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因這位“詩仙”留下的千古名句,成為李白吟詠過的名山大川最佳廣告代言。在旅遊經濟大打名人牌的當下,“李白重要遊蹤地”顯然具有無限開發潛力。

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詩仙”入仕埋下代言伏筆

李白以詩名垂青史,但他少時出川周遊全國,卻是一門心思想要入仕經世治國。沒想到這一出川,便為推廣旅遊埋下伏筆。

青蓮太白碑林裡,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的漢白玉雕像,已成當地一景。儘管李白出生地曾有西域碎葉城之說,但如今學術界公認的李白故鄉,一直是唐時劍南道的綿州昌隆縣即今日江油。

“不過,李白在江油只生活了24年,便開始了遊學之路!”李白紀念館李白文化研究專家敬永諒介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是中國士大夫的傳統。李白所在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發展的最巔峰,以天下為己任的李白,顯然不甘心偏居四川。為了找到入仕之道,他從24歲起便離開了家鄉,希望能通過干謁(向地位高的人自薦)為官。

這位24歲的俊秀青年,都到過哪些地方?在24歲以前,李白還主要是在四川境內遊歷。從江油到平武、劍閣,那時他就已經在蜀道的金牛道、陰平道上領略了蜀道的崎嶇難行,因此後來才能在他鄉揮毫寫就傳世名篇《蜀道難》。此後,李白一路南行,輾轉到了成都、重慶、峨眉一帶。

李白選擇先到成都和重慶漫遊,顯然不是興之所致的瞎逛。李白在開元8年春(公元720年)出遊成都,主要就是為了拜謁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蘇頲,以期能夠獲得推薦。見了李白的詩文後,蘇頲果然大為讚賞,稱“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後來他在《薦西蜀人才疏》中,還專門提到四川有“趙蕤術數、李白文章”。但蘇頲的推薦並未受到重視,為此李白再度前往重慶,拜謁渝州長史李邕,卻再度無功而返。

兩度干謁中途,李白在成都走訪琴臺,並寫下了《白頭吟》的詩句。在摩訶池邊的散花樓,李白登高遠眺,留下“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的詩篇。今天,1993年復建的散花樓,還矗立在百花潭公園不遠處。而重慶周邊,李白也幾乎全部遊歷了一圈,為此還留下“巴國盡所歷”的“日記”。眼看在四川碰壁,李白並未失去信心。他相信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開元十二年,24歲的李白攜重金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李白要展現自己的才華,要去的地方只能是繁華的大城市。因此初次出川,他便東下揚州,因為這裡是淮南道大都督府所在。然而生性豪放不羈的李白在揚州時,不光遍遊名山古剎,還頻頻賙濟羈留此處的落魄公子。再加上後來在淮南大病一場,盤纏用盡。迫不得已,李白才經朋友介紹,入贅湖北安陸望族許家,期待為官的理想有朝一日能夠實現。

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重要遊蹤地”原來這麼多

湖北安陸、安徽當塗、陝西西安、山東濟寧……入贅許府的李白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被朝廷賞識。只是他成為唐玄宗座上賓後不久,便被冷落。此後李白輾轉大半個中國,留下眾多“重要遊蹤地”。

市文聯主席蒲永見介紹,“李白重要遊蹤地”可用幾個標準衡量:李白生前呆得較久;李白在那裡留下過流傳於世的故事;在那裡寫的詩很有名。照此一來,李白的故鄉江油、首次結婚地湖北安陸、多次干謁併為官的都城長安以及仕途失意後前往投靠親戚、並呆了20多年的山東濟寧,還有安徽當塗、河南洛陽等,都堪成詩人的重要遊蹤之處。

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王清告訴筆者,李白重要遊蹤地,安陸是重要一站。因為李白和安陸的許家小姐結婚之後,在此地一呆就是十年。其後,安陸歷代地方誌都繪製了李白生活的全景圖,李白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非常明確。

李白“酒隱安陸”,雖然被李白稱為“蹉跎十年”,但在這段時間,李白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治路線圖。王清說,李白在安陸並非真正想歸隱田園,而是希望能夠效仿諸葛亮在隱居時打響名氣,最終被朝廷賞識步入仕途。但是李白的運氣顯然不如諸葛亮,他曾幾度前往長安拜謁王公大臣,均無功而返。再加上後來夫人去世,許家老夫人不願撫養上門女婿的子女。迫不得已,他只得攜帶兒女舉家遷往山東兗州(今山東濟寧)投靠叔父。此後,李白在兗州寓居長達20多年,這裡便成為李白家人呆得最久的地方。

41歲時,李白終於因詩賦被唐玄宗看中,應召入宮,供奉翰林。都城長安,終於開始向李白敞開大門。李白剛開始雖然備受玄宗喜愛,但他顯然不甘於當一個御用文人。既不願溜鬚拍馬,再加上木秀於林,漸漸遭人讒毀,終被皇帝棄用。此後,李白前往洛陽,在此遇到杜甫,完成了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的會面。而李杜分手後,李白又回到山東齊州(今山東濟南)成為道士,隱有出世之意。

不過,李白的內心顯然一直在退隱和濟世中掙扎。在安史之亂之前,李白一直將家人安置在兗州。按理說他仕途失意後應該回到山東。但他卻專門前往幽州(今北京一帶),探查安祿山的叛國行徑,並很快返回長安欲加揭穿,但此時的他已經無緣面見聖上。而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他從安徽宣城流亡回山東,帶著家眷一路輾轉隱居廬山。當永王李璘邀他入幕,此時已年逾五旬的他欣然出山,也是希望能夠平息叛亂。怎奈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被抓入獄,次年被流放夜郎。幸運的是行至三峽時就遇赦而返。後來,李白輾轉前往安徽當塗投靠族叔李陽冰,最終因病逝於在那裡。

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最早的旅遊形象大使

揚州、廬山、白帝城、桃花潭、峨眉山……李白仕途失意,但詩歌卻驚為天人。而他所經之處、且詩歌贊誦過的不少地方,已成為國人嚮往的旅遊聖地。

沿著李白出川的足跡,他曾在峨眉山寫下著名的“峨眉山月半輪秋……思君不見下渝州”;在白帝城遇赦時,一首“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寫盡迴歸自由後的興奮。而到了黃鶴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讓人們對揚州和長江的美景充滿了嚮往。

李白詩作的宣傳作用究竟有多大?市文聯主席蒲永見曾專門在多地考察過。“在今天的揚州市,廣場、公交站牌等地,到處可見‘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及公益廣告。廬山的景區宣傳冊中,專門納入了李白的詩句。而香爐峰瀑布前,還專門鐫刻了李白的那首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而不少前往廬山的遊客還表示,對廬山最早的嚮往,就是因為李白的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敬永諒也表示,白帝城雖然是劉備託孤之地,算得上是和三國有關的歷史名城,但更多的人卻是因為李白《早發白帝城》才知道白帝城。

李白的詩句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還曾令一些風光一般的地方也聲名大噪。

李白的《贈汪倫》,讓安徽涇縣桃花潭名聞天下。但當年涇縣汪倫只是李白的一位粉絲。為了能夠見到偶像,於是以涇縣有“十里桃花、萬家酒肆”為由,讓心動的李白前往。結果李白到了當地,才發現一家酒家的招牌是“萬家酒肆”,所謂“十里桃花”居然是汪倫居所離桃花潭的距離。被騙而往的李白並未生氣,反而有感汪倫真情,在涇縣逗留數日,離別之時,寫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如今,涇縣的桃花潭已經成為當地一處著名的風光名勝區。

而至於安徽宣城的敬亭山,也原本只是隸屬黃山的一座普通山峰。然而因為李白最為仰慕的南齊時期的宣城太守謝眺曾在此寫過一首《遊敬亭山》,令他神往不已。於是,他追隨謝眺的腳步,在一首《獨坐敬亭山》中寫下了“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詩句,令這處山峰從此聲名鵲起。寓居當塗時,李白還在天門山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望天門山》,那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出來”,也成為天門山的最佳廣告詞。

李白,江油的形象大使,他卻屬於全人類!

在江油李白紀念館已是國家4A級景區,而距江油市區10公里處的太平鎮小匡山,李白讀書檯遺蹟,也成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3月,到讀書檯憑弔李白、祈禱兒孫讀書及第的人絡繹不絕。而安陸現在不僅建有李白紀念館,李白當年生活過的白兆山、桃花巖等地,也已經是當地的著名景點。不光江油和安陸,安徽當塗的李白墓園管理所辦公室主任谷常新透露,李白墓園由於有唐時李白真身墓地、墓誌以及太白祠,有宋代所建的享堂及歷代碑林等景點,如今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景區。而筆者在網上查詢,李白墓園的門票每張30元。即使如此,每年仍有不少遊客慕名祭拜遊玩。

“李白文化屬於全中國、全人類,共同把李白文化發揚光大,這是當今時代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