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主持召开最高法司法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指出
切实做好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工作
法制网北京7月19日讯 记者 周斌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司法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周强今天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第三次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杭州互联网法院等改革成功经验,加强未来改革谋划,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集中力量打好改革攻坚战,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会议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杭州互联网法院试点工作的汇报和北京、广东高院关于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筹备建设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工作的分工方案》和《关于全国省以下法院财物统管改革情况的报告》,研究了《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改革纲要(2019-2023)》(讨论稿)。
周强指出,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创新审判机制,再造诉讼流程,优化诉讼服务,实现了审判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取得明显成效。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功探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为加强互联网司法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依法及时高效处理网络纠纷,提升我国网络话语权、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广东高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借鉴杭州互联网法院成功经验,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完善审判机构机制,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培训工作,确保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周强要求,要认真谋划未来五年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坚定不移将司法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对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进入综合配套、纵深推进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增强司法体制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各项改革举措协同配合,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进一步激发制度机制活力,复制推广基层改革创新鲜活经验,不断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均衡协调发展。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周强出席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强调
提高家事审判水平 促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
法制网北京7月19日讯 记者 周斌 见习记者 张晨 7月19日,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大会暨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家事审判质量和水平,促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
周强要求,要深入总结家事审判改革试点经验,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开展两年多来,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最高人民法院牵头15家单位共同参与,建立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法院积极创新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化解家庭矛盾,探索完善心理辅导干预、家事调查、案后回访等制度,家事审判机制程序不断创新完善,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彰显家事审判人性化特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地法院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完善家庭成员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措施,反家庭暴力工作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是符合审判实际、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情民意的正确改革路径,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事审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周强强调,要全面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完善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争取多机关支持、多部门配合、多主体参与、多资源利用,不断健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社会参与家事审判的工作格局。要切实转变和提升家事审判理念,深入分析家事纠纷特点和家事审判规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要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在法律框架内探索完善符合家事审判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家事诉讼特别程序,积极推动家事审判改革成果制度化、法治化。要统筹家事审判专业化建设和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加强家事审判机构和队伍专业化建设。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家事审判新闻宣传工作,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谭琳出席会议并讲话。
(法制网)
閱讀更多 山東普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