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四招教你轻松辨别空气项目!

昨天给大家分析了一些区块链雷区,引起了大家的强烈赞同,好多人反馈说希望能够看到更详细点的辨别方案,好吧,阿韭又来带领大家一起揪坏蛋了!

战略定位中的空气味

主要目标:完全没必要

记得之前接触了一个区块链项目,老板是传统行业做了几十年的老人了,初次见面就很吃惊,第一次见年龄这么大的区块链项目老板。

“我们这边原来是做传统行业的,有一个全球化的五金网站,我们现在就是想要加入代币,然后上链。”对方激动的告诉我。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区块链的作用:解决信任机制的问题;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作用:解决行业运行中步骤繁琐的问题。

而这位五金网+区块链,无非是希望引入token代替积分的作用,简直大材小用,流通性极弱的情况下,即使项目能够成功上线,也无法避免一步步破发,最终成为死币,而这位创始人大概早已套现跑路。

什么才是真正利用区块链的优势去落地的项目?这里也可以给大家举个栗子,方便以后做对比。

大家都知道在国内想要做期权或者期货的投资,只能去国内四大商交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而这些交易所统一都有一个弊端:

1、 品种少 细数国内衍生品交易种类(包括期货和场内期权)共计48个品种;

2、 规则合约标准化 什么意思?看下图

快来,四招教你轻松辨别空气项目!

或许你会说,我可以选择场外交易啊!那么问题来了:

1、交易对手间如何建立信任

2、从撮合到交易清算的时间成本

有没有感觉很熟悉?这就是区块链和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作用啊!所以Fortuna方图就及时抓住了这个痛点和优势去改变场外衍生品市场,这才是区块链技术在项目中必要的存在啊!

对于文章一开始就提到的那种圈钱公司,如果你不幸遇到,还是敬而远之吧。传统行业做不好,却想趁着区块链的风口空手套白狼,目的无非就是通过各种运营手段上线代币,然后圈钱走人!

产品特色:说的故弄玄虚

记得之前有朋友告诉我,她面试的时候,如果面试官问一些她回答不出来的问题,那她就专挑一些对方听不懂的名词去说,而这个小技巧恐怕也被某些“机智“的项目方学会了,比如:

“ 我们在项目中引入古典哲学、玄学…….“

你怎么不说天体物理学、理论物理学、量子力学呢?

好了,接下来不用听可以拍屁股走人了。

项目有没有投资的必要,要看这个项目切实落地的可行性有多少?代币对于项目来说是否为刚需?如果只是一味的故弄玄虚,那么10个项目11个骗!

升值逻辑:无代币使用场景

升值逻辑从本质上决定于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币价下跌,供不应求,币价上涨。而增加需求量最重要的方式和前提就是增加应用场景。

团队配置中的空气味

技术方面:含糊其辞

我们在搜索一个团队的主要核心成员或者技术骨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这样的介绍“区块链早期布道者“”数字货币早期投资人“或者一些完全搜索不到的项目的发起人、创始人等等,比如下面这位:

快来,四招教你轻松辨别空气项目!

团队里三位核心创始人的介绍如出一辙,然而其中提到的“制造链“”制造智联网“,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搜索下,看看是个什么鬼!

投资顾问: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投资顾问和该项目一点不搭边,一味利用名人来给自己的项目贴金,这种情况早已是屡见不鲜了, 完全经不起推敲,在投资或者判断某个项目的时候发现这种情况就可以打零分了。

路线与生态中的空气味

项目路线图:就是不公布

既然投资者投资了你这个项目,项目方就应该及时公布自己的项目路线图,好给别人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一般路线图会出现在官网或者白皮书上面,投资者没义务去犄角旮旯找路线图,如果项目方不公开说明项目方自己都没想好要做什么,那这种项目也没有什么好投资的。

项目代码库:就是不开源

虽然很多项目为了防止其他项目方抄袭自己项目的代码,选择短期不开源项目代码库,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三个月之内不开源勉强可以承受,三个月之后,再不开源,再不更新,就放心地往下扣分吧。

合作与应用中的空气味

无意义的活动与走秀

“今天某某项目CEO参与了那个大会”、“某负责人在某个大会上发言了”等等像这样子毫无意义的消息大量充斥社交媒体,如果有一两次还可以,如果是经常发,那这个项目其实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应该看跟哪个项目方达成了战略合作这样做实事的活动,这样我们才认为项目方确实在踏踏实实做事情。

怎么样?

够不够清楚?明白?

如果你投资的项目包含以上一点甚至几点空气味,阿韭只想心疼的抱抱你,此外,能撤还是撤吧。

快来,四招教你轻松辨别空气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