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徐娘半老,为何仍让明宪宗痴情不改?

周亿轩


明宪宗是谁?他叫朱见深,他儿子是朱祐樘,孙子是最会折腾的朱厚照。朱祐樘是出了名的专情皇帝,同样,他的父亲朱见深也是,一生专宠万贵妃万贞儿。


有意思的是万贞儿比朱见深大整整十七岁,一生专宠,对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来说,足够说明“痴情”二字,但也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

另外,从其余几个方面也能说明“痴情”。

朱见深继位后,一门心思想立万贞儿为后,但万贞儿地位卑贱,宫女之身。所以,朱见深被迫立吴氏为皇后。

吴氏虽被升任皇后,却没被宠幸,朱见深仍然我行我素,专宠万贞儿。这不,吴皇后生气了,唤万贞儿来,恩赐她一顿杖刑。

朱见深听后,急忙赶来给万贞儿上药,道道血色的痕迹,印入眼前,朱见深怒道:“如此女人,若不废黜,誓不为人。”一个月不到,吴皇后被废。新来的王皇后懂得前车之鉴,老老实实傀儡一生。

公元1487年,万贵妃去世。听到消息的朱见深一愣一愣,失了神儿,“贞儿走了,我也快了”,很是伤心,半年后,郁郁而终。

终宪宗一朝,万贞儿绝对最有权势,当时以攀上她为荣,后世对她的印象不佳,常以“歹毒评价”。值得一说,万贞儿曾有过儿子,但早早夭折,从此厌恶上宫中女人怀孕。一旦听到,打胎药伺候,朱见深依旧宠幸。

凡此种种,朱见深专宠万贵妃,这是公认的事实,比朱见深大17岁的万贵妃凭什么让明宪宗痴情不改?


是报恩吗?报恩可以让她一生荣华富贵,完全不必这样,要知道朱见深18岁继位,万贞儿已经35岁。那时候,万贞儿年老色衰,放着年轻貌美的吴皇后不宠幸,专宠万贵妃,朱见深脑子有病?

实际上,“痴情”二字足够说明一切,深层点,朱见深有“恋母情结”,流行点说,朱见深有“御姐控。”

在宪宗两岁时,土木堡之变,父亲被俘虏,叔叔朱祁钰当上皇帝,为稳固朝局,朱见深继续做皇太子。这样的大背景下,19岁的宫女万贞儿来到了朱见深身旁,悉心照料,给予他一个类似母亲的爱。

第二年,父亲归朝,却被囚禁。两年后,朱见深被废,朱祁钰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见当时五岁的朱见深的日子,无异于囚徒,但他身旁只有万贞儿。

五年后,夺门之变,万贞儿带着十岁的朱见深回宫,迎接他的是苦尽甘来,和内心深处对万贞儿的无限依恋。不知何时,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中两人产生了男女之清。


但是可以明确说,朱见深已离不开万贞儿了,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万贵妃的后宫时代来临,任何女人屈服着,宫女出生的朱祐樘战战兢兢,所以又造就了另外一个“朱见深”,使得朱祐樘专情,一生只娶一位皇后。

当然,独生子朱厚照幸福了。


非常茴香豆


天顺八年,明英宗驾崩了,太子朱见深即位,也就是明宪宗,登基之后,明宪宗迫不及待要立万氏为嫔妃,还奏请立万氏为后。这一年明宪宗18岁,万氏37岁。尽管最终因为万氏身份卑微没能立后,但是她在宫中翻云覆雨,废了吴皇后,之后的王皇后则对她俯首称臣,导致万氏横行后宫20多年。

据《明史》记载,万氏是山东诸城人,四岁进宫,是明英宗孙太后(明宪宗祖母)的宫女,万氏小名贞儿,为人机灵的她很得孙太后喜欢。土木之变,明英宗被掳走,代宗即位,两岁的朱见深被立为太子,万氏当时21岁,被派去伺候这个太子。皇帝是自己的叔父,亲生父亲从瓦剌回京之后被软禁,宫女太监们都看不起这个虚名的太子,朱见深饱尝宫中冷暖,寡言少语,性格内向,而万氏就是他灰暗生活唯一的一点温暖,万氏悉心照顾他。

景泰三年,代宗废黜朱见深立自己的孩子为太子,此时朱见深五岁,被人孤立,歧视,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直到明英宗夺回皇位,这五年时光,陪着朱见深的,还是万氏。

所以,即使万氏善妒,专权,不让后宫有其他孩子,朱见深都能忍受,万氏对于朱见深,亦母亦妻,倘若朱见深只是一个平凡百姓,万氏,一个陪他度过人生最难的时光的女人,那么他们的结局会好很多吧。


时拾史事


在大家的印象中,能让皇帝痴情的女人,不是倾国倾城,那也得艳压后宫啊。可历史上被明宪宗朱见深宠了一辈子的万贵妃,不仅年龄比皇帝大17岁,老得可以当皇帝的妈,而且“貌雄声巨,类男子”,长得也并不好看。

这样的一个女人,为什么还能让皇帝对她痴情不改呢?

万贵妃名叫万贞儿,原是明宪宗的奶奶——孙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万贞儿为人机灵,办事靠谱,深得孙太后的喜爱和信任。

明宪宗虽然贵为皇帝,但身在皇室,幼年历经坎坷,受尽世态炎凉,好不容易才坐上皇帝位。

这得从明宪宗的老爸——明英宗朱祁镇说起。明英宗就是那位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俘获的皇帝。他这一俘,自己陷入绝境不说,连带把他儿子明宪宗朱见深也害惨了。朱见深出生的时候,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可谓荣光无限。可惜,随着老爸被俘,他的人生也随即跌入谷底。

两岁那年,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但貌似风光的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政治背景。朱祁镇战败被俘,他弟弟朱祁钰即将顶替哥哥的皇位。孙太后害怕皇位旁落,把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作为朱祁钰登基的交换条件。同时,孙太后派自己信任的宫女,也就是万贞儿,去照顾和保护朱见深。

深宫之中,利益交错,拜高踩低,老爸被俘的皇太子朱见深的日子极其难过,备受冷落。在他五岁那年,对当皇帝上了瘾的叔叔朱祁钰废了他的太子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朱祁钰从太子一下变成了沂王,只能搬出宫外。被废的太子,能不能活命都是一个问题,他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一个个离去,万宫女却承诺守在他身边。

当沂王的这段时间,是朱见深人生中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他老爸被蒙古人放回来了,但随即被叔叔朱祁钰给软禁起来,朱见深随时有可能去见阎王爷。

这段最黑暗的人生,万宫女紧守承诺,不离不弃,一直陪在他身边,给他母亲般的温暖、姐姐般的呵护,万宫女是朱见深的唯一依靠。

命运对朱见深还是不错的,他十岁那年,他老爸朱祁镇又坐上了皇位,他的太子身份恢复。十八岁那年,老爸驾崩,朱见深成了明宪宗。这一年,万宫女三十五岁。

但年龄并没能阻止明宪宗对万宫女的情感,登上皇位之后,皇后之位,他老爸早就给他指定好了,只能委屈万宫女当了他的妃子

虽然只是妃子,但和当时年轻貌美、有家世有身份的吴皇后发生矛盾时,明宪宗选择完全站在万妃这边,并废掉了吴皇后,连吴皇后的父亲也被免官充军。这可比《如懿传》中弘历对青樱好得太多了,完全不计后果地对万妃好。由此可见,万妃在明宪宗心中的地位,一路扶持从苦难中走过来的感情,坚不可摧。

不久,万妃生子,明宪宗大喜,封她为贵妃。可惜,这个儿子一年后患病夭折了。但这也没有影响到明宪宗对万贵妃的感情,二十一岁的皇帝始终守在这个已经38岁的女人身边。

不知道是因为儿子早夭受了刺激,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万贵妃从此见不得后宫的女人怀孕,怀了孕的妃子或宫女都被万贵妃派人逼着喝药流掉。所以很长时间里,明宪宗没有孩子。

万贵妃在后宫作恶多端,明宪宗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吗?我看未必。即使这样,明宪宗对万贵妃的感情依然不变。只要有万贵妃在,他就不会孤独和寂寞。

58岁那年,万贵妃去世。即使已经40来岁,万贵妃依然是明宪宗心中的依靠。没有了万贵妃,明宪宗也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柱。同年,明宪宗病亡。

万贵妃能被明宪宗宠爱一辈子,这和明宪宗幼时,在坎坷跌宕的苦难中俩人相依为命的经历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明宪宗软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明宪宗人不坏,但特别软弱。他知道小人贪污国家钱财却不处罚,知道奸臣横行朝野却不处置,在他统治时期,朝政十分昏暗。这种性格,即使他知道万贵妃在后宫为非作歹也不会狠心责罚。万贵妃正是把握住了他的弱点,才能在后宫屹立几十年不倒。


初十相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人若真心相爱,又岂会在乎年龄、性别~~

万贵妃

万贵妃(公元1430年—1487年),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世称万贞儿。野史或文学作品多塑造为祸国奸妃,真实情况不详!

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77年—1487年),明朝第8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身世坎坷,从被立为太子到被废再到重登太子之位及皇位,一生大起大落。从众星捧月到树倒猢狲散,唯有万贞儿不离不弃,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南犯,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御驾亲征,让不到两岁的太子(朱见深)监国。结果,明英宗低估瓦剌的实力,于土木堡之变之后被俘。为避免瓦剌利用皇帝的名义骗开边防,朝中大臣与太后商议,决定另立皇帝的弟弟朱祁钰为帝。

到手的皇位又岂能退回~

景泰元年(1450),登基后的明代宗被迫接回被俘一年的明英宗,但是不愿退还皇位。为保皇位稳定,明代宗将明英宗软禁在南宫。

既已抢了老子的皇位,那儿子的太子之位也得抢呀~

1452年,明代宗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封其为沂王。

父亲被软禁,太子之位又被夺!还未享受皇宫的荣华富贵,朱见深便已体验幽禁的暗无天日以及世间凉薄。自记事起,朱见深便生活在那狭小的空间。墙内的生活清贫不已,奴婢踩高捧低、受尽白眼。墙外有重兵把守,毫无自由之言。唯有万贞儿是这黑暗生活的唯一阳光,尽心尽力的照顾他、陪伴他!

1457年,明英宗复位。时年27岁的万贞儿带着已恢复太子地位的朱见深回到宫中。十年的陪伴,亦父亦母亦姐!明宪宗与万贞儿之间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亲情以及对她的依赖。


浅浅低喃


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主要是因为明宪宗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据史料记载,朱见深两岁时就由万贞儿带着,土木堡之变后朱见深父亲明英宗被困瓦剌,朝廷推举成年的皇室宗亲代政,于是朱见深的叔父当上了皇帝,并罢免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从此朱见深在宫中失势,受尽冷嘲热讽,从前唯唯诺诺的皇子都敢欺负他,侮辱他,使得年少的朱见深有些心里扭曲。

然而万贞儿一直陪在他身边,替他遮着风雨,受着打骂,万贞儿是他少年那年阴霾天空中唯一的光明,于少年朱见深来说,万贞儿是太阳、是母亲、是姐姐、是伴侣。

当英宗重掌大权后,朱见深恢复太子之尊,所有人又换成了奉承的嘴脸,万贞儿依旧默默守在他身边。

见惯了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朱见深更深深感念万贞儿多年陪伴的恩德,在做皇帝后欲封万氏为后,无奈太后坚决反对才作罢。

后万贞儿生下一子,朱见深万分高兴,封万氏为贵妃,无奈孩子早夭,要不然很有可能当上皇帝。万贞儿因自己不能再生子,大肆杀害朱见深子嗣,朱见深也没把她怎么样,因为他有恋母情结,万贞儿是他活着的唯一支撑,即使会无后,他也不能处置万贞儿,要不自己也没法活了。


再者万贞儿能在后宫生存多年,最后登上贵妃宝座,说明她善用心计

她跟在明宪宗身边最久,可以说是看着宪宗长大的,他的脾气秉性她最清楚不过了。怎样获得宪宗怜惜,怎样不留痕迹的在宪宗面前说对手的坏话,怎样让宪宗原谅自己的错事等等,如此明宪宗更加离不开万贞儿了。


史论纵横


这事儿得从明宪宗小时候说起了。听完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明宪宗朱见深为什么一生只宠爱万贵妃这个比他大17岁的女人了。

在朱见深两岁的时候,他的爸爸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抓走了,那时候他还是太子。在帝国的风雨飘摇中,朱见深的叔叔朱祁钰被大臣推上皇位,因为那时候帝国需要一位成年的掌舵者。在阴谋笼罩的皇宫内,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有性命之忧。就在这个时候,万贵妃来到了朱见深的身边。万贵妃名叫万贞儿,那时候她其实就是个宫女,是朱见深的祖母派他到朱见深的身边来照顾他,保护他的。

果不其然,在朱见深五岁的时候,他被废黜太子之位,成为一个普通的王,并搬到宫外居住。就在这个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很多人都离开了朱见深,只有这个万贞儿没有离开他,一直留在朱见深身边。这是朱见深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周贵妃无法留在他身边照顾他,他的爸爸明英宗也被瓦剌送回来,被朱见深的叔叔软禁起来。朱见深和他的爸爸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朱祁钰杀掉,或者被阴谋者谋害。在这个无比困难的时期,万贞儿当爹又当妈,用自己的真情抚慰着朱见深幼小得心灵,鼓励朱见深勇敢地活下去,陪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终于,在朱见深十岁地时候,她的爸爸复辟成功,再一次当上了皇帝,他也重新被立为太子。而万贞儿,依然陪伴在他身边。在恢复自由的日子里,随着朱见深年纪的长大,也可能是他在长期与万贞儿相处的日子里对她形成的依赖,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毕竟,患难见真情,朱见深永远忘不了万贞儿陪伴自己度过的那些困难的日子,也忙不了她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自己。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她一直都在他身边。他早已对万贞儿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他觉得她既是自己的奶妈,现在又更像是恋人。他早已习惯了她,它已经无法离开她了。

在朱见深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爸爸死了,他登上了皇位。于是,万贞儿成了朱见深的万贵妃。在未来的日子里,万贵妃得到了朱见深的无比宠爱,甚至为了替她出头,把皇后都给废了。


也许朱见深有某种特殊的情结,但不可否认的是,朱见深对万贵妃的爱是真真切切的。朱见深能突破传统的桎梏,勇敢地去爱一个宫女,如果不是真爱,他哪儿来那么大的勇气。且不说后来万贵妃是如何狠毒,差点让朱见深绝后的,但是至少故事的前半段是很感人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围炉煮酒话春秋


这就要从明宪宗的出生来说了:朱见深出生两岁的时候,“土木堡事件”发生,父亲被抓,叔叔登基,明代宗对这个侄子也好不了,把朱见深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要不是后来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朱见深还不知道在哪呢!可以说朱见深的童年是颠沛流离的,这是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侍女:万贞儿!可以说这是一份相濡以沫的情感,带给了童年朱见深前所未有的亲情和安全感,这也是日后朱见深对万贞儿迷恋的重要原因!

用现代的思维来分析:朱见深有一种恋母情节!童年的阴影对他的爱情观也有改变,他对万贵妃的宠爱也是这份心里在作怪。古代又没有心里医生来进行开导,也是万贵妃得宠的一个原因吧!

万贵妃专宠但心狠手辣,她残害其她嫔妃,使她们不敢诞下龙嗣,朱见深很长时间无子,直到一个来自广西的管理图书的纪氏才生下一个龙子,靠着太监张敏和重多心地善良的宫女隐瞒加赡养才得以存活,这就是后来的明孝宗!1487年,万贵妃死于肝疾,几个月后,明宪宗也随她而去,真正做到了双宿双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