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父親節遇上端午節
端午邂逅父親節,雙節巧遇“愛”深藏
端午節為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男人
父親節屬於天下無數無私奉獻的男人
世界盃已經開幕
早已摩拳擦掌的你
別遺忘了教你看球的父親
父親節
別欠爸爸一個世界盃
無論老爸支持那一隊
都要陪伴他一起
當端午節遇上父親節,
濃郁的棕香,撞上深沉的父愛,
甜蜜溫暖而充滿愛意的花火!
小時候,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父親的肩膀。你站在 肩上看全世界,他卻望向了你,這就是他的全世界。即便我們長大了,也如此。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做輕鬆的樣子
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溼眼底”
給爸爸的小禮物準備好了嗎?
如果還在糾結送什麼禮物,
不妨為爸爸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
其實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給爸爸剝個粽子~
芭比,咬一口~
啊,
不禁感嘆
此時此景
我想吟詩一首
一度春秋,一度夢迴
輾轉盪風,與君共度
時光荏苒,端午已至
粽香濃濃,龍舟賽舞
詩詞歌賦,琴瑟簫管
紀念屈原,端午安康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你知道幾個版本?
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相傳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屈原創作了楚辭體,在文學上留下了《離騷》、《天問》、《招魂》、《九歌》等不朽的詩歌傑作,更可貴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因此他至今被世人稱頌和敬仰。
其中,離騷中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最為出名。
但是據考證,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是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
所以,普遍流傳的“紀念屈原說”可能只是後人附會上去的,和端午的起源並沒有太大關係。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
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雖然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但是端午節確實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吃粽子、划龍舟也是最普遍的傳統習俗。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各地特色粽子你知道有哪些?
粽子當然是端午節的重要美食。每家每戶都會包。
小時候吃的粽子是媽媽用筍葉包的,捆粽子用的繩子是從米麵袋子上解下的索子,摻一點紅棗花生碎,軟糯軟糯的,一股甜香。
筍葉肥大,因而那包出的粽子也個大,那時饞嘴的我們,那大的粽子居然會吃兩三個。
現在的粽子,葷的素的,五花八門,但最留戀的還是媽媽的清水粽,一股筍香,那是媽媽的味道。
但是各地的粽子有著各自的特色,不無例外的都很美味。一說起家鄉的粽子,誰都會流口水。看看那個是你們家的。
北京八寶粽
山西洋槐蜜涼粽
貴州布依族板栗鮮肉灰粽
江蘇高郵蛋黃粽
汕頭甜鹹雙烹粽子
四川香辣粽
寧波鹼水粽
閩南肉粽
現如今,這日子越過越紅火,想吃什麼只要市面有的,就都能吃到。端午將至,“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傳統的節日裡,吃,它只是個形式,重要的是一家人歡聚一堂。陪父母說說笑笑,嚐嚐各種傳統美食,那是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
最後,卡樂淘祝全天下的爸爸父親節快樂。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閱讀更多 卡樂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