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
主流道設計
澆注系統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組成。
澆注系統的設計應保證塑件熔體的流動平穩、流程應儘量短、防止型芯變形、整修應方便、防止製品變形和翹曲、應與塑件材料品種相適用、冷料穴設計合理、儘量減少塑料的消耗。
根據塑件的形狀採用推杆推出。由於採用複式點澆口,雙分型面,分流道採用半圓形截面,分流道開設在中間板上,在定模固定板上採用澆口套, 不設置冷料穴和拉料杆。

主流道
W=(117.9×384/32.2×0.4×106×0.2)1/3=4.814 mm
型腔冷卻計算:
A=GΔi/[3600φ(1000v)0.8/d0.2(TW—TG)(m2)]
水管直徑為φ10 長: 180 mm
查表 φ值: 10.05
熱 焰: 300000 J/kg
模具溫度: 60℃
冷卻水溫取天然火: 20℃
流速為: 5×10-5 m/s
冷卻水總熱面積: A=0.75㎡
所需 水管長度:
L=GΔi/3600πφ(1000vd)0.8(TW×TQ)m
定模設計
a 確定型腔數
考慮效率初步採用一模四腔
確定鎖模力,成型面積校核
塑件整件表面積:4×S=4×38×38 mm2
x面積:S`=S+S流=4×100+5768 =6168 mm2
取6200 mm2 小於90 cm2
又注射量校核
單個塑件體積:
V=2610.07 cm3
V1=4×2610.07=10440.14
V= V1rV流=4×100×2+10440.14+π×4×35
=11810.1<20 cm3 故可取
b、確定定模厚度
條件:
1. 製件壁厚在滿足結構和成型工藝條件下要求均勻一致
2. 結構,強度適當
3. 脫模強度
4. 承受衝擊力均勻分佈
5. 防止金屬嵌件裂紋
6. 孔嵌件出現焊接處能得到加強
7. 防止薄壁處的熔接痕
8. 防止壁厚處縮孔
9. 防止刃口狀部位以及薄壁處的充填不足
c、強度計算
W=(DL4/32EZ8)1/3
B—板厚 L—內寬 P—壓力
D—腔深 E—模量 Z—變形
W—側壁厚度
動模板採用: 180×180 mm
符合溫度校核水管長: 0.18 m

定模1
定模2
支撐板設計
1.板厚校核:
W= (5PBD4/32E7Z)1/3
B= 36㎜ P= 117Mp
B= 45#(204000) T= 180㎜
D= 120 Z= 0.1㎜
得: W= 15.447㎜
取 20㎜
(見上頁標意圖)
排溢系統設計
1)、利用配合間隙排氣,其間隙均為:0.03~0.05㎜
2)、分流道端部開設冷料穴來容納前鋒冷料以保證塑料件質量
3)、由於強行脫模,本模具不開設拉料杆
推出機構設計
為了擴大同壓面積,採用推板推出
推板上開有導柱孔,銷孔,型芯裝配孔和排氣系統機構
1. 推板開在動模側
2. 採用平板使其受力均勻
3. 設計四根推杆將推板推出,推杆分佈均勻,使其受力均勻
4. 合模由推板復位,正確復位
脫模力計算
ΣFx=0
Ft+FbSinα=FCosα
Fb——塑件對型芯的包緊力;
F——脫模時型芯所受的摩擦力
Ft——脫模力;
Α——型芯的脫模斜度。
又 F=Fbμ
於是 Ft=Ap(μCosα—Sinα)
而包緊力為包容型芯的面積與單位面積上包緊力之積,即: Fb=Ap
由此 可得: Ft=Ap(μcosα-sinα)
式中:μ——為塑料對鋼的摩擦係數,約為0.1~0.3;
A——為塑件包容型芯的總面積;
P——為塑件對型芯的單位面積上的包緊力,在一般情況下,模外冷卻的塑件p取2.4~3.9×107Pa;模內冷卻的塑件p約取0.8~1.2×107Pa。
所以:經計算,A=0.75㎡ ,μ取0.2,p取2.5×107Pa,取α=45′。
Ft=7500×10-6×2.5×107(0.2×cos45′-sin45′)
=605.176×107Pa
圖4
圖5
圖6
閱讀更多 旺材變壓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