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The Middle Class)這個名詞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杜撰出來的,它對大眾大概有一種類似“美國夢”的誘惑力,國家也總會鼓勵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他。因為,中產階層不同於那種貴族、皇室,不需要血統,人人都有權追求。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從概念上躋身到了“中產”,而這些人又帶動了無數“屌絲”對中產的嚮往與追求。——光是那些汽車洋房、歐式家裝、沙灘美女加紅酒、乾淨大氣的辦公室、書房……想想都讓人止不住意淫了。
然而,中產生活的美好對普通百姓大概只能在國產電視劇或朋友圈裡看到了,至於真正的中產階層是什麼個樣,他們過得真的開心嗎,那就得看我們推薦的以下10部電影啦!
“星期五”上片——
1、《甜蜜的生活》(1960)
原名:La Dolce Vita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國家:意大利

「推薦語」看了這部電影,你就知道人家中產們有多會玩兒了——從天上到地上,從清晨到半夜,從酒吧到皇室城堡……
2、《夜》(1961)
原名:La Notte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國家:意大利

「推薦語」導演借男女主角“一天加一夜”的生活經歷深度剖析了那個“中產階層”的空虛與偽善。
3、《大開眼界》(1999)
原名:Eyes Wide Shut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國家:美國
「推薦語」正如其名字所示,這部電影讓我們對那個階層、那個圈子開了眼界啦,玩的那叫一個前衛——從工作到派對,從毒品到群交……
4、《破碎之花》(2005)
原名:Broken Flowers
導演:吉姆·賈木許
國家:美國
「推薦語」一個事業有成、標準的“中產男人”,踏上了尋訪那些前任女友之路,也許那也正是他所失去的東西吧。
5、《革命之路》(2008)
原名:Revolutionary Road
導演:薩姆·門德斯
國家:美國
「推薦語」當劇中的夫妻過上那個“中產生活”後,才發現自己離自由越來越遠了,甚至遙不可及!中產成了他們生活的牢籠。
6、《午夜巴黎》(2011)
原名:Midnight in Paris
導演:伍迪·艾倫
國家:美國
「推薦語」沒有能誰比“伍迪·艾倫”更擅長挖苦那些“中產人士”了,而這部《午夜巴黎》便是對那種小資情調的最好諷刺了!
7、《凱文怎麼了》(2011)
原名: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導演:琳恩·拉姆塞
國家:美國
「推薦語」劇中的夫婦算是事業有成了,然而,他們的孩子卻讓整個家庭陷入了無底深淵。電影從另一個側面再次印證了中產們的危機。
8、《絕美之城》(2013)
原名:La grande Bellezza
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國家:意大利
「推薦語」這部電影算是21世紀版的《甜蜜的生活》了。費里尼式的荒誕諷刺、安東尼奧尼式的鏡頭隱喻、歌舞片的派對場面都在這部電影中了!
9、《託尼·厄德曼》(2016)
原名:Toni Erdmann
導演:瑪倫·阿德
國家:德國
「推薦語」這是難得一見的“德國式”喜劇片。講的是一個業務繁忙的企業高管與一個垂老無厘頭的父親之間的故事。
10、《方形》(2017)
原名:The Square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國家:瑞典
「推薦語」這部17年戛納金棕櫚獲獎電影,再一次深度剖析了中產階層內部的空虛與危機。
撰文:太虛宮
歡迎關注【星期五文藝】,獲取更多經典電影推薦。
閱讀更多 星期五文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