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传奇的色彩。
说到“宝藏”二字,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浮想联翩。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的确有资本令人想入非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嘛,都有欲望!人们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乐此不疲。
本文就来盘点一下金庸大师笔下七大宝藏。
七、建文帝宝藏
靖难之变,燕王朱棣篡位,建文帝下落不明。传说建文帝为图东山再起,在出逃时将宫中财宝尽数转移藏匿。
后来不知为何,建文帝的藏宝图后为云南五毒教所有,金蛇郎君夏雪宜为获取五毒三宝时无意发现,将其携带。后来夏雪宜被温家暗算,最后死在华山。袁崇焕之子袁承志成年后无意间发现夏雪宜的事故,并得到藏宝图。
后来袁承志和温青青凭借藏宝图在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老宅里找到了这笔宝藏。
并将这笔宝藏全部用于资助闯王李自成的起义事业。

六、闯王宝藏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闯军把北京城内的明末权贵们洗劫一空。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看到兵败在即,派心腹卫士飞天狐狸将众多财宝藏在了关外乌龙山玉笔峰,为以后东山再起之用。
并将宝藏的秘密留在了四大护卫的身边,只要找到藏宝图和闯王生前所用的一把军刀,二宝合璧,才能找到这笔财宝。
为了这笔宝藏归属,李自成四大护卫及其后人之间恩怨纠葛了几代人。

五、回族宝藏
回疆故老相传,大沙漠里埋有一座古城,里面有无数金银珠宝。但进了这座古城的人,都会被鬼缠身,如果不舍得财宝就出不来,只有放下财宝才能脱身。
而去往古城的地图就藏在霍青桐送给陈家洛的回部短剑之中。后来机缘巧合,陈家洛找到了宝藏。而这宝藏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一块特别巨大的和田玉原石,像一座小山峰一样。黄金有价玉无价,一整座玉峰更是难以估量其价值。
四、八旗宝藏
清军当年入关后,怕将来万一有一天真的在中原混不下去了,退回关外后不至于缺衣少吃,得先积攒一笔钱财才能有备无患。于是便在满清八旗的龙脉处建了一个装满金银珠宝的宝库。
而这份记载着宝库地址的藏宝图则被分存在八本《四十二章经》的经书夹层中,八旗旗主各保管一本。凑齐这八本经书,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藏宝图。
于是为了这八部《四十二章经》,朝廷内部、神龙教、天地会掀起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三、高昌国宝藏
唐朝年间,盛唐开疆拓土威加四海。唐朝统治者希望不但要在武力上征服那些化外之地,更希望通过文化输出同化那些化外小国。
当时有一个小国名叫高昌。高昌国上至国王,下至庶民,都拒绝融合。于是唐太宗干脆直接派兵攻破高昌国,将原本藏在高昌迷宫中金银珠宝尽数带走,替换成汉人的典籍书册、儒释道三教圣像、诸般用物器具等,强行要求高昌国人汉化。
二、天宁寺梁元帝宝藏
南北朝后期的梁元帝,他在江陵城旋将不保的情况下,将大量金银珠宝藏了起来。而这个宝藏,便是一切悲剧的源头。
梁元帝藏这一大笔财宝,也不是为了复国,只是不想便宜敌人,因此也没有留下什么藏宝图之类的线索。
为了这笔宝藏,徒弑师、父杀女、为夺连城诀,师兄弟反目成仇;夺人妻、害友命、满个人私欲,大侠们暴露狰狞。这一切都是因这宝藏而起,可见人的贪欲有多可怕!
一、倚天剑与屠龙刀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屠龙刀中的“屠龙”的意思是驱逐鞑虏,剿灭蒙古大汗,光复汉家河山。郭靖将《武穆遗书》藏在屠龙刀中,这也暗示“号令天下,谁敢不从”。郭靖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所以屠龙刀的寓意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倚天剑中的是《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倘若推翻元人之人登基为君,却是不爱惜百姓,暴虐残忍的话,可让一侠义之士习得剑内武功来诛杀此人。这才是真正的“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可惜江湖中人的思想觉悟不高,于是倚天剑和屠龙刀便在江湖上掀起了无数的腥风血雨。
虽然说倚天剑和屠龙刀中不是真金白银,但它们里面暗藏的东西,却是那些普通的金银财宝不能相比的。有了绝世功法在江湖上就等于有了一切;有了绝世的兵书就有了逐鹿天下的基础!
本文就到这里,大侠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不喜就喷!
閱讀更多 東斯坦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