司未来实现年产值上亿元的目标,公司有足够信心把它做大做强。

福爱电子有限公司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后,销售产值从2016年的571万元增长到1.5亿元。

通过创新改革,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产值从2016年的2亿元增长到6.3亿元。

……

除了华旭、福爱、白山云科技,在贵安新区,还有许许多多企业改革转型的生动故事。

在贵安新区,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科技研发持续发展,突破技术壁垒抢占先机,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贵安“智造”水平。

科学的战略决策为贵安新区实现弯道取直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贵安新区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创”出了贵安“智”造。

“智”造成果涵盖了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大健康等多个特色新兴产业。

现如今,作为贵州制造业的重要高地,贵安新区已经形成了以手机、手机贴片、触摸屏、“3C”、服务器、精密刀具生产等为支撑的制造产业集群。

现如今,越来越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销售的产品贴上了“贵安制造”的标签。

现如今,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在制造业的运用,贵安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界艳羡的目光。

未来的日子,贵安新区将继续培育适合智能制造发展的产业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和政策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成为高端智能制造基地。

■ 本报记者 高艳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