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廚室機密》改變了安東尼·波頓的人生。當年這本書讓很多文藝青年念念不忘,並把它視為對自己的美食閱讀、美食寫作影響最大的圖書之一。

文/譚山山

再見,安東尼。

6月8日晚間,在社交媒體上,很多美食作家、寫手不約而同地緬懷一個人——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urdain),他是CNN系列節目《未知之旅》(Parts Unknown)製片人兼主持人,同時也是一位作家、前主廚,最出名的著作是《廚室機密》(Kitchen Confidential: Adventures in the Culinary Underbelly)。

他的猝然離世,令人震驚。之後有消息證實,正在法國拍攝新一輯《未知之旅》的他,死於抑鬱症導致的自殺

得知安東尼·波頓的死訊,有人翻出了他2016年在節目中與巴西因赫泰姆藝術中心(Instituto Inhotim)創始人貝爾納多·帕茲的一段對話。

“你關心你會為後人留下些什麼嗎?”波頓問帕茲。帕茲的回答是“不”,波頓接著說道:“我也不關心。我根本不相信我會留下什麼。”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2017年10月,安東尼·波頓率《未知之旅》劇組來到斯里蘭卡採訪、拍攝。

緬懷他的人不會這麼想。事實上,他的《廚室機密》《廚師之旅》(均為三聯書店2004年1月版)當年所帶來的衝擊,讓很多文藝青年念念不忘,並把這兩本書視為對自己的美食閱讀、美食寫作影響最大的圖書之一。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的莊祖宜就是其中一位。

從明代的張岱、清代的袁枚到民國時代的林語堂、俞平伯、廢名、周作人等,“好美食”(張岱語)的,總是文人,在美食評價體系上,他們佔據了絕對的話語權。西方也類似,朱莉婭·柴爾德這麼厲害的廚師,人們只記得她的食譜;而品鑑美食這種事,還是得交給M.F.K.費雪這樣的作家。

在莊祖宜看來,轉機發生在《廚室機密》的出版。當時已有28年廚齡的安東尼·波頓將後廚的內幕和盤托出,包括廚師每天要應付超過12小時的體力勞動以及各種突發狀況,就像高壓鍋一樣隨時會爆,粗口、暴力什麼都來。

這種掏心掏肺的非虛構敘述,無疑更吸引人。莊祖宜2006年放下正在撰寫的人類學博士論文,進入劍橋廚藝學校學習烹飪,學成後到香港四季酒店當學徒,同事們禮貌、規矩,廚房裡完全不像安東尼·波頓筆下的那麼勁爆,她居然為此有了強烈的失望感。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2016年10月,波頓率《未知之旅》劇組來到納什維爾。

要保持廚房的運轉,仰賴神秘的“D體系”

——————————

1999年,時年43歲的安東尼·波頓在《紐約客》發表了《讀這篇前不要吃》一文,自曝行業內幕。出版商找上門來,建議他寫成一本書,也就是後來改變他的人生的《廚室機密》。

“當我開始每天早上在書桌上敲打《廚室機密》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指望紐約餐飲界之外的人會讀這本書。當時我作為一個慾求不滿、妒火中燒、被排擠被邊緣化的人,對社會還抱有深深的敵意。我只想把廚師和服務生逗樂,其他人都去死吧。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在《再赴美食之旅》一書中,安東尼·波頓說明了自己寫《廚室機密》的初衷。

“他們是一些性情古怪、道德墮落的傢伙,是癮君子、難民,是強盜、酒鬼、小偷、蕩婦和精神障礙者。正像很受尊敬的三星級廚師斯科特·布賴恩所說的,廚師這行吸引了很多‘邊緣因素’,一些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人,也許他們在中學時不成功,也許他們在逃避什麼事情——前妻、破碎的家庭、法律上的一些麻煩、因為來自貧窮的第三世界而沒有進一步提升的機會。或者,像我這樣,只是因為喜歡。”《廚室機密》中這段話,解釋了廚師是什麼樣的人。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安東尼·波頓作品《廚房機密》中文版封面。

在廚房裡,你是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看過英國大廚戈登·拉姆齊的真人秀節目《地獄廚房》,對廚房可能面臨的緊張和混亂就會有直觀的瞭解。

要保持廚房的運轉,仰賴神秘的“D體系”。D來自法語單詞debrouiller或demerder,原意為“擺脫困境”。喬治·奧威爾在《巴黎倫敦落魄記》一書中也提及這個詞,指隨機應變,無論如何都能把事情搞定,所有洗碗工都希望得到這個頭銜——畢竟奧威爾是在巴黎X餐館當過洗碗工的人,有親身體驗。

安東尼·波頓說,最好的廚師都當過洗碗工——他自己就當過。17歲那年,他在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的普羅溫斯敦的一家餐廳打暑期工,第一份工作就是洗碗。也正是那次洗碗工經歷,讓他意識到自己說不定挺適合當廚師。

有些優秀的主廚會患上“洗碗機綜合徵”,其表現就是在工作的間隙,他們會偷偷跑到碗盤區,花上一小段開心、自在的時間清洗碗盤。安東尼·波頓還說,如果你去問一個主廚,這份工作最糟糕的地方是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答案:燥熱、壓力、快速、與正常社會隔絕、長時間工作、痛苦、長久而不斷的專業要求。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廚師的工作壓力極大。

“彎下腰活,還是站直了死,這是一個問題。”

——————————

電視人、作家、名廚,這是安東尼·波頓最主要的三個身份標籤。在《美食節目幕後迷辛》(見安東尼·波頓著《胡亂吃一通》)一文中,他曾對這三個標籤進行反省:

“我是主廚嗎?好吧……不再真的是了,是嗎?在無須擔任體力勞動後,我的雙手如此柔軟細嫩,簡直可以當高級保養品的代言人。我是什麼作家嗎?我不知道。我不大喜歡作家。如果讓我選擇跟一群作家還是一族嗚嗚叫的猴子一起被困在荒島上,我想我會選擇猴子。至少我可以吃它們。而什麼是‘電視人’?天哪!我希望我不是那種人。我寧願在簽證申請表上填入‘習慣性手淫者’,而不想承認自己是那種人。”

他在書裡寫到,自己每次去老友埃裡克·裡佩爾(就是和他一起赴法國工作、最早發現他去世的那個裡佩爾)的伯納汀餐廳吃飯,都遭到狠狠挖苦:“你在這裡幹什麼?你這個出賣自我的人!這不是你的地方?你是怎麼了?你變了,老兄,你以前很酷的。”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電視人?作家?名廚?安東尼·波頓都做得很酷。

其實這三種身份安東尼·波頓都應付得不錯。在他上世紀70年代剛入行的時候,廚師還不算什麼正當職業,正如他所說,“是小混混、不適應社會的人跟可憐的孤獨者的最後避難所”;80年代以後,廚師的運氣變好了——也許是因為發現混亂的性行為會致命,人們把注意力轉移到美食上。

聰明的主廚都知道,只是菜做得好是不夠的。除了在餐廳為顧客建立起一種類似表演舞臺的氣氛——裝潢、燈光、餐具、BGM、穿著制服的服務生等,主廚本人也要迎合顧客的期待,構建某種個人形象——比如戈登·拉姆齊在節目中著名的咆哮和粗口。

要論酷、拽,戈登·拉姆齊還遠不如安東尼·波頓呢,但賣人設、迎合粉絲的期待,就不是安東尼·波頓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鄙視討人喜歡的廚師,因為他們顛覆了廚師身上最傑出的品質:我們的他性。”還有一句話更酷:“彎下腰活(最好是把頭一路埋到胯下),還是站直了死,這是一個問題。”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2016年5月,安東尼·波頓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談笑風生。

最後一餐吃什麼?

————————

安東尼·波頓和主廚朋友們吃飯時,喜歡玩一個“死牢遊戲”:假如只能再活幾個小時,你最想吃的最後一餐是什麼?

他在遊戲中擔任記錄,發現沒有一個人想去沒去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吃大餐,相反,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簡單的食物,麵包加牛奶、牛排加薯條、法式油封鴨腿和一盤意大利麵是最常出現的答案,“媽媽”的提及率也很高。

這個創意後來被攝影師米蘭妮·德尼亞做成了一本題為“My Last Supper”的書,臺版譯為“終極饗宴”(譯者為美食作家韓良憶)。書中一共採訪了50名世界知名大廚,每人一幅肖像照,同時回答這六個問題:在哪裡用餐?跟誰一起吃?吃些什麼?佐餐飲料是什麼?聽什麼音樂?誰負責下廚?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安東尼·波頓在嘗試四川火鍋。

安東尼·波頓是其中最酷的:他選擇全裸出鏡。他的最後一餐,想吃“烤牛髓骨、洋香菜與酸豆沙拉,配上幾片烤過的棍子麵包片,撒點上好的海鹽”。

至於和誰一起吃,安東尼·波頓的回答是:

既然死亡顯然已迫在眉睫,我大概會想獨處

,不過我還是會裝英雄,扮出沉著冷靜的模樣。這時,如果有以下這些不分古今、來自天南海北的人物為飯友,大夥兒或許會聊得很盡興。這些人包括作家格雷厄姆·格林、雙面間諜菲爾比、好萊塢女星愛娃·加德納、默片明星露易絲·布魯克斯、導演奧遜·威爾斯、捷克樂手伊吉·帕茲、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大廚加比爾·漢密爾頓、作家尼克·託奇斯、拳王阿里和好萊塢女星卡洛·林白。”

烹飪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2017年5月,安東尼·波頓在香港。

安東尼·波頓給年輕人的烹飪忠告

——————————

1.要學會切洋蔥。基本的刀功必不可缺。要領大同小異,總結起來,不外乎四個字——不能見血。

2.煎蛋是每個人的入門菜,因為這是每天的第一頓飯。一個不會煎蛋的人無權跟人上床。

3.烤雞也是一門必修課,而且必須烤得地道。

4.掌握正確的烤牛排方法。糟糕的牛排烹飪,已經蹂躪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

5.掌握把蔬菜煮到正好的技能。

6.口味適中的油醋汁,每個人都應該會調。

7.購買新鮮食材的能力,對當季食品的知識以及學會辨別成熟或腐爛的食物,必須跟考駕照這件事同期培訓。

8.挑選一條新鮮的魚,將其清理完並做成魚柳,是腦殘都該會的基本生存技能。

9.蒸龍蝦、蒸蟹、煮淡菜、煮蛤蚌,連一隻相對聰明的黑猩猩都能輕而易舉學會,人怎麼可以不會?

10.每個公民都應該知道如何把一塊肉扔到烤爐裡,且在不用溫度計的前提下,把它烤成不至於太離譜的樣子。

11.燒熟並搗勻土豆也是必學的。

12.至於米飯,不僅要學會蒸熟,還要會做稍難一點的肉飯。

13.燉菜的基本原理,也很簡單。一旦學會法式紅酒燉牛肉,你也離無數其他料理不遠了。

14.學會用骨頭做一些簡單的湯。而有效利用剩菜,是每個人人生某一階段的節儉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