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每個小決定,皆需7秒鐘的「前戲」

人類每個小決定,皆需7秒鐘的“前戲”

Wired雜誌昨天引用週末的《Nature Neuroscience》學術季刊的一個實驗結果,蠻是震撼。科學家發現,人類所做的某些決定,比如下公車時選擇走“前門”或“後門”;看到有 人發傳單決定要“伸手去拿”或“甩手而去”;看到一個新網站決定要“點進去看”或“繼續瀏覽其他”……我們以為是自己的主人,但科學家發現,我們“以為”自己做了主觀決定的那個時間點,往往比大腦的動作還晚了足足7秒。

意思是說,早在7秒鐘前,我們的大腦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悄悄運作,早就幫我們做好了決定,等在那邊。7秒鐘後,我們才“以為”自己作出了決定,從大腦霹靂下令,0.001秒後手腳開始跟著動。

這個奇怪的實驗,找來一堆測試者,用MRI腦部掃描機隨時監控他們大腦不同部位的組織運動。這些測試者被要求按下左邊或右邊按鈕來答題,科學家最後去比對 此人的腦波記錄,最後發現,按下左邊鈕的腦波差不多,和按下右邊鈕的腦波也差不多,而這些“差不多的腦波”竟長達7秒鐘。MRI機器也發現,早在7 秒鐘前,大腦中專門負責“計劃”的前端皮層就開始有反應了,信號隨即就轉換到上端的皮層,也就是專門負責感官集成的,等到上述這些都完成以後,竟還要等7秒,那個人才真的去按下左邊或右邊的按鈕,而這7秒內,此人並沒有在思考或幹嗎,也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做了決定。

人類每個小決定,皆需7秒鐘的“前戲”

報道並沒有透露,到底請來的人是被問了什麼問題。說不定問的是一個很難答的問題,他想了七秒,才按下?或者有沒有可能是和“左邊”、“右邊”有關?但我 想,科學家做實驗一定蠻嚴謹,一定是精心設計的問題,而其實這點也不算新發現,科學家早在之前就發現,人類在作決定前早有“潛意識”,可能是0.01 秒,可能是0.03秒,只是沒想到,這次的實驗,潛意識竟然這麼久,而且這麼“完整”,足足7秒的時間。這段時間,大腦早就已經自動做了決定,但人類自己卻渾然不覺,自己的命運已經決定!

科學家甚至將此結果解讀成一個蠻恐怖的結論——到底,世上還有沒有“自由意識”這種東西(free will)?還是說,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其實總是在腦內幫我們自動做好了?而我們的自由意識其實只是一個假象!這個假象可能太真了,真實到我們一直以為做的是自己的決定,渾然不覺得大腦已幫我們全部都打理好了?

靈異事件?有趣的是,如果說,宗教有涵蓋到人生前死後的一切種種,好像沒有一個宗教可以對“人類的決定竟然已經先由大腦做好”曾有過解釋,這是命運嗎?好像又不是。

人類每個小決定,皆需7秒鐘的“前戲”

不過,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此實驗到底涵蓋哪些範圍、哪些決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正這世上有些決定,竟有7秒以上的緩衝期。 看《星光大道》為例,某評審可能在對方演唱過程中,斷定這個參賽者“音準不好”,於是她在紙上寫“音準”二字,看似只是瞬間的決定,其實早在參賽者發出“音” 之前,評審或許就已經想要寫“這方面”的東西了(怎麼可能?)。或許評審至少一開始就決定,要在白紙的這塊地方,寫下關於這位參賽者的某某評語,而“音準”兩字只是最後看到狀況才“填”上去的。

所以,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假如我是參賽者,我是比賽的人,我有求於人,我想賣東西,我想說服人,或我想解釋什麼……“前戲”是很重要的了。科學家告訴 我們,無論對方什麼決定,我們可能都要給一段高達“7秒”的前戲,這前戲怎麼做,對方大腦就會如何慢慢地改變,無意識地改變,而這前戲,我想,就是所謂的 “印象分數”,印象決定了一切,而我們只有7秒鐘,它很短,但如果我們有意識此事,並且去準備好,或許它其實已經夠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