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那點事兒
一定是榮成了。榮成漁業是主打產業,百強縣裡少有的以漁業為本的。
榮成的歷史很悠久,但設縣卻在清朝雍正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備倭寇作亂,在榮成設立了成山衛,屬於軍事單位。到了清初,基本上沒有倭患,問題就出來了。成山衛所在的文登縣面積較大,河東總督王士俊給雍正皇帝上摺子,說文登太大,不好管理,希望能從文登分出一個縣。雖然王士俊的職責是管理河南、山東兩省的黃河事務,地方行政不歸他管。
雍正覺得王士俊說的有道理,一個行政單位越小,越容易控制。在雍正最後一年,也就是公元1735年的二月,朝廷正式設立榮成縣。為什麼叫榮成,秦始皇東巡時射魚的故事都知道吧,射魚的地方就叫榮成山,在成山衛境內。所以給新縣起名字,榮成是再合適不過了。
榮成在1958年被劃入煙臺,跟著煙臺當然好,現在的煙臺可是山東省經濟的三極之一。但在1987年,考慮到煙臺面積較大,又成立新的威海地級市。榮成在東邊,煙臺在西邊,中間隔著威海,榮成再劃給煙臺,管理就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榮成跟著原來同為縣級市的威海,離開煙臺,開始過嶄新的生活。現在的威海經濟在2007年的全國排名64位,雖然不如煙臺的第20位,但威海有個誰都比不了的優勢——隔海與韓國相望。而榮成更是中國與韓國交往的第一線,和韓國首都首爾幾乎同一緯度。榮成和韓國有多近?直線距離也就172公里。
韓國的經濟發達,再加上中國和韓國早就難分彼此,中國和韓國的交流還是斷不了的。這種情況下,榮成作為韓國進入中國的第一個跳板,戰略位置就非常重要了。韓國難道不能走別的海路進入中國嗎?都比較遠。而且韓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在最北邊的首爾和仁川,可以非常方便的和榮成無縫對接。
韓國知道中國市場對韓國有多重要,沒中國市場的話,連減肥都不用,直接餓瘦了。著名的中韓自貿協定,讓威海吃到了大螃蟹。而作為威海最東邊的城市,榮成又是威海第一個吃到螃蟹的。
榮成和韓國的關係有多密切?2014年韓國仁川舉辦亞運會,要進行火炬傳遞,而在中國唯一進行火炬傳遞的,就是榮成。榮成的石島港和韓國的仁川港的來往非常多。在榮成有很多來經商的韓國人,有人甚至說想感受一下韓風,不用去韓國,去榮成也一樣。
榮成的經濟實力很強,一個面積1392平方公里,人口66萬的縣級市,2017年的GDP達到1160億元,居全國縣級百強第17位,在山東省內僅次於第11位龍口、第13位即墨。
榮成距離韓國近,但榮成經濟發達,還真不是靠與韓國的貿易發的財。沒有和韓國來往,榮成也是個經濟強市。榮成的錢都是從哪來的?打漁。
榮成附近海域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的黃渤海漁場,大海里有數不清的魚在鬼混,為了人類的幸福,只好把這些魚給撈上來了。
早在榮成還隸屬煙臺的時候,就已是中國的漁業大市。榮成GDP過千億,而僅漁業收入就達到七百億!公認的中國漁業王中王。可以說,與韓國的貿易對榮成只是錦上添花。因為漁業對榮成實在太重要了,還在2014年成立了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是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培養漁業人才。
榮成非常的牛,不服是不行的。
地圖帝
威海是中國漁業大市,漁業經濟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地級市首位,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達三成以上。要說威海地區哪的海鮮最多,我認為是還是榮成那邊最多,文登的貝類多,乳山的海蠣子多。
榮成市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淺海灘塗15萬畝,沿海分佈10大海灣、50個大小島嶼,養殖面積51萬畝,養殖品種30多個,養殖產量67萬噸。榮成盛產海參、鮑魚、對蝦、鷹爪蝦、黃花魚、牙鮃魚、扇貝、海帶、裙帶菜等魚蝦貝藻類海產品160多種。擁有漁船9800餘艘,捕撈漁船2797艘,專業遠洋漁船140艘。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石島漁港。文登的貝類只要以小觀蛤最為出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鮮”。小觀鎮東里島、萬家寨等村 12 公里海岸線盛產花蛤、雜色蛤、西施舌、毛蚶等40 多種貝類,人們統稱“小觀貝”。民間有“品嚐小觀貝,不思外海蛤”之說。乳山海蠣子俗稱“蠔”,貝殼厚硬且形狀多不規則,有近似圓形、三角形、長圓形、長形等。是一種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的貝類。威海是世界聞名的牡蠣產區,威海牡蠣又以乳山海蠣子 最出名。
威海那點事兒
野生類的海捕海鮮威海文登榮成乳山基本都差不多,像各種海魚類,螃蟹類,蝦類,深海貝螺類,都是一樣在黃海北部出產的海產品。品質都一樣(威海和煙臺的就不是一個品質,煙臺屬於渤海灣,品質不如黃海,)。海產品的品質規律是冷水的比熱水的好,就是北方的比南方的好。
至於養殖類的,圍堰養殖的品質都差不多。但是野外養殖的就有差別了,海藻類(海帶,裙帶,棒槌)養殖,威海榮成比文登和乳山長量高,主要是養殖面積大,至於單產就不好說,乳山以前也養過,但是都知道產業化才能帶動養殖,文登乳山沒有後加工產業,所以海藻類養殖不興旺。而貝類養殖乳山和文登比威海和榮成要好的多。主要是海水的問題,別看都是連在一起海岸,但是還真的不一樣,蛤蜊,花蛤,沙蛤,海虹等乳山和文登肉豐滿期還都不一樣,能差1個月,而扇貝和海蠣子在這4地的差別就跟明顯。乳山的海蠣子為什麼出名,比3地好,除了廣告和領導人的效應外,只要就是肥,為什麼?因為海水的微生物比另外3地的豐富,這是海蠣子和扇貝這種吊養式貝類比3地更肥美。這樣說吧,乳山的海蠣子和扇貝養殖戶自己包苗養殖的海蠣子和扇貝,在每年的10月至12底基本就銷售完,但是他們並不閒著,這邊一邊出售,一邊從威海榮成等地購買海蠣子,掛到自己的養殖架上,這樣等自己養殖的賣完後,這第二茬回來的養上3-4個月再來年的2-4月又可以出售,這個過程叫育肥但有風險。(因為乳山的海蠣子是10成肥的時候價格高,榮成和威海的海蠣子只有4-5成肥價格自然底,如單個8量標的乳山外買價格7-8元一個,而這個時候的榮成威海的只能在2元以下,因為不肥這2元只是按乳山的價格折算,真的不費在市場上貼錢也沒人要。)
最後說句乳山的俗話“熱水蜆子(蛤蜊),涼水蠣(海蠣子 生蠔)”就是告訴你夏天吃蛤蜊,冬天吃海蠣子
用戶84477866764
應該是榮成市最多。威海地區海岸線有1000多公里。榮成市就佔有500公里。海岸線長,海鮮固然就多。榮成市擁有北方最大漁港—石島。
雲海靜觀
榮成是中國最大的漁業縣,漁業產值三十多年一直是全國第一。也是唯一的國家級"海洋食品名城″,榮成海帶,榮成海參,榮成裾帶,榮成魁蚶,榮成鮑魚,榮成海膽,榮成牧蠣都是地理標誌產品。我們海岸線全國縣級第一,500多公里(這還沒算威海從榮成划走的泊於鎮),乳山文登那哥倆的海岸線加起來也沒有我們一半多,這樣的問題小兒科。
青陽布衣
此問有學問,有水平。`沒人能回答出來。漁民也答不出來。海水是流動的。假若我說是榮城海鮮多,結果獐子島的扇貝都跑到乳山去旅遊了。後來,它們又去了文登…__威海地盤不大,靠黃海,海洋汙染不嚴重,整體海鮮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