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戰爭,皆發生在都確信自己才是正義化身的兩者之間。真正危險的人,恰恰是那些堅信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人。 ——《美國眾神》
上帝東來——幕府覆亡
他在艦首上俯視著我
我在碼頭上仰望著他
“鄙人為示友好,此次僅帶4艘小型戰艦而來;明春再來江戶之時,如若有需,定會帶回更大型的艦隊。”丟下這番冷冰冰的話語後,這位身材高大的將軍便帶著他的赫赫威勢離開了。“時代變了,以前奉行的那一套要行不通了。”站在碼頭上的官員們想到,然而悲哀的是,他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將此事稟告幕府。第二年,佩裡如約帶著9艘戰艦而來,幕府舉辦相撲示以軍威,然而在美國客人的眼中,這不過是一場小孩子的玩鬧罷了。當他們將一門門大炮搬出來後,幕府屈服了。於是,在德川時代中安定了250多年的日本人發現,德川不再是日本的“守護神”了,戰爭將起,一個全新的“日本民族”的概念開始在人民的心中形成。
《龍馬傳》佩裡將軍
這民智一開啊,就再也回不去了。“開國”之後,深感尊嚴被踐踏的武士在對德川不滿的大名們的帶領下開始了“倒幕運動”,在這場轟動日本的運動中戰死了很多人,反幕府戰爭的主要領導者長州藩和薩摩藩視戰死者為“國事殉難者”,在各地建立了許多招魂社進行祭祀,一為“慰靈”,一為“彰威”。1869年,對幕府的最後一場戰爭戊(wù)辰戰爭結束,嶄新的明治時代到來了。同年,明治天皇於東京營建東京招魂社,以祭祀在征討幕府的戰役中為天皇所捐軀的7700名士兵。而東京招魂社,便是靖國神社的前身。
從東京招魂社到靖國神社
起初武士們為拯救日本而參加倒幕運動,然而當取得勝利後,他們發現,新時代有時並不意味著美好。人類歷史上的任何變革都不是一首田園詩,它伴隨著眼淚和痛哭。明治政府的領導者是一群英明而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們深知進步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武士這個階層僅佔日本人口的一小部分卻享受著各種特權,這是新時代所不允許的,於是他們揮起了屠刀。然後武士們便發現他們不僅被排除在政府決策之外,而且原本享有的特權也沒有了,有的人想通了,有的沒想通,叛亂便發生了,他們想要回到士農工商的德川時代。
《最後的武士》截圖
面對著曾經的支持者,明治政府派出了剛剛從農民中徵召來的軍隊出兵鎮壓,在經歷三週的血戰之後,叛亂以失敗而告終,史稱西南戰爭(1877)。這場叛亂的失敗標誌著日本已無再回舊有之秩序的可能,也意味著武士時代的落幕,畢竟農民的作戰能力也不比武士差了。在這場戰爭中共陣亡約7000名士兵,他們皆被移入東京招魂社,兩年後,其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取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客觀來講,這時的靖國神社中所祭祀的可以說皆為英魂,他們為了日本能走上近代化而不再被西方列強肆意凌辱而拋頭顱灑熱血,不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值得尊敬的。不過也正是從這時起,歷史的發展完全不同了。
當政治與宗教摻入之後
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對宗教持積極態度,基督教再度返回日本(德川時代政府曾迫害基督教)並迅速興起,他們雖然人數很少(僅佔日本人口1%),卻在當時的各領域改革中扮演著領導角色,他們甚至認為個人在道德上的良心可以超越或抗衡國家的指導。這對於希望臣民對帝國無限效忠的政府來說,無疑是不允許了,於是他們將神道引入了政治(神道:日本原始宗教,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一來為了建立統治的合法性,二來則是強化天皇在制度和國家中的地位。而靖國神社則是將神道和戰爭犧牲者連接在一起的途徑,不管啥事啊一旦摻入了政治訴求和利益,就開始變得噁心了。當時政府內的很多官員反對政府將神道與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做法,他們認為這在將來會給日本帶來不幸。
明治政府就這麼在些許的反對聲中繼續堅持操作神道,之後的數十年間,從明治時代大正時代,神道在國家中的地位時降時升,卻從未再退出。而靖國神社也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地位日增,至日俄戰爭(1904—1905)結束時,政府讓靖國神社負責國家典禮,並將戰爭中戰死的9.2萬名士兵放入靖國神社祭祀,這時的靖國神社在國民心中的地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在日俄戰爭前,日本舉國正處於從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後自信心爆棚的時刻,從上至下皆認為帝國在東北應對俄國強硬,雖然戰後民間輿論對日本政府未能取得更多利益而深感失望,但日本終究是勝了。而在人民看來,這9.2萬名士兵是為了帝國和他們而戰死沙場了,而且這些士兵背後是9.2萬個家庭,那麼供奉這些士兵的靖國神社在國民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基本上與阿靈頓公墓在美國的地位一般。
結語
其實按理說還該將之後的數十年亦寫進去,然限於篇幅所限只能寫至此。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到日俄戰爭後,靖國神社已經成了天皇強化其權威與政府宣揚民族主義的象徵。昭和20年12月(1945),國家神道被廢,靖國神社成為獨立宗教法人。成為獨立宗教法人之後,不同於一般的神社由內務省(日本八省之一,負責輔佐天皇、發佈詔勅與敘位等等一切和朝廷相關職務)統轄,靖國神社由陸海軍省,政治傾向明顯的軍人管理這座最大的國家神社,會導致什麼相必不用說了吧。
1978年10月靖國神社宮司松平永芳將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坂垣徵四郎、武藤章、松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共14人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合祭。靖國神社從最初祭祀為國家獨立而犧牲的英魂變為如今的惡魔供奉之處,思來令人感慨。
閱讀更多 種花家的松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