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緋
孔祥熙出生於晉商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對經營之道非常在行。要說,為什麼掌握國民黨財權的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為什麼會沒落?從最表面的原因看是,後繼乏人。沒有人來繼承他偌大的家業。從深層看,中國老百姓講因果報應,一個人因為懂經濟,大發國難財,壟斷了一國之經濟命脈,讓很多家庭的財富流入他一人一家之處,必是要遭報應的。這報應是:錢,他們還是有的是,但是,他們沒有人來管理來享受這些錢了。
孔祥熙的金融背景為他成為新一代“財主”,他主要從經營銀行開始。山西裕華銀行是孔祥熙最早的投資項目,也是他吸財的根據地之一。抗戰後期,孔祥熙大力推行公債,提高稅率,過量印鈔票等方式積累資本。1939年,孔祥熙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行成立“四行聯合辦事總處”,專門用來承保戰爭時期政府的金融政策等獨立業務,設址於裕華銀行。由蔣介石任聯合處主席。裕華銀行用透支來的錢去搶購黃金,大發國難財。此外,孔祥熙還經營冶金公司,建材、發電等等都有所涉及。可以說,他利用“皇親國戚”的身份,以及發達的“財商”賺得盆滿缽圓。1943年,孔家資本保守估計在1個多億。但畢竟敗逃了,政權沒有了,錢也跟著不值錢了。
另一方面,孔家有兩子兩女。分別是長女孔令儀,長子孔令侃,次女孔令偉,次子孔令傑。前三個孩子都沒有生出孩子來。只有次子孔令傑於1964年與好萊塢影星狄波娜貝姬在美國生了個兒子孔德基。孔家沒有再繼續富豪的聲勢,人丁單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中國人觀念裡,後繼無人,生不出孩子是人生相當大的痛苦和缺憾,甚至寧可窮點,也要人丁興旺。
孔家暴富,卻人丁稀薄,不得不說裡邊的事情令人唏噓。
老照片
民國有所謂的“四大家族”,即蔣宋孔陳,孔即孔祥熙家族。民國時期,孔祥熙長期把持中央的財政大權,更一度出任行政院院長,並仍兼任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新中國成立之後,孔祥熙退往臺灣。如果說“沒落”,其實倒談不上,其家族還有後人,並且似乎還控制著龐大的財產,不過如果和民國時期的官場上的風光相比,確實“沒落”了很多。
其一,孔祥熙個人的貪汙腐敗是根本原因。 孔祥熙在經濟上確實有一套,他曾經財政經濟理解為做生意,“財政經濟在書生看來甚為複雜,其實很簡單,即是生意而已。”雖為怪誕,但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即使蔣介石,也認為其辭職時留在國庫的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的黃金和外匯,實為“中國財政有史以來唯一輝煌之政績”。再加上蔣介石的信任,幾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正是因為極度貪婪,公私一把抓,所以引起了國民黨部分官員的不滿,甚至出現倒孔浪潮,最終貪汙案爆發,不得不引咎辭職。
其二,孔祥熙家族的崛起主要依靠蔣介石。孔祥熙夫人宋藹齡,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在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中表示支持,所以蔣介石對其一直很器重,這其中不無姻親關係。所以蔣介石對其百般維護,這在其日記中有很多表現,對於出現的倒孔之潮,也百般打壓,即使貪汙案爆發,蔣介石雖對其感到憤怒,但仍然念及親戚之情,乃至其死後,親自為其寫傳,並贊其為國盡瘁。所以,孔家興盛,因蔣介石對孔祥熙的信賴,依賴蔣介石政權的鞏固,孔家的衰落,亦因蔣介石。
民國報刊關於孔令儀結婚的報導
民國報刊關於孔令偉的報導
最後,家族的繁衍要看子嗣。孔祥熙子女四人,也不算少,但每一個人都是話題人物,且幾乎每一個在婚姻方面都是任性叛逆的,這也導致家族最終子嗣不興。其長女孔令儀,先嫁陳紀恩,為此孔家為其兩次共趕製16箱嫁妝,成為《大公報》上的一則新聞,後再嫁,無子嗣;次女孔令偉,則終生未婚;長子孔令侃,娶大十多歲的有夫之婦,亦無嗣;只有次子孔令傑育有一子,成為孔祥熙家族的唯一的後人。
楚邾
孔祥熙家族的沒落主要因為後繼無人
孔祥熙是孔子第75代世孫,早年留學美國,耶魯大學畢業。他是孫中山、蔣介石的連襟,宋子文的姐夫。孔氏家族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一,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長期把持國家的經濟大權。他改革了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了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控制,支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及支持抗戰做出了一定貢獻。
小方說歷史1990
孔祥熙先生,出生于山西小縣城裡的一個亦商亦儒家庭,一直以孔子後人自居,自小由於生病被西醫治好後,就十分崇尚西方文化,並且是一位虔誠的基督信徒,後來還是在公理會(西方傳教組織)的幫助下留學美國,學成歸來成為了稀罕的海歸,之後贏取白富美,當上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走上了人生巔峰。
由此可見,孔祥熙的成功可歸咎於運氣不錯和個人的努力,其家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來的。
孔子後人的確是塊金字招牌,在當年落魄時的孔祥熙手中也許只是個自我慰藉的虛名,但當他攀登上了國家權力的高度時,卻成為了平步青雲的基石。當時孔祥熙留學歸來,在山西從事商業做的風生水起,甚至資產評估達到了山西首富的級別,贏取了宋靄齡的芳心,宋家與孔家的聯姻也躍升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大資本家族。
由於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國內的各路勢力都在爭奪錢財,作為山西首富的孔祥熙自然成為眾多政客拉攏的對象。隨後孔祥熙也逐步意識到了想發財必須要有政治權力,並堅定的向從政這條路上邁進。由於宋靄齡的這層關係,所以孔祥熙與孫中山、蔣介石很熟,當上了國家銀行行長與財政部長,在國民政府的財政方面獨攬大權,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並且深受到蔣介石的信賴,包括軍隊軍火的採購都交給孔祥熙去操辦。孔祥熙畢竟商人出身,貪婪狡猾是其本性,1994年傅斯年曾檢舉他貪汙舞弊,蔣介石迫於輿論壓力罷免了孔祥熙。
孔祥熙家族的沒落除了失勢外,還有一點就是子孫太不爭氣。孔祥熙總共兩兒兩女,大女兒自幼受家庭的影響,無心於功名利祿,一輩子平平淡淡的在美國老去,沒有子嗣。長子孔令侃雖然會做生意善於交際,但是後來被國民政府打壓的很厲害,跑路跑到了美國定居也沒有子嗣。次女孔令偉整日一副男裝,沒人敢娶她導致一輩子未嫁,沒有子嗣。唯一有子嗣的就是二兒子孔令傑,但是孔令傑就一個兒子孔德基還定居美國。
如此看來,孔祥熙家族的確是沒落了。
(配圖來自網絡)我是納蘭軒若,歡迎互動關注。
納蘭軒若
“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這話涵蓋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把控中國政治和經濟命脈的蔣孔陳宋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之中,控制著國家政權的蔣家毫無疑問的是領軍人物。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控制著國民黨黨權。宋氏三姐妹和孔家則算得上是皇親國戚,控制著國家的財政大權。
英雄總也落寞時,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如果後繼無人的話,恐怕也難逃家族沒落的無奈結局,孔祥熙代表的孔家的沒落正是源於此。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孔家的代表人物孔祥熙
孔祥熙字庸之,1880年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地主家庭。早年間孔祥熙的祖父是開錢莊生意的,著名的“志誠信”票號正式出自孔家之手。雖然到後來錢莊的生意不太景氣,可絲毫沒有影響到孔祥熙的教育和成長。
孔祥熙先是在教會教堂就讀,很快的便參加了基督教。到了後來年輕的孔祥熙眼見當前的清朝政府腐敗不堪,西方列強在中國肆無忌憚的橫行霸道,出於愛國心切,孔祥熙去了美國學習西方技術,以期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在美國,孔祥熙有幸認識了孫中山,並參加了同盟會。
不僅如此,孔祥熙還結識了同樣在美讀書的宋靄齡,當時的宋靄齡是孫中山的私人秘書。
兩人感情很快的升溫,不久便結婚了。為了替補宋靄齡的工作,孔祥熙把宋靄齡的妹妹宋慶齡介紹給了孫中山當秘書,後來宋慶齡成為了孫中山的夫人,孔祥熙也成了孫中山的得力幫手。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蔣介石和當時掌管財政大權的宋子文兩人針對當時的財政經費是用於抗日戰爭還是剿滅紅軍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宋子文一怒之下,辭去了財政部長一職,孔祥熙於是得以升為財政部長,從此開始了孔祥熙的發家之路。
孔家的發家之路,遭到了全國人民的抵制
解放前夕,有家報紙叫《經濟一導報》,曾經這樣評價孔祥熙:
孔樣熙的私人資本,本質主要是商業資本,他的金融機構只是商業資本的保姆,工業資本則多是他人依附或部分投資或公私合營。
孔祥熙出身於晉商之家,自小耳濡目染的便學會了鑽營之道。孔祥熙的生財之道主要從經營銀行開始。山西裕華銀行是孔祥熙最早的投資項目。
抗日戰爭時期,貨幣緊缺,此時孔祥熙大力推行公債,提高稅率,印發大量鈔票等方式迅速收斂財富,積累資本。
日本佔領華北以後,孔祥熙又把裕華銀行從山西搬到了重慶,資本更是增加到了2000萬元。
1939年,孔祥熙又聯合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行成立了“四行聯合辦事總處”,專門用來承保戰爭時期政府的金融政策等獨立業務,儼然成為了壟斷金融機構的司令部。當時的蔣介石任聯合處主席,而當時的聯合處就在孔祥熙的裕華銀行內。當時由孔祥熙的長女孔令侃主持。
投機倒把,歷來是資本家倒騰資本的不二法門,而且屢試不爽。
孔家當時乾的就是這一類事。當時的黃金保值而且增值快,裕華銀行於是拿透支來的錢去搶購黃金,大發了一筆國難財。
抗戰期間,孔祥熙還經營了專門用來冶金的中國興業公司,包括建材、發電,冶金等,所轄超過10個工廠,到了1943年,資本已達1.2億。
孔祥熙的主要活動區域還是在商業上。祥記公司和興藥材鋪是孔祥熙接觸最早的兩個商業機構,一個主要負責推銷煤油,棉花和棉布的生產,另一個則是銷售人參、鹿茸等。
當年孔祥熙向宋靄齡求婚的時候,就是炫耀的這兩個機構。
抗日戰爭期間,紗布緊缺,棉布變的緊俏起來。孔祥熙不斷哄抬物價,靠著套,購,倒賣等手段,有一次大發了國難財。
因為孔祥熙的這些做法,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抵制。據說在重慶,除了孔家控制的幾家報社以外,其餘的報社無一不強烈的抨擊孔家,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孔財人”。
後繼無人,英雄難逃落寞時
面對孔祥熙在國人面前的醜聞,蔣介石為了丟車保帥,最終還是免去了孔祥熙的職務。
從此以後,失去了政治助力的孔家在生意上逐漸變得勉強應付,絲毫沒有了先前的遊刃有餘。
抗日戰爭勝利後,孔祥熙的生意主要是由孔祥熙的兒女出面在上海和美國紐約開設了一連串的貿易公司,而且由內貿轉向外貿。
孔祥熙和宋靄齡一共育有四個子女,分別是長女孔令儀,長子孔令侃,次女孔令偉,次子孔令傑。
長女孔令儀是孔祥熙最為寵愛的女兒之一,被人稱為“孔大小姐”。可孔令儀和陳紀恩的婚姻卻不被人所看好,終於兩人還是分手。不久孔令儀去了美國,認識了駐美空軍武官的黃雄盛,兩人一直生活在紐約。2008年,孔令儀去世,享年93歲。
次女孔令偉,人稱‘孔二小姐’。從她的名字上可以看出,孔令偉有著豪爽的性格和些許的男人氣概。這讓和她相親的人一度敬而遠之,直到去世,孔令偉也沒有嫁人,自然也談不上後人了。
長子孔令侃是家族裡的第一位男丁,自然收到了孔祥熙的厚愛。和孔令儀一樣,孔令侃的婚姻也是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不過最後還是孔令侃還是不顧反對,和盛宣懷的兒子盛升頤的夫人結婚了。抗日戰爭以後,孔令侃在上海開辦了揚子公司,事業有成以後,搬到了美國定居。1992年,孔令侃因病去世,享年76歲。
次子孔令傑是孔家裡唯一給老孔家留了後的人,生下了兒子孔德基。在孔德基三歲的時候,孔祥熙去世了。七年以後,也就是1973年,宋靄齡也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孔祥熙的孫子孔德基,現如今一直居住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雖然目前在操持著孔家的資產,可偌大的家族畢竟是經營有限,如今已是人走茶涼,落寞不堪。
奇點歷史
很多人都聽聞過四大家族的貪,知道四大家族在民國期間靠發國難財擁有了鉅富的身家,因此很多人對四大家族的印象都不是很好,但其實我想告訴大家,在四大家族中除了孔祥熙家族之外,其他三家都是不貪的。
蔣介石的身份不需要貪
首先我們要說到四大家族之首的蔣家,蔣介石是四大家族的核心人物,正是因為他的出現,其他的三大家族才得以憑藉他的關係位列四大家族之中。
以蔣介石的身份來說,他是根本不可能會貪的,他更在意的還是整個國家。
雖然在名義上他已經是民國之主,但是因為當時仍舊有許多大軍閥的存在,因此更多時候他渴望的是如何從軍閥們的手中搶過地盤,讓自己的權力遍及神州的每一寸土地。
蔣介石對手下人的貪汙是非常深惡痛絕的,不過他深惡痛絕歸深惡痛絕,在這個過程中,他卻沒能制止到他手下的貪汙行為。
蔣介石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隻要是他親信的人,無論再怎麼貪,他都是可以原諒的,這裡面涵括了他心腹的手下以及親戚,其中在蔣介石的手底下胃口最大、吃相最難看的當屬孔祥熙。
孔祥熙和宋子文號稱為蔣介石的兩大錢袋子,他們分別為蔣介石掌控了國民政府的財政大權。
並不貪的宋子文
作為與孔祥熙並列為蔣介石財政二巨頭的宋子文,雖然坊間一直流傳著宋子文因為權力的原因貪得腰纏萬貫的傳聞。
但是卻沒人能找出宋子文貪的證據,而在宋子文晚年定居美國的過程中,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調查發現宋子文的資產只有七八百萬,其中大部分還是房產之類的不動產,與往常人們流傳的數千萬美金有著巨大的差別。
而宋子文的家族本身就是江浙財閥之一,在沒接觸權力之前是靠做生意起家的,甚至在孫中山沒有成功之前,他的父親還是孫中山的主要財力資助人,因此宋子文擁有這麼點錢實際上是不奇怪的。
如果他真的有孔祥熙那麼貪的話,那他就不會動用巨資編練出戰鬥力強大、影響力極其深遠的稅警總團出來,也不會把自己用巨資堆砌起來的稅警總團投入到原本不應該由他們參與的抗日戰爭中,更不會培養出孫立人這樣純粹的名將出來。![]()
從這些方面來看,實際上宋子文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
大發國難財的孔祥熙父子
而孔祥熙就不一樣了,因為他的吃相太難看,所以在抗日戰爭剛結束的時候他就遭受到了國民政府內部各大員們的群起而攻之,當時的情勢危急到就連蔣介石這位大佬也保不住他了,於是從1946年開始孔祥熙就漸漸隱退了政壇,後來去美國定居了。
不過在孔祥熙下臺後,孔家卻沒有因此而落沒,在孔祥熙隱退後,繼承了他驚人經商能力的兒子開始在商場中綻放出了強大的光芒。
雖然孔祥熙是走了,但是他們的家族與宋美齡、蔣介石的聯繫是仍然存在的,因此孔令侃仍舊可以憑藉著一些別人所沒有的特權大發國難財。
最開始的時候孔令侃憑藉著特權倒賣美金賺取了很大的差價,後面他又通過特殊手段倒賣受到英美國家管控的汽車賺取了巨量的金錢,最後在1948年風雨飄搖的時候,孔令侃更是和上海的眾多鉅商一起大發起了國難財。![]()
蔣經國在和孔令侃的交鋒中落敗
當時的局勢非常不穩定,到處都是一片人心惶惶,而交易市場也在這片風波中掀起了狂風浪潮,在這個危急的關頭,孔令侃和眾多的鉅商們囤積起了數量龐大的美國貨物,通過幾十倍、上百倍的差價開始對市場發起了強烈的衝擊。
當時蔣介石正在為前線戰場煩得焦頭爛額,突然聽聞自己的後院著火後,他當即派人去處理了這件事情。
只不過當時處理的人因為得知這些上海鉅商的背景深厚,所以愣是沒敢動手,後來在沒有辦法之下蔣介石只能派出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去處理這件事情,因為蔣經國是他的兒子,他覺得就算對方的背景再深厚,還能比自己蔣某人的背景還要深厚?
蔣經國在上海處理的前期,行動是非常順利的,不過後來當他把手腳動到孔令侃身上時,卻出現了一個大問題。
雖然蔣經國的背後站著蔣介石,但是孔令侃的身後站著的卻是宋美齡,宋美齡對蔣介石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宋美齡的威脅下,蔣介石才不得不招回了蔣經國,使得這次行動以非常尷尬的狀態收尾了,也因為這件事情,使蔣經國大失面子,與宋美齡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芥蒂。![]()
權力消失以及瀕臨絕後的孔祥熙家族
在這件事情後不久,蔣介石敗退前往了臺灣,而孔令侃則收拾自己的身家前往了美國,而在前往美國之後,孔令侃失去了他賴以縱橫商海的資本,在失去重要特權後的他開始變得和其他普通的商人無異,歸於平凡起來。
而孔祥熙的家族之所以沒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家族差點絕後了,孔祥熙一共有四個兒女,但是他的這四個兒女中有三人是沒有生育的,他的兒女中只有他的次子孔令傑生出了一個孩子,因此在孔家的第三代中,是隻出現了一個獨苗的。
所以說血脈的減少、權力的消失是孔祥熙家族沒落的最主要因素,我覺得即便孔祥熙的家族第三代只出現了一個人,但是隻要他們的權力仍舊存在,他們也仍是可以輝煌的,因此權力的消失才是孔家沒落的主因,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他們的後代不是太過於敗家的話,以他們積攢下來的金錢,是夠他們花好幾代人的。
孤客生
孔祥熙家族的沒落當從孔祥熙下臺說起,究竟是誰把這位民國財神爺、蔣介石錢袋子轟下臺的呢?
一向敢於仗義執言、嫉惡如仇,被時人稱為“傅大炮”的傅斯年。
抗戰全面爆發後,為了確保龐大的軍費開支,國民政府採取了經濟管制政策。這種政策本是為最大限度地保障抗戰前線的物質需求,但在實施過程中卻讓國民黨眾官僚鑽了空子,這幫人利用手裡的職權,官商勾結,最終形成了貪腐現象甚為嚴重的官僚資本。
在當時,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的孔祥熙即是這官僚資本的一個總代表,當然,這意味著他也必將是民國高官貪腐的一個總代表。
孔祥熙本質上是個逐利的商人,這一點決定了他的貪腐是大魚、小魚通吃的概念,當然搬出一框框小魚是無法讓這位皇親國戚倒臺的。為轟他下臺,正義之士“傅大炮”搬出的是兩條大魚,一個是孔祥熙在美金公債蓄儲券事件中的貪腐行為,另一個更大,傅大炮要求財政金融總清算,這等於是要和孔祥熙算貪腐總賬。
因為這兩發炮彈足夠狠,孔祥熙在1945年7月24日不得不辭去中央銀行總裁一職,不久之後就到美國定居去了。從退出民國政治舞臺的時點看,孔祥熙算早的,幾乎就是抗戰一結束,檯面就垮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只能說他的貪腐民怨很大。事實上,早在抗戰前期,傅大炮就有倒孔行動,但被胡適阻攔了。胡適阻攔傅大炮的理由是,民國的財政只有孔祥熙能玩得轉,換其他人局面可能更糟。
胡適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的,孔祥熙雖然貪腐,但在財政領域,其人確實是有本事的一個人。
照通俗的說法,就是能貪也能幹。
對於孔祥熙的能幹,蔣介石是高度認可的。老蔣一生親自為亡者寫悼文的時候不多,除了戴笠,剩下的就是孔祥熙了。
孔祥熙死後,老蔣親寫的悼詞很有發自肺腑的味道。對於此人的歷史功勳,老蔣概括有四:其一,為統一全國幣制。其二,為統一各省財政。其三,為維護教育經費。其四,為充實軍隊餉糧。
不僅如此,老蔣更是罕見地為逝者孔祥熙質問了國人:其為貪汙乎?其為清廉乎?其為無能乎?其為有能乎?
很顯然,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老蔣認為孔祥熙是瑕不掩瑜的,在抗戰中,他不僅能幹,而且貢獻巨大,又是買武器、又是搞錢、又是修鐵路什麼的——
但站在普通民眾的立場上,相信無人會認同老蔣的這個蓋棺定論。民心民意說明一切,否則他也不會45年就基本下課。
從某種程度上講,孔家的沒落首先就沒落在他家的臭名昭著上。孔家二代六口人,不是孔祥熙一個人貪腐,而是幾乎一家六口人非貪即腐,宋家大小姐宋靄齡沒少做官商勾結的生意,孔家大少爺孔令侃更是如此,其名下的揚子公司多有名、多惡劣呀!連蔣經國都恨得牙癢癢!
即便沒怎麼貪的,那也是腐的讓人憤怒。孔家大小姐孔令儀結個婚,多奢靡多誇張,整個財政部都成了她的婚禮後勤部;孔家二小姐孔令偉就更別提了,民國第一混世女魔王,歷朝歷代的男衙內或許都沒法跟這個孔二小姐比。
有一個話題,孔家究竟有多少錢?這個內幕連當時的美國人都感興趣,因為這最能說明問題。
1941年6月,美國政府曾凍結中國私人和公司銀行在美國的存款,其中私人存款高達一億一千八百萬美元。要知道那時候的美元可是很值錢的,一輛福特汽車也不過兩三百美元。而到了1948年,這個數字升到了多少呢?約合五億美元。
除去金圓券強行兌換的兩億美元,能算到四大家族頭上的大概有三億美元。根據後來披露的一些情況,蔣家和陳家是沒什麼海外存款的,那這三億美元有多少能算到孔家的頭上呢?
怎麼算,輕輕鬆鬆過億那是一定的。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講,孔家的沒落是權勢上的沒落,但不是財富上的。
但即便如此,孔家三代之後還是成了沒落的“孤家寡人”。
按說,孔家是最有希望延續家族興旺的,孔祥熙、宋靄齡有兩兒兩女四個孩子。但不幸的是,大兒子孔令侃沒有子嗣,大女兒孔令儀沒有子嗣,二女兒孔令偉還沒有子嗣,就小兒子孔令傑有個混血獨苗。
三代之後只剩一人,縱使有萬貫家財,但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這個家族基本上就算是徹底沒落了。
失權、失勢、失名聲、失香火——有這四失,孔家怎能不沒落!
黑句本
孔祥熙與宋靄齡結婚,這樁婚事是強強聯合,孔家與宋家都是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家族,而孔祥熙後來又任國民黨財政部長,孔祥熙家族在這時候實力應是最雄厚的時候。他與宋靄齡生2子2女,後代也都非常會斂財,但在做人及其他方面比之父母就差的多了。
先說孔家大小姐孔令儀,孔令儀是孔祥熙最寵愛的長女,兄妹四個只有她沒流過洋,也不怎麼參與政治,一生兩次婚姻,但是都沒有孩子,後定居美國。
孔家長子孔令侃是一個囂張跋扈的紈絝子弟,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事事都搞特殊化,連自己的舅舅宋子文也不放在眼裡,光明正大搶宋子文的生意。更荒誕的是,孔令侃非常好色,女朋友一個接一個的換,最後竟迷上比他大十幾歲的少婦,父母不同意兩人結婚,他跑到美國,可能是跟他的風流好色有關,女人無數卻沒一個孩子。
孔家二小姐孔令偉,一個女人中的男人,有暴力行為,自己闖紅燈還一槍打死交警,囂張到沒邊,連蔣介石的東西也敢動,最大的喜好就是汽車與搶,這樣的女子誰敢娶,男人們都要先為自己的性命考慮,渾身上下沒一點女人味,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在那擺著,誰敢娶個有暴力傾向的妻子,一生未嫁。
孔家最後一個孩子孔令傑算是一位優秀的人才,當10年的國民黨外交官後,開始學習經商,創建大規模的石油公司,最後成兄弟姐妹中最有錢的人,連孔祥熙和宋藹齡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財產。孔令傑與好萊塢電影女明星黛布拉·佩吉特演過《折箭為盟》和《大神秘》,並娶佩吉特為妻,生一子叫孔德基。孔令傑晚年隱居在美國。
他們四位的共同點就是子嗣艱難,除了孔令傑有一子之外,其餘三人都沒有孩子,沒有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孔家唯一的後代孔德基也一直生活在美國,很少回國,對於他來講,美國才是他的家,他也沒參與政治,對中國更沒什麼影響力,孔祥熙家族會沒落也是正常的。
堯說歷史
孔祥熙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長期控制中國的政治和經濟,而長期擔任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的孔祥熙則始終牢牢把持著國民政府的錢袋子,當然也沒少往自己腰包裡裝。
四大家族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政治上失勢的四大家族也逐漸衰落。
蔣家算是比較好的,退守臺灣後還能一手遮天,但是蔣經國之後也逐漸沒落,宋家大多留在了美國,靠著多年積累,在美國過著不錯的生活。陳家混的也是比較慘的,到了臺灣後被排擠出政壇曾經“蔣家天下陳家黨”的風光早已不在。
四大家族中最慘的應該是孔家,主要原因有兩點。
1、失去了政治上的庇護
孔祥熙和蔣介石是連襟關係,孔祥熙的老婆宋靄齡又是宋氏三姐妹的老大,在國民政府中孔祥熙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1948年孔祥熙因醜聞下臺後移居美國,憑藉多年貪汙得來的贓款在美國過上了奢靡的生活,可是由於孔祥熙的貪腐行為在美國名聲也不好,所以一直比較低調。失去了政治上的話語權,孔家再沒能東山再起。
2、後繼無人
後輩的凋零恐怕是孔家最終走向沒落的根本原因,孔祥熙一輩子光顧著撈錢,雖然有二子二女,卻沒有培養出一個真正的接班人,而第三代僅有孔令傑留下了一個兒子,也是孔祥熙和宋靄齡唯一的孫子孔德基。
長女孔令儀, 為人比較隨和,沒有權力慾望,一生有過兩次婚姻但是均沒有生育,2008年在美國病逝,享年98歲。
長子孔令侃,為人張狂頗有些經商的頭腦,曾經在上海怒懟過蔣經國,可是在私生活方面著實有些離譜,最後娶了盛宣懷的兒媳婦白蘭花,也沒有留下子女,1992年在美國去世。
次女孔令偉,人稱“孔二小姐”,性格古怪脾氣暴躁,曾因為違反交通規則當場開槍將交警擊斃,而且喜歡女扮男裝,終身未婚,1994年因直腸癌在臺北去世。
次子孔令傑,一生經商,富甲一方。娶了好萊塢女星黛博拉·佩吉特,1997年在美國去世,他們唯一的兒子就是孔家唯一的第三代孔德基。
孔祥熙長女孔令儀晚年曾說到,孔祥熙只給四個子女一人留下了一百萬美元,孔家大發國難財多年的積累只有這麼少著實令人不可思議。
一點點歷史
眾所周知,孔氏家族是近代史上有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早年留學美國耶魯大學,曾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長期把持國家的經濟大權。
他又是孫中山、蔣介石的連襟,宋子文的姐夫。他改革了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了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控制,對西安事變、抗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麼赫赫有名、實力雄厚的重要歷史人物,為何他的家族最後沒落了呢?通過研讀歷史,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沒有了三重權力做保護傘。
孔祥熙是舊中國封建主義的總代表,是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亦是一名銀行家及富商。因為他的封建主義身份,獲得了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重權力的保護,他的財力主要是在三重權力的庇護下掠取的。
新中國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缺少了三重權力的保護,孔祥熙家族就沒有任何地位與權威了,自然就會崩潰瓦解。
二、失去了蔣介石做強大後盾。
孔祥熙和蔣介石都是當時經濟與政治領域的實力派,他們強強聯手,錢權自然都變成他們家族的囊中之物。
據史料記載,自1927年起,孔祥熙就開始利用蔣介石的關係任武漢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之後,在南京曾擔任過國民黨政府實業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和中國銀行總裁等職。
這些職位都是在蔣介石的政治權威作用下得到的,為他謀取財富做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而他的財力增長,基本也是依靠蔣介石的關係。
腐敗最終的結局必然會導致沒落。蔣介石因此而失敗。沒有了蔣介石的權威,孔祥熙家族就失去了強大的政治後盾。
三、沒培養出得力的繼承人。
孔祥熙和宋靄齡一共育有四個子女,分別是長女孔令儀,長子孔令侃,次女孔令偉,次子孔令傑
孔令儀,是孔祥熙最寵愛的長女,沒流過洋,也不參與政治,一生兩次婚姻,但沒有孩子,後定居美國。
孔令侃,他是家族裡的第一位男丁,受到孔祥熙特別寵愛和厚待。所以有點不服管教,不顧家人反對,和盛宣懷的兒子盛升頤的夫人結婚了,走了經商之路,最後移居美國。
孔令偉,是孔家次女,從小被寵壞了,放蕩不羈,性格古怪,橫行霸道,終身未婚。
孔令傑,是孔家最小的兒子,棄官經商,神神秘秘,晚年極少與外界來往。但他是孔家裡唯一給老孔家留了後的人,生下了兒子孔德基。但是在孔德基三歲的時候,孔祥熙就去世了。七年以後,也就是1973年,宋靄齡也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孔祥熙家族沒有培養出特別突出的後代,導致後繼無人。
四、缺少人民群眾做靠山。
無論是孔祥熙還是蔣介石,都是高高在上,只顧自己當官發財,而不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反而是榨取和掠奪人民的血汗,這是孔祥熙家族沒落的最重要、最致命的原因。
而,同為他連襟的孫中山先生,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愛戴。
心繫群眾的父母官,必然得到天下人的擁戴,而腐朽的官僚資產階級必然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繫,否則就會失去最大的靠山,沒有了牢固的根基,自然走向崩潰和坍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