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野聊御風客
廣州粵菜明朝鄭和下西洋開始幾百年來,廣東人下南洋達到高潮又轉上世界各地發展,出現粵菜館增多而名揚國內外……


成都從西漢到三國再後蜀朝代影響力,出現川菜①麻辣味②魚香味③酸辣味④怪味……在近代在原四川出現鄧小平對外開放通商,走出國門而出現中國繁榮昌盛,川菜在國內外開館很多,而世界衛生組織對成都川菜評為“第一美食之都”……
黃雲強5
為什麼非要比誰第一呢?比嬴了也只是吹牛吹贏了,並不代表真正哪個菜系贏了,連專業評審都不敢下次斷論,何況還有魯菜和淮揚菜。各個菜系都各有特色和優點,生在中國能嚐到各種美味才是中國人的獨有的福氣。另外川菜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漢朝,當時川菜可不辣。如燜蒸鴨子就因被李白喜愛而得名太白鴨,這道菜味道鮮美,鴨肉耙軟,入口一抿就化
而川菜紅曲煮肉被蘇東坡帶到杭州經過改良成了東坡肉,而在四川則被叫東坡肘子
川菜可以貼進民眾,也可以登大雅之堂。比如開水白菜就多次榮選為國宴菜,此菜入口,滿嘴溢香,食之多年難忘
,而四川人把不太辣的二荊條辣椒經過發酵,做成了辣度降低而味道奇鮮的豆瓣醬、泡菜、紅油。豆瓣醬能去腥提鮮,川菜大多離不了,如火鍋、麻辣燙、回鍋肉、麻婆豆腐、螞蟻上樹、豆瓣魚等。
而泡椒把辣椒經過發酵,辣度比鮮辣椒降低了許多
,不管炒葷素菜,都能增加更多的鹹鮮清新,化腐朽為神奇,如泡椒熘烏魚片,入口鹹鮮滑爽
桂皮等十幾種香料,讓食客能在一道菜中回味到千滋百味,風情萬種,如夫妻肺片、棒棒雞、蒜泥白肉等
而四川老百姓喜食的不辣
的川菜也多的很,怕辣的朋友以後來四川可以嚐嚐,如清蒸江團,這是一道和開水白菜齊名的高檔川菜,江團又叫鮰魚,全身無鱗少刺,蒸時要把魚身兩邊劃刀口,嵌入香菇火腿等,蒸好後不淋熱油,而是把盤中的湯調味勾芡淋在魚身上
另外四川人喜歡吃甜,漢代文字就曾記載四川人"
尚滋味,好辛香,喜著飴蜜",如夾沙肉,就是四川宴席上非常受歡迎只有甜味的一道菜
四川人平時喜食不辣的川菜還有
糯米排骨
砂鍋雅魚
龍眼肉
老媽蹄花
熊掌豆腐
樂山甜皮鴨
溢香雞,先蒸後炸
小酥肉
連鍋子
煙燻排骨
椒鹽茄餅
砂鍋燒什錦
,適合開胃下飯
張飛牛肉,非常耙軟,入口化渣最後再送一道消夏冰涼甜味小吃彭山冰粉給大家
萬物生666666
成都略勝一籌。
目前世界上只有7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稱號,它們分別是哥倫比亞的波帕揚,中國成都,瑞典的厄徳特松德,黎巴嫩扎赫勒,韓國全州,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廣東順德。
在這7個城市中,中國有3個城市入選,成都入選,但沒有廣州,倒是有廣州的兄弟城市順德。
美食是成都一張閃亮的名片,說成都是中國的美食之都這一點都不為過。人們常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作為川菜發源地的成都,這裡將川菜口味的變幻做到了極致,成都的小吃花樣齊全,變化多端,鍾水餃,龍抄手,鍋盔,兔頭,涼粉,涼糕,粉腸粉,素椒面等等。
成都不僅美食多,美食的店也多,好吃的店也數不勝數,這是一份成都美食地圖,你就是吃一個月也吃不完。
經濟學上講“強者恆強”,隨著川菜辣味的口味傳播越廣,越被人接受,作為川菜大本營的成都美食之都的地位就越穩固。
再說廣州,雖然粵菜是海外最流行的中國菜代表,但是粵菜的代表城市並不是廣州,而是順德。
順德是粵菜的發源地,順德也是中國的廚師之鄉,高水平的廚師遍地。順德美食有燒鵝,雙皮奶,煲仔飯等等。
在中國,順德也許不能進美食之都的第一名,但進前三應該是沒問題的。
所以說能和成都抗衡的不是廣州,而是順德。
小川叔
曉石60374176193
作為祖籍成都而定居廣州超過半個世紀,且家族也曾有掌勺喜講究吃喝的廣州人來說回答此題相對客觀。撇開地域宗族之爭,平心靜氣以事論事來說粵菜(指珠三角廣府地區)與川菜的“華山論劍”還是粵菜為首!因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專業美食品嚐家,所以在此就不舉例兩個菜系的招牌菜和精品菜了。追究近代史,“食在廣州”享譽近百年,地處亞熱帶的南粵之地有山有水有海,尤其珠三角地區長夏無冬,常綠無焉,常年有山珍海味海鮮,物產豐富,物華天寶,本地人飲食講究新鮮製作追求精美,很普通的一個住家菜鹹魚都要加點五花肉薑絲砂糖清蒸,在物質匱乏買副食品都要憑票證的年代,煮個面豉醬都要點豬油渣青椒碎砂糖以增加口感,大魚大肉的烹飪製作就不累敘了;而同時期我返蓉探親,當時廣州的憑證牌價豬肉每市斤¥1元,豬肝¥1.2元,豬大腸¥0.6元;成都近郊的農貿市場(不憑證)豬肝¥0.5元,豬大腸等豬下水(豬雜)則因許多市民不吃,所以便宜都鮮有人買來食用,當時作為四川的土特產“郫縣豆瓣 白菜豆腐乳”與今天的同類產品相比則又鹹又辣,現在重慶有名的(肥腸菜系)也應是80年代開發的新菜餚吧?!改革開放為內地也帶來了飲食.菜系的變化,當時的成都人吃海鮮(魚蝦蟹)還是看著我們這些從廣州來的“廣州人”用手解決才跟著撇開筷子動手剝食……生活中這樣實例在我們這代人記憶猶新揮之不去。
飲食文化的進步與物質文明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與時俱進,川菜發展到今天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與四川人民跨省外出務工學習的貢獻分不開,如同19世紀前後粵人穿洲過海越洋把粵菜開枝散葉於世界各地同理!記得少年時代聞名全國的四大菜系排名是魯菜 粵菜 淮揚菜(今天已分成的:蘇州菜 杭州菜 上海本幫菜等等)川菜,如今川菜後來居上是好事,但不至於“唯我獨大 天下第一”。網絡上許多評選並不真正反映客觀存在的真實狀況,現代資訊發達,如果網民多是年輕人或是某個地區的群體,在有地域性問題上就容易有失偏頗,具體點評到某個地方就會有爭議,就等於世界三大名菜:中國菜 法國菜 土耳其菜,在世界上也長期爭論不休……
以上僅為個人一點淺見,不喜請無視。
暮秋閒人
傻逼!還用問的!?“生在蘇州,住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早就已經是全國人的共識了!
大飛233385355
我有幸在兩個城市生活工作,剛去廣州,不習慣。想吃辣椒,結果痔瘡犯了。
然後交了當地的朋友,開始接觸各種地道美食。欲罷不能,體重上去了,廚藝上去了,嘴吃叼了……
後面到了成都,開始接觸各類川菜。跑各個地方,樂山,眉山,自貢,找當地特色滿足這張挑剔的嘴。
火鍋呢,沒得比,料和味道,四川確實登峰造極。菜品,粵菜勝出,一個早茶都有上百個品種。廣東的米好吃過四川,四川的消費比廣東便宜。湯類廣東勝出,品種多。川菜的高端湯品少,普及不高。涼菜川菜勝出,滷味各有千秋,算平手,整體來說,粵菜食材和口感多樣佔優,川菜火爆食慾佳。火鍋配燒鵝,肥腸魚配手打牛肉丸,缽缽雞配蒜蓉粉絲扇貝,想想都好吃。
波叔61
當然是粵菜,不接受辯論。川菜經常吹噓自己什麼百菜百味,根本就是因為辣味把人的舌頭麻痺了,嘗不出味道來,只能加大香料用量,如此成為死循環!川菜是殺人菜,粵菜是養人菜!
ray46385414
如果非要二選一,肯定是粵菜。
首先,川菜為什麼流行,很簡單,因為方便易做,任何食材不管新鮮不新鮮,加一堆辣椒,雞精,油,都是一個味道。
粵菜就不一樣了,口味清淡,非常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不緊健康而且美味,也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藝。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酒店高檔菜都是粵菜而沒有川菜,為什麼國宴用淮揚菜粵菜也不用川菜,為什麼古代皇帝滿漢全席很少用川菜,為什麼國外人覺得火鍋不好吃,出國能看到粵菜也看不到川菜的原因。
當然重口難調,很多四川人出了四川就活不了,天天那麼吃,估計都不知道調料下面吃的是什麼,哈哈。
咩咩羊1031
廣東菜沒有味道,幾年前我在惠州瀝林鎮遇上每年一次的鵝美食節,一看把鵝肉砍成一砣砣的放進水裡煮熟,然後沾著醬油吃,我草,這也叫美食?四川的傻子都比這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