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民風民俗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也有浪花朵朵,打油詩就是這口口傳頌又被記錄下來的民間智慧的火花。
陳勝吳廣就善於用打油詩來為自己宣傳,先是編首打油詩說天下要變了,然後從魚嘴裡掏出來張紙條,寫的謎底真好應了打油詩。
一部書作品裡寫打油詩最多的是《水滸傳》,動不到就是聽聞坊間小兒唱這唱那的,有句描寫高俅:破落子弟是高俅,發跡京城有緣由,只因一腳鴛鴦拐,踢個太尉入人流。本來其它詩都有水平的,就這幾首感覺不是他寫的,估計寫累休息時被師孃代筆了吧?
紀曉嵐與和珅這個大貪官鬥法,皇帝重用他的能力但又嫉妒他的才華,有次賜酒把他灌醉,要求寫首詩來,紀曉嵐喝醉寫道:一瓣二瓣三四瓣,五瓣六瓣七八瓣。寫一半就睡著了,和珅就拿著這像打油詩一樣的句子到皇帝面前告狀,說紀曉嵐對皇帝大不敬,皇帝也火了馬上找到紀曉嵐要求寫出下面兩句,這時候紀曉嵐酒醒了大半,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寫道:九瓣十瓣十一瓣,飛落草叢都不見。總算把這首詩給寫活了!
大軍閥張宗昌被稱為三不知大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地盤,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軍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就這還故做文雅出了一本詩集,寫泰山: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面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面粗!哈哈!
黃蜂二師兄
打油詩雖然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正好可以自由發揮,用來譏諷對社會百態和描述一種幽默的人生態度是非常適合的。所以打油詩不是水平不高的人的專利,誰都能寫,雅俗共賞。這裡和大家交流幾首。
1、《竹筍燜肉詩》作者蘇軾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蘇軾愛吃豬肉是出了名的,這位製作東坡肉的祖師爺為此還專門為豬肉寫了一篇《豬肉賦》。十足吃貨一枚。

2、《除夕詩》作者唐伯虎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閒無一事,竹量寺裡看梅花。
唐伯虎最失意時候的自嘲。幽默中透出多少心酸。那個人人傳唱的風流才子,心中的孤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3、《大明湖》作者張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能把打油詩寫出《樂府》的感覺來的,只有打油詩大王張宗昌了。讀這首打油詩,不禁讓人想起“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意境。有有虛有實,有大有小,有靜有動。
朱鐵平
說打油詩怎麼能不提打油詩領域的泰山北斗,狗肉將軍張宗昌呢。
張宗昌是窮人出身,15歲以前給人放牛,後面闖關東,跑到東北給人家修鐵路,但有一條,人家聰明,人家修著鐵路就學會了一門外語:俄語。
憑著這個特點,他當了一名西飄,跑到西伯利亞淘金,學會了打槍,後面入了夥,就慢慢從一夥丘八中脫穎而出了。
那說起張宗昌,趣聞很多,寫打油詩就是其一。下面說一下他寫的打油詩:比如這首寫閃電的: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菸。
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鏈?】
別笑,這裡面還真的很生動。
還有一首大明湖,寫乾隆碰到容嬤嬤的事情。
【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躂。】
平實的語言就把乾隆野戰容嬤嬤的故事寫出來了。
還有寫趵突泉的
【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文化人還真寫不出來。武功練到化境,反樸歸真,這才寫出這樣的詩來。
還有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多形象啊,一個黑大粗的泰山是不是馬上浮現在你眼前?
還有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 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縣。
這應該是劉邦被懟得最徹底的一次。】
還有大風歌:
【俺也寫個大風歌,開大炮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果然社會我張哥啊。人家還要吞扶桑呢,衝這個,也要給他點個贊,順便給這個回答點個贊吧。
還直接挑戰玉帝: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王廟,在用大炮轟你娘。
這些打油詩絕對是打醬油級別的。
其實這樣的打油詩還是比較有趣的,至少比現在的詩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不信我給大家貼貼:
在一萬公尺的高空,
在圖—104的飛機之上,
難怪陽光是加倍地明亮,
機內和機外有著兩個太陽!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響曲的樂章,
象靜穆的叢山峻嶺,
也象浩渺無際的重洋!
當然,也有好詩,比如餘秀華的就很好啊。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好在哪裡,詩如果是從心裡來的,那必然是好詩。
如果是從屁股下面出來的,那就是臭不可聞啦。
腦洞歷史觀
打油詩九問:
1、為什麼叫打油詩?
打油詩之所以被叫做打油詩,是因為一個叫張打油的讀書人,是他開起了打油詩的先河。
2、打油詩的本意
打油詩最開始是指張打油的詩,後來才泛指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這一類的詩。
3、打油詩的特點
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小巧有趣……
4、打油詩的格式
打油詩只要求押韻,至於對偶、平仄、格律這些,就兩字:隨意!
5、打油詩的目的
打油詩一般都是隨性而作,多以嘲弄或者譏諷社會百態,也可以用作猜迷。
6、打油詩的起源
一種說法是張打油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還有一種說法是張打油隨口而出的無題詩: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救援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
7、打油詩廣泛興起的原因
易寫,易懂,易記,易傳播!
8、打油詩的歷史
打油詩是自中唐張打油之後廣泛出現在人們視野的。但在中唐之前,這種類型的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尚未冠以打油詩之名而已。
9、打油詩經典作品
¥A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塵
養兒個個都是賊
偷來蟠桃敬母親
¥B
縣官本姓王
一心當皇上
咔嚓只一聲
命喪
¥C
一朵梨花壓海棠
引來一堆大色狼
明眸皓齒逗人愛
十里八鄉美名傳
¥D
姑娘十八一枝花
芬芳撲鼻壓枝椏
燻得遊人滿園醉
低頭只顧弄桃花
……
江州老王
說一個,朱元璋的吧
《罵文士》
嘰嘰喳喳幾隻鴉,
滿嘴噴糞叫呱呱。
今日暫別尋開心,
明早個個爛嘴丫。
除了不正經的這首,他還有一首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
掃退殘星與曉月。
前兩句看似隨意,確是為後面的兩句做足了鋪墊。
沒有胸襟、氣魄是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詩來的。
下面再來欣賞一首現代詩
這是“著名的”廢話體詩歌。也算是現代詩歌的一種探索吧!
乘風故事匯
歷史上搞笑的打油詩都被人翻來覆去嚼爛了,毫無新意,南宮尋歡作為當今文壇打油詩創作達人,隨口唸叨那麼幾首,想必也能攪動打油詩江湖風雲。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詩詞。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溫杯裡泡枸杞。
皮糙肉厚還油膩,
一頓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棗枸杞保溫杯,
將軍肚裡藏餘威。
聰明絕頂君莫笑,
會吃會喝還會吹。
3
廣場舞
身姿曼妙無人睹,
何不去跳廣場舞?
踩著節拍踏著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磚都嫌重。
一事無成立不起,
三十年來如一夢。
5
比高
欲與天公試比高,
先得定個小目標。
比如掙它一個億,
動動嘴皮輕飄飄。
6
江湖
英雄不要問出路,
流氓不要看歲數。
既然闖蕩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風度。
7
好漢
喝酒吃肉充好漢,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別人笑我酒量淺,
我笑別人喝得慢。
8
所愛
偶爾開窗聽鳥語,
也曾閉門讀禁書。
最愛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覺如死豬。
南宮尋歡曰:高雅的詩詞千篇一律,讓人讀來晦澀難懂;有趣的打油詩萬里挑一,讓人讀後津津樂道。
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別拿打油詩不當詩詞,別拿南宮尋歡當文化人。
打油詩比起律詩和絕句而言,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格式規範,少了束縛,更便於發揮。正因如此,打油詩如果想存活於世,就應該比正常詩詞更有內涵與價值。
南宮尋歡勢單力薄,舞文弄墨,寫詩為樂,讓孤獨的不寂寞,讓寂寞的不憂傷,讓憂傷的不痛苦,讓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無非就是被別人笑笑,然後再笑笑別人,沒有過不去的檻。
不開心了,讀幾首打油詩,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願每一個詩情畫意的我們,都能被這個雞毛蒜皮的生活溫柔以待。
我是南宮尋歡,有緣再會^_^
南宮尋歡
打油詩詼諧幽默,小巧有趣,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意對偶和平仄。
打油詩不會有“鬢白只應秋練句,未老齒髮早衰白"的現象發生,你無須精雕細刻,殫精竭慮,反覆錘鍊,也無須"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謀求新奇不惜拼出自己老命”,你可取長補短,吸取前人經驗,吸取理言,俗語入詩,觸類旁通,創造出一種清新平易通俗易懂的打油風格,歷史上搞笑的打油詩很多,現摘錄幾:首於大家欣賞一下。
一,胡適《致楊大鼻子》
鼻子人人有,
唯君大得兇。
直懸一寶塔,
倒掛兩煙筒。
親嘴全無份,
聞香大有功。
江南一噴嚏,
江北雨濛濛。
二,張宗昌《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三,《下大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
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
篩石灰啊篩石灰。
四,《遊西方》
早聽西方好,
他媽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
睜眼卻沒了。
五,鄭板橋《贈樑上君子》
細雨濛濛夜沉沉,
樑上君子進我門。
腹內詩書存千卷,
床頭金銀半分文。
出門休驚黃尾犬,
越牆莫損蘭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
趁著月亮趕豪門。
六,《鬧洞房笑話打油詩》
清代有個新嫁娘,眾客酒足飯飽,大鬧新房,一直至深夜,還逼新娘吟詩。
新娘新婚之夜無奈,終於口占一首,表達新娘的感受。
謝天謝地謝諸君,
我本無才哪會吟。
曾記唐人詩一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
此作者是宋朝蘇軾之詞,新娘情急之下記混了,可是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生轟動,眾賓客嗶然大笑,樂不可支。
大家都說好!好!新娘急了,時間寶貴,說著各位知趣乘歡而散。
(好了,這是花豔小妹摘選部分笑品,供大家欣賞,要想知道更多,請關注我,包你笑疼肚子。謝謝閱讀)。
秋高氣爽菊花豔1
記得兩首挺有趣的:
一、描寫下大雪的傳神且押韻
天上一籠統
井口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二、描寫和尚思春的
貓叫春來貓叫春
聽它整夜叫不停
老僧亦有貓兒意
不敢人前叫一聲
沒得比官網
看來源於唐代唐人張打油的打油詩真是名垂千古啊。這打油詩倒也是趣味無窮,津津樂道,淺顯易懂又時有深意
。
大家都知道,打油詩的首創是一個打油的,名為張打油,唐代人。他那首看似隨口即興的《詠雪》也是流傳至今。
從前,有一位很有學問的夫子偶然經過一個村口,居然聽到一個二流子的教書先生在教學童們朗朗誦讀“都都平丈我”,夫子不明所以搞不懂這詩出自何人,便進去向教書先生請教了一番這詩的由來,才知道教書先生把《論語》中的“鬱郁乎文哉”錯念成了“都都平丈我”,真是庸師誤人子弟啊。夫子見錯的離譜便向學生們糾正,誰知那些學生一聽,都一鬨而散了,像是生怕被二流子的教書先生耽誤了學習。
那個有學問的夫子見狀,在桌子上留了一首:“都都平丈我,學生滿堂坐;鬱郁乎文哉,學生都不來。”的打油詩便拂袖而去了。
古代打油詩大家都滾瓜熟爛了吧,下面我們來看看現代的。
一首陸游的《臥春》分享給大家
臥春(我蠢)
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底。
(俺沒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遙聞臥似水,易透達春綠。
(要問我是誰,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岸似透綠,岸似透黛綠。
(俺是驢,俺是頭驢,俺是頭呆驢)
好像是一個老師上課叫學生聽寫因為口音比較重還是怎麼的被一個學生聽歪了才有了這首改編的“臥春”。
風趣幽默,希望大家能在文字間找到那一抹丟失已久的嘴角上揚,笑一笑,十年少哦
小史感
有的人會貌似謙虛地稱自己的詩是打油詩。其實,現在有的詩根本就比不上打油詩。真的不知道,把自己的詩與打油詩相提並論,到底算是謙虛還是驕傲。
一方面,打油詩不講格律,不講對仗,不講詞藻華麗,不講境界高雅,不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打油詩感情真摯,描寫傳神,風格詼諧,語言生動,朗朗上口,好讀好記,老百姓喜聞樂見。打油詩正經是中國文化百花園中,尤其是詩壇百花園裡一朵美麗的小花。
首創打油詩體的人姓張,職業就是打油的,名字和籍貫不祥。他家附近有一個高臺,經常有詩人登高望遠,大吟而特吟其詩。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詩人們沒有出來活動,鄉親們就鼓勵張打油登高吟詩。張打油不僅登臺即興吟詩,而且他的詩不脛而走,廣泛流傳。後來,人們就把張打油的詩叫做打油詩。
詩的內容是: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大體意思就是:天地之間全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裡是江河,哪裡是山嶺。遠處有一口井,所以看得見井上那個黑黑的窟窿。黃狗身上落了雪,就象一條白狗。白狗身上落了雪,就象腫起來一般。感覺很生動,不愧是打油幫的開山老祖。
還有一個版本是,有個當官的看見一首詩,內容是:地上雪花飄,一尺兩寸高,等到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鍬的使鍬。聽說是張打油寫的,就叫他以南陽被困為題,再寫一首看看。張打油吟道:敵人圍南陽,無兵也無糧,等到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當官的忍俊不禁,覺得真的是出自一人之手。
宋朝時候,一個叫做張三丰的道人得到一酒家照顧,就把他家的井水變成好酒。有一天,這家主人說,要是有酒糟餵豬就更好了。張三丰在牆上寫了一首打油詩: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從此井裡的酒又變成了水。
明朝時候,一個叫解縉的讀書人因為下雨路滑,在一家人門口摔了一跤,簾內傳來女人的笑聲。解縉隨口吟了一首打油詩: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老母牛。這是毒舌打油詩。
不僅草根寫打油詩,道士寫打油詩,文人寫打油詩,就連皇帝也會寫打油詩。清朝乾隆年間,一群文武大臣跟皇帝去上墳,看到神路兩旁的石人石馬,一位翰林院學士賣弄學問說,多好的仲翁啊!皇帝看他把翁仲顛倒成仲翁,索性一口氣顛倒了四個詞,寫了一首打油詩:翁仲如何叫仲翁,定是窗下少夫功。如今不準當林翰,貶到江南做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