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網訊(記者 楊一鳴)2008年6月,以“平價醫院”創建為主要內容的公立醫院改革在子長縣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改革內容為取消15%的藥品加成,下調大型檢查費用,將公立醫院由差額單位改為全額預算單位、由縣裡進行財政補貼;同時子長縣政府還包攬了縣醫院1941萬元的歷史債務,由政府逐年清還,又撥款680萬元購置了大型醫療設備,限定以成本價計收檢查費。如今,子長醫改已經成為陝西醫改中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2011年10月,延安市率先全面推開了以“子長模式”為藍本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全部零加成,協同推進配套綜合改革。2018年7月18日,記者在延安市“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延安市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各縣區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對標改革任務,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延安市衛計局副局長、市醫改辦主任劉雁冰從七個方面介紹了延安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情況。
推行“433”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樹立成本意識
劉雁冰介紹稱,延安市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把握公益性的原則,建立健全縣級公立醫院財政投入保障機制,醫院基本建設、大型設備購置、人員工資、人才培養等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歷史債務打包由財政化解。在改革管理體制方面,各縣區建立了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進管辦分離。同時,落實院長經營管理自主權,醫院人事管理、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績效考核等由醫院自主決定。改革中,薪酬制度的改革備受關注,全面推行院長年薪制、任期目標責任制,同時大幅度提高醫務人員工資收入,使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總支出的佔比達到35%左右,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縣區醫院推行“433”管理(醫院業務收支結餘40%用於醫院運轉、30%用於積累發展、30%用於職工績效再分配),不斷加強縣級醫院精細化管理、全成本核算,樹立醫務人員成本意識、節約意識。
去年以來爭取項目資金3.2億元改善縣區醫療硬件
據瞭解,改革實施以來,縣區醫院基礎條件大幅改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去年以來爭取中省項目21個,項目資金3.2億元,各縣區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硬件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今年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完成醫院等級評審(複審)工作,通過醫院等級評審(複審)、重點學科(專科)創建、醫療質量控制等,有效提升縣區醫療服務水平,醫院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同時對開展重點專科創建活動,對創建驗收達標的重點專科市財政以獎代補50-100萬元。通過綜合改革,縣級公立醫院的服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縣域內就診率逐年提高,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在縣域內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化解。與改革前相比,全市縣級公立醫院門診、住院人次平均增加18%以上,住院次均費用平均下降20%左右。
閱讀更多 陝西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