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施用“美人计”的蔡锷:一生奔波为国,惟余旖旎名声于世

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很多人听说过,但具体事情的来龙去脉众人却知之甚少,如同每一个历史名人,在大众眼里也都称得上是“熟悉的陌生人”,大抵是“这个人我知道,”其实也只是知道个姓名,大致身份而已。小编也一样,只知道蔡锷算是民国时期为众人敬重的将领,有一段风流轶事与名妓小凤仙,但具体事情却很模糊。在此小编简单梳理了一下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情节。

一、蔡锷与小凤仙相遇背景

蔡锷原名蔡艮寅,字松坡,中国最早的现代军人,“护国战争”的领导者。蔡锷一生中,有两件大事最为人熟知: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巧妙施用“美人计”的蔡锷:一生奔波为国,惟余旖旎名声于世

蔡锷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被推举为云南都督,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在太和殿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早就听说过蔡锷的大名,想要笼络他收为己用。因此他给云南发电报,命令“蔡锷准给病假三月,着来京调养。”

接到袁世凯的命令,蔡锷北上京城,受到了袁世凯的隆重欢迎。袁世凯看中他的军事才能,礼遇有加,经常召他进总统府共商国事,极尽恩荣。初时蔡锷也认为袁世凯是有识之士,直到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才真正看清了他的面目。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就秘密联络南方的友人,准备护国讨袁。与此同时,袁世凯对蔡锷的戒心也一直没有消除,名为重视,暗中却派人软禁,以防蔡锷逃出京城返回云南。

巧妙施用“美人计”的蔡锷:一生奔波为国,惟余旖旎名声于世

二、蔡锷与小凤仙的相遇相知

蔡锷在看清袁世凯真实面目之后,佯装出对政治不再感兴趣的样子,他知道要想麻痹袁世凯,找机会逃出京城,就必须让自己成为袁世凯眼中的“废人”。于是在公开场合故意批驳反对帝制的梁启超,并积极表态"赞成帝制"。

还蔡锷开始留连北京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八大胡同,经常装扮成普通商人模样,找妓女寻欢作乐。那时候,小凤仙就住在八大胡同里的云吉班。蔡锷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偶然遇到了小凤仙。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

巧妙施用“美人计”的蔡锷:一生奔波为国,惟余旖旎名声于世

而要想让袁世凯相信自己已经是一个才能褪去,只知寻欢作乐的"废人",需要找个人将自己的状态传达到袁世凯耳中,这个人还得是袁世凯的信任之人。于是蔡锷选择了以杨度为首的一众官僚。

杨度是筹安会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来袁氏朝廷的宰相。同时还是个寄情声色、醉心犬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类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锷决定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就不能免俗。自从那次遇到小凤仙后,感觉此女虽沦落风尘,却出语不俗,可以作为红粉知己,借以应付杨度等人。

在杨度等人的眼中,蔡锷一面与小凤仙打的火热,冷落家中妻子,甚至开始怠慢老母亲,甚至为将小凤仙接到家中,与妻子和母亲发生激烈争执。

杨度将蔡锷的情况禀报给了袁世凯,袁世凯认定醇酒佳人,已经将蔡锷的壮志经消磨殆尽。故而放松了对蔡锷的监视。蔡锷以与小凤仙外出游玩为名,悄悄的躲开袁世凯的监视,逃回了云南。成立云南军政府,发表“讨袁”檄文,全军高呼着“民国万岁”的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

三、蔡锷与小凤仙的最终结局

蔡锷义旗一举,响应者无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正忙着筹备登基大典的袁世凯慌了,只得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废止“洪宪”年号,共和国死而复生。

1916年1月,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两军实在兵力悬殊。经过六十天的生死交锋,蔡锷苦苦支撑。在给夫人潘惠英的家书中写道:“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害,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战斗的激烈与艰难,使得蔡锷原本就瘦弱的身体备受摧残,终于病重。11月8日,蔡锷在日本逝世,年仅34岁。

巧妙施用“美人计”的蔡锷:一生奔波为国,惟余旖旎名声于世

小凤仙最终没有等到蔡锷回来接她,这位将军最终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小凤仙拒绝了蔡锷母亲和妻子想将她接回家中照顾的请求。她认为自己地位低微,文化粗浅,怕给他带来麻烦。在蔡锷葬礼结束后,小凤仙便开始淡出了报纸、电台等舆论媒体追逐的视野。

她去了天津,租了一间陋屋,靠替别人做手工度日,开始了独自一人的隐居生活。 后来辗转嫁过两任丈夫,走完了54年曲折而苦涩的人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