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的皇陵有沒有被發掘呢?有何依據?

追夢人13846705336

清朝的皇陵分為清東陵,清西陵和關外三陵。

滿清入關後,自順治到溥儀共十個皇帝,除了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的陵園分別位於河北遵化市和易縣,兩個陵墓群分別被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有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還埋葬著15位皇后,136位嬪妃,3位阿哥,2位公主。慈禧的定東陵也在其中。

1928年7月,孫殿英以剿匪為名,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1945年9月,日本投降前夕,冀東偽軍又大肆盜掘,清東陵無一倖免。

1952年新中國成立清東陵文物保護所,對留存的地宮等文物進行保護和管理。

清西陵位於河北保定的易縣,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後陵。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1938年,崇陵地宮也被土匪盜掘。

建國後,1954年成立了西陵文物保管所。

除了清東陵和清西陵還有關外三陵。即清永陵,埋葬著愛新覺羅家族的歷代祖先。清福陵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后葉赫納拉氏。清昭陵埋葬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關外三陵因形制較小得以免遭盜墓賊。

新中國成立之後,鑑於定陵發掘的悲劇,因為各種發掘保護技術的不足,讓許多珍貴的文物化為灰燼。對於古代陵墓都遵守原址保護能不挖就不挖,尤其是歷代帝陵更不能隨便開啟。所以對於清朝的皇陵,已經被盜掘的實施保護修復,對於未被盜搶的皇陵,只維護其地上建築,絕不開啟地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