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肉吃了有什麼好處?

shcho


豬頭肉,可以說是豬身上比較特殊的一種肉類食品,這個部位的肉食相對比較鮮嫩,對於豬頭肉來說,有何營養?生活中建議大家如何食用?什麼人並不建議食用?

豬頭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物質,其中脂肪酸物質和必須氨基酸含量相對比較充足;另外,其中所含的礦物質鐵,經常食用可以不錯的補充鐵元素,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另外豬頭肉中的一些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對於人體的大腦和神經組織生長、發育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經常吃豬頭肉對於身體有著不錯的作用。但是任何食物,都需要在安全的角度下去食用才會靠譜,對於豬頭肉而言,很多人會選擇市場售賣的“熟食”製品,而這樣的食品多是重口味,其中高鹽高油高熱量,經常攝入這類食品不由得會增加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另外,對於現階段的人群來說,大多屬於身體“能量過剩”狀態,豬頭肉食用過多仍然會增加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相比之下並不利於身體健康。這類物質攝入過多,很容易增加身體肥胖的發生風險,肥胖恰恰又是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導致因素。所以,並不建議您多吃,特別是以豬頭肉為代表的一類食品。

說了這麼多,關於豬頭肉,你需要知道一下這幾點:

  • 豬頭肉,不錯的食品,只要安全放心,就可以吃,站在食物多樣的基礎上,豬頭肉也可以給身體補充不錯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和礦物質鐵;但是要限量,當配菜可以,在一些特殊節日適量食用即可,比如二月二。

  • 任何食物的食用都要有一個量的限制,無論是啥,超出量很可能會對身體帶來負擔,比如上文所說的肥胖、高血壓以及一些心腦血疾病。

  • 相比於市面上的“豬頭肉”加工食品,不建議您總選擇,可以吃新鮮的肉類,就不要選擇加工後的肉製品,新鮮的風險會更小,不要給“亞硝酸鹽”留風險。

什麼人不建議吃?

豬頭肉,有些人群不建議吃,或者說有些人“嚐嚐”即可。

首先,對於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四高”人群來說,不建議吃,或者要限量少吃,避免加重病情。

其次,對於痛風人群來說,本身屬於高嘌呤食物,食用不超過100克。

最後,對於豬頭肉過敏的人群,請繞道而行。

美味豬頭肉,請您科學看待,適量食用,避免負擔。


王思露營養師


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有個熱門回答宣稱“現代養生學家提出:常吃“豬頭肉”有利於健身和長壽”。這種胡說八道的回答太誤導讀者。

當我們討論一種食品好不好,並不是說把營養成分列出來,分別說明它們對於人體的價值,就可以說它有什麼什麼健康功效。實際上,只要是合格正常的食品,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等。這些成分,都是人體需要的,都有各自的價值。哪怕是通常所說的“不健康食品”或者“垃圾食品”,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解說,都可以“有利於健身和長壽”。

除了嬰兒,其他人群都是靠多樣化的食譜來滿足營養需求。當我們討論一種食物對於健康是好還是壞的時候,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

1、 這種食物中有哪些人體容易缺乏的成分,含量又多少?

2、 這種食物中有哪些人們已經攝入過多的成分,含量又多少?

在權衡以上兩方面的基礎上,才能評判一種食物是好還是壞。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說,“豬頭肉”並沒有統一確定的營養成分。不同肥瘦程度的豬頭、不同部位的豬頭肉,營養組成會相差巨大。所以這裡,我們只能做一個大致的分析。

豬頭肉作為一種肉類,值得關注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和鐵。這是很多人容易缺乏的營養成分。不管是豬頭還是別的部位,瘦肉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而鐵是伴隨著這些瘦肉的。也就是說,豬頭肉中的瘦肉部分,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鐵。不過,很多豬頭肉的主體是皮。豬皮中雖說也有大量蛋白質,但不是優質蛋白,而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求相差較大,滿足人體需求的效率很低。而皮中不含有血紅素,鐵含量就很低。所以,豬頭肉中的皮,營養價值很低。至於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很低,也就不值得關注。

動物食品的不健康成分,最值得關注的是脂肪。同樣的,跟豬的肥瘦程度和部位有關,有的豬頭肉中脂肪含量很高,有的不那麼高。總體而言,會比肥豬肉、五花肉含量低,比瘦豬肉含量高。

此外,很多人喜歡的豬頭肉是臘豬肉。經過鹽醃以及烘烤乾燥,臘豬頭是典型的高鹽加工肉製品。“高鹽”“加工肉”,二者都是不健康的因素。

總結一下:豬頭肉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尤其是作為風味食品,喜歡吃的話適當吃一些,也沒什麼問題。至於“好處”,只能說:它比肥豬肉好一些,但遠遠不如瘦豬肉。


松鼠雲無心


有不少人喜愛吃豬頭肉,尤其是男人下酒時吃豬頭肉,簡直算得上是絕配。當然,豬頭肉不僅僅可以下酒,也可以做為主菜食用,只是現在的人,對飲食要求較高,總是覺的豬頭肉過於油膩,多吃容易造成“三高”,而對豬頭肉敬而遠之,認為豬頭肉是不健康食品,其實,這是偏面的。豬頭肉的營養價值,還是很豐富的,適量食用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豬頭肉擁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營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豬頭肉富含蛋白質。豬頭肉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5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豬肉高4倍,而脂肪含量卻只有豬肉的1/2。豬頭肉中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與人體內的蛋白質相似,所以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二、富含膠原蛋白。豬頭肉中含有吩咐的膠原蛋白,常食可以保持皮膚彈性,起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功效。

  三、治療缺鐵性貧血。豬頭肉中含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四、豬頭肉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其中,維生素B可以增強人的體質,體質瘦弱的人應該多吃含有維生素B的食物。

  以上就是豬頭肉吃了對人體的好處,但是不能因為吃豬頭肉有這麼多的好處,便忘乎所以,大量的食用的話,不僅僅得不到食用豬頭肉的好處,對身體健康也是會造成傷害的,一定要根據身體狀況適量食用,這樣才是最好的。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忘記以上那些營養師、美食家、博士們的回答吧,忘記那些油膩膩的配圖和做法吧,作為一名豬頭肉的愛好者,我已經看不下去了。

別去分析豬頭肉裡面瘦肉部分的鐵含量,也別去深究肥肉部分膠原蛋白有哪些好處,人要這麼活著太累了,我就告訴你怎麼做好吃。

1981年,我第一次從吉林回老家遼陽過年,晚上到家,只見老家院子裡月光下站著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太太,看到我們後竟然一言不發轉身回到老屋子裡去。她就是我的奶奶,我記事以後第一次見到她老人家。屋子裡面菜已擺滿桌,只見我奶奶在廚房端出一個盆來,裡面滿滿的一盆肉,切下一小塊,再整整齊齊的片成片,蘸著蒜泥吃,好吃極了。這盆豬頭肉本來是為年夜飯準備的,雖然沒到三十,之後天天晚上都有一小盤豬頭肉,奶奶特意放在我旁邊。姑姑說老太太偏心,只有孫子才有這個待遇。


這就是東北豬頭肉的吃法,壓豬頭肉。東北人年前常用豬頭給祖宗上供,上完供就是將豬頭烀熟,喜歡五香的可以提前在烀肉時放上大料醬油之類的調味品,我喜歡啥調料也不放的。烀熟的豬頭肉涼涼後用紗布裹上上面加上平板,在上面壓上大石頭,越沉越好,將豬頭肉裡的油壓出來,可以用模具控制形狀,方的圓的都成。

不加調料的壓豬頭肉,味道非常香,有嚼頭而且肥而不膩,需要蘸調料吃。最典型的是蘸蒜泥,蒜要選蒜汁豐富的蒜瓣,製成蒜泥,一定要搗制。這個絕對不是故弄玄虛,切的剁的用機械壓的那些蒜泥蒜汁不完全,只有搗制的蒜泥才夠味,用舌頭一舔感覺特別辣就行了,然後加釀製的醬油,調料就完成了。也有喜歡用韭菜花加腐乳配小蔥做為調味的,看個人愛好。



然後豬頭肉切片,食肉型動物可以切厚一些,吃著過癮,我見過切一公分厚的,五片就半斤。我喜歡薄薄的,能品出味道來。

豬頭肉歷史悠久,宋人筆記裡面就有記載,絕對的好東西,沒吃過的一定學著做點,至於有什麼好處,很簡單,好吃解饞。


河畔一壺酒


豬頭肉顧名思義就是豬頭部的肉,在很早之前民間就有食用豬頭肉的習慣了,據說在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是最講究,刀法是最精緻的。所謂豬渾身上下都是寶,而豬頭肉是一隻豬中擁有最特別口感的肉,其色澤紅潤、肥而不膩、香糯濃醇。除此之外,豬頭肉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含有的半膀氨酸能有效地改善缺鐵性貧血,而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和必須的脂肪酸,是人類補充蛋白質的不二之選,另外豬頭肉的血紅素能很好的為人體補充鐵礦物質。豬頭肉的做法非常多,下面我就簡單介紹豬頭肉最家常的做法。

需要準備的材料如下:滷汁豬頭肉、大蒜、青椒、生薑、蒜、香菇、醬油、五香粉、咖喱粉、胡椒、食用油

具體制作的步驟如下:

1. 把買回來的豬頭肉解凍,然後切成1-2毫米厚度的薄片,把大蒜、青椒、生薑洗乾淨,大蒜切段,青椒切絲,香菇切片。

2. 熱鍋,往鍋內倒入熱油,放入姜蒜、大蒜、香菇,調至大火爆炒,爆香。

3. 然後放入青椒,繼續爆炒,把青椒炒熟之後,陸續加入五香粉、咖喱粉、胡椒,把調味料的味道炒出來。

4. 接著就可以放入豬頭肉爆炒,因為滷汁的豬頭肉本身就會有鹹味,因此在炒的時候不需要再另外加入鹽去調味,只要酌情加入老抽上色即可。

5. 將豬頭肉炒至10-15分鐘即可出鍋,撒上蔥絲即可食用。


嫣然Tang


“二月二龍抬頭”吃了豬頭龍抬頭,在我老家每年二月二的時候都有剃龍頭、吃豬頭的說法,每年家裡殺豬的豬頭都是留在二月二這天用大鍋來煮。爸爸總是講給別人聽說我小時候,每年二月二半個豬頭肉的“瘦肉棗”我自己都能吃了。所以豬頭肉第一個好處就是解饞吧。肉類在經過烹煮之後散發出來濃郁的香味,能夠提供口腹的滿足感。另外如今熟豬頭肉每斤也要近三十元左右,我家也只是偶來道“豬頭肉&拍黃瓜”解解饞。


說到某種食物的好處,其實不是單一的某種食物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豬頭肉大致分為三層豬皮、肥肉層、瘦肉層,最外層的豬皮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不是優質蛋白,如果你想吃了膠原蛋白後被腸胃吸收然後隨著血液運輸到皮膚,皮膚就有彈性了,就會美美噠!那很遺憾,這個過程只是想的美而已…….,所以不要指望吃豬頭肉這厚厚的豬皮美容了,它只能讓帶來比較有韌勁的口感而已。

豬頭肉的肥肉層和豬肉其它部位肥肉一樣,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量攝入這兩種物質對心臟血管系統都沒有好處。如果你說豬頭肉都會經過數小時的燉煮,是不是會將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煮掉?很遺憾,這個過程也是想的美而已…..,普通燉煮的溫度根本不足以讓飽和脂肪酸變成不飽和脂肪酸,或者讓膽固醇分解破壞掉。長所以時間的燉煮並不會使肥肉變成健康肉。


豬肉頭的最內層有部分的瘦肉,尤其豬臉部位的“瘦肉棗”這個位置瘦肉如棗形,味道非常好吃,打小就是我的最愛,說來小時候我就挺會吃的,豬瘦肉富含優質蛋白、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而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並不是很多,所以營養價值很不錯。 就要到二月二了,豬頭肉作為節日傳統的食品適當吃一些完全沒問題。如果購買豬頭肉建議選購低鹽或是原味的,“高鹽”豬頭肉只能作為風味食品淺嘗一點,經常吃“高鹽”豬頭肉對健康不利。

趙素華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麵點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一期學員/大連市首屆營養師大賽二等獎


營養百事通


做為豬頭肉和豬腳的擁躉,我覺得豬頭肉吃了最大的好處就是“解饞”,真的很軟糯,很醇厚的肉香啊。但是之前看過我幾次文章的小夥伴應該知道,我不是很推崇吃以“獲得好處”和“得到功效”為目的進食某種食物,尤其是在我們這樣一個普遍營養過盛、三高等“富貴病”多發的時期,類似豬頭肉這樣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非必需氨基酸)很難說吃了能“有什麼好處”。

有些人有一個誤區,覺得一個食物含有什麼元素,那麼吃了就會獲得相對應的“好處”。按照這個觀點,那我們只要能吃進去的能稱之為“食物”的東西,幾乎都含有一些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等。這些物質也都有各自的作用或者說“好處”,那這是不是說明不管什麼食物,什麼人吃了都有“好處”呢?這很明顯是否定的啊。

單從營養角度看,基本上所謂的“好”的食物的條件是能提供人體必需的、缺乏的、無法自身合成的營養元素

。如果一個食物能含有全面的必需營養,那可以說是營養價值很高,如果含有什麼其他食物很少有的,但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同樣可以說營養價值很高。這類食物我們姑且可以認為是吃了有“好處”的。

而豬頭肉其實大多是指豬臉上的那層皮肉,其中的營養元素最突出的就是脂肪和蛋白質了,其他營養物質含量都不高,跟什麼比都不太出色。而蛋白質又多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就不用多說了吧,並不是什麼優質的蛋白質,其中絕大多數的氨基酸都不是人體必需的,膠原蛋白也不可能通過腸胃吸收作用在人的皮膚上。至於脂肪就不多說了,不是說脂肪、油脂就是個壞東西,而是我們現代人的飲食中脂肪攝取本身就已經很容易就過量了。

所以吃豬頭肉除了好吃、解饞之外,真的沒什麼“好處”可以獲得,對於比較瘦弱的人來說可能是個高熱量的營養補充,但是對於一般人就是個好吃的美食而已,不要太“為難”食物。

希望能夠幫到你吧,記得幫忙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豬頭肉也只是肉的一種,與其他肉類一樣,無非就是為人體提供一些日常所需的能量、蛋白質、以及其它元素,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也就談不上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好處,吃多了反而對身體健康還會產生不好的效果。

有人喜歡吃豬頭肉是覺得豬頭肉吃起來特別香,個人覺得這是因為豬頭肉的肥瘦分配的較為合理,並且還含有一定的豬皮,才會使人產生這種美味的感覺。

提到豬皮,肯定就有人會說,豬皮富含膠原蛋白,具有一定的美容養顏,甚至是補血補氣之類的神奇功效,咱們先不提膠原蛋白具不具備這些功效。

我們知道,食物吃到人體中是一定會進入消化系統的,所以不管這種食物有什麼神奇的功效,我們的消化系統只會將它們當作營養物質對待,將其分解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豬頭肉所含的膠原蛋白就是這樣,其氨基酸的組成與人體需求相差比較大,所以滿足人體需求的效率會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綜合來說,吃豬頭肉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經常吃並且一次吃太多,也別指望它能給人體帶來什麼特別的好處。


公共食談


豬頭肉吃了有很多好處,最過癮,最解饞,最好的下酒菜。

豬頭肉是豬身上味道最香的肉,怎麼做出來都是肉香四溢,肉還沒端到桌子,哈喇子已經在嘴裡偷偷吞嚥了。特別的整個豬頭,掀去豬臉,一劈兩半,放在加滿水的大鍋裡,撒把蔥姜和鹽,燉個一小時。從20分鐘起,鍋裡就飄出陣陣肉香,越來越濃,真到屋外,多遠都能聞到。



豬頭肉是個籠統的說法,細分起來,有拆骨肉,有豬耳朵,有豬拱嘴,有豬舌頭,有豬臉,共計五大部分,都是單獨硬菜主材料。最基本的做法是:

⒈豬頭骨頭是“烀”,念“乎”,很像清燉,區別是火候。烀豬頭是個傳統名菜,做起來簡單,吃起來過癮,一般人還吃不到。主要技巧在於一直大火燉,大鍋,敞口,任由肉香飄滿屋,一個小時後,關火,撈出來,溫度降到可以下手,把肉拆乾淨,直接上桌,帶一碗生抽、醋、辣椒油、香菜組合調料。燉的湯就是最上等的高湯,一般的都是隨即做大燴菜。

⒉豬耳朵、豬拱嘴、豬舌頭和豬臉,一般的都是下滷罐,滷煮好後再改刀加工成菜。這些部分滷煮,要注意把握好時間火候,一般的筷子用力能插進就要關火撈出來。這火候的滷肉,俗稱“跟頭肉”,嚼起來有韌勁但發脆好咬,關鍵的吃多少都不膩,所以吃著過癮。千萬不能滷煮過火,滷得太熟就稀糊了,沒口感,沒個吃頭。


⒊滷出來的豬耳朵、豬拱嘴、豬舌頭和豬臉,都是分別成菜。可以直接切盤,給點辣椒油上桌,就是最美下酒菜。也可以和配菜爆炒加工成熱菜。無論怎麼做,都是酒桌上的招牌菜。

豬頭肉名氣大,還因為身份的特殊。豬頭是祭品,祭祀禮儀完成,撤下的豬頭不是一般人能夠享用到的。身份尊貴、名聲好的鄉紳良民才有機會。所以民間有說法,那些不大正派的,以及身體有問題的,不可以吃豬頭肉,享受不了。


普濟


吃豬頭肉對於身體有什麼好處,我想作為今天來講,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了,而且好多人都是營養過剩,豬頭肉對於我們來說,都成為了人們很常見的一道家常菜,所以說豬頭肉的話,對於我們本身來說並不能夠有什麼營養了。


特別是今天好多人都是有膽固醇和脂肪一類的東西,比較胖的人吃多了的話還會引起心血管病一類的,特別是有高血壓的人,都是忌諱吃肥肉的,而豬頭肉就是一個典型的食物,所以說像老年人和比較胖的人以及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都儘量不要吃。

當然年輕人沒事的時候喝酒吃上一些也都是沒事的,至於說吃豬頭肉能有什麼好處,這個還真的不好說,我想最直接的就是補充能量吧,但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又有幾個靠豬頭肉補充能量的呢,大多都是平常飯桌上會出現的一道菜,配上蒜汁調著吃,還是相當美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