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涯,都會棋逢對手。本期《少年說》中一位初三學生餘欣便在勇氣臺上向她的對手徐靖雯"喊話":"從七年級開始,我就把你當做對手,雖然過程很漫長,但是我終於趕上了,我挺佩服你的,這幾年也是因為有你的存在,我才能成為今天的我。"

你的進步,也激勵著我前進;你的努力追趕,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事實上,每天和你一起奮鬥的同學,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可能也是你學習中樹立的優秀標杆。在良性競爭關係下,對手們的優秀,督促著你前進,他們的前進,也會讓你慢慢變得優秀。節目中出現的餘欣和徐靖雯就是在良性競爭條件下,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鍾靖雯,我們做朋友吧!"這一句話餘欣憋了三年,她第一次鼓起勇氣站上勇氣臺,向對手錶達感謝。兩個人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一起努力著,從視為對方對手開始,他們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變得更加努力,變得更加無畏。正因為有對方激勵,才能促進彼此的成長,共同進步,有時候感謝對手其實也是對自己的肯定。
本期餘欣第一次鼓起勇氣坦然發聲,也讓這對"遲到"了三年的朋友坦然相見。《少年說》這個平臺給了孩子們無限可能,他們可以在勇氣臺上訴心事、道家常,也可以盡情"吐槽",在此表達愛意。這是一個平等的傾訴平臺,讓孩子們的想法被放大,與想交流的對象平等的進行交流,有助於促使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閱讀更多 吃薯條吃到懷疑人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