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何出此言
踢球時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拿起教鞭後迅速從菜鳥轉型為頂級名帥;放眼世界足壇,在歷史上符合標準的,也無非就是克魯伊夫、貝肯鮑爾這麼幾個,而齊達內已經邁入了這個行列。
球員時期的齊達內是個偉大的球員,退役10年才獨立執教的齊達內,一上來就得到了在皇家馬德里這個世界上最頂級平臺練手的機會。接手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齊達內可能只是過渡人選,未曾想在主教練的位置上,一上來齊達內就帶隊創造了歐冠三連冠的偉大功績。
然而執教不能算在球王的考核裡
無論是球員時期的齊達內還是執教後的齊達內,都已經跟“偉大”掛上鉤了。但球員時期的齊達內,他離成為球王,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按照馬拉多納來考量的話,那齊達內在好幾個方面都差了一些(由於貝利在足球世界屬於上古時期的人物,他的完整版比賽錄像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僅以馬拉多納作為參照物去比較)
1:單獨帶隊能力
論職業生涯獲得的榮譽,拿到全滿貫的齊達內,肯定比馬拉多納要多。但是與馬拉多納在阿根廷單核扛著球隊拿到了世界冠軍不同,98年世界盃決賽,雖然齊達內用已經謝了頂的大腦袋砸了巴西隊兩個,但法國隊的冠軍之路,更多靠的是團隊作戰;而在團隊中,最出彩的球員也不是齊達內。因此我們可以說86年世界盃冠軍等於馬拉多納,但98年世界盃冠軍跟齊達內肯定是畫不了等號的。
而在俱樂部層面,雖然齊達內無論走到哪都是球隊核心;但是齊達內在尤文和皇馬效力這收穫頗豐的10年,他的隊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他在俱樂部層面,也沒有像馬拉多納那樣單核扛著去奪冠。
當齊達內身邊的隊友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時,在無形中,也是齊達內成為球王的一個減分項。
2:領袖氣質
齊達內球員時期是否俱有出色的領導力?當然有!要不也不會出現他在宣佈重返國家隊沒幾天,圖拉姆和馬克萊萊跟著齊達內一起重返國家隊的情況。但球員時期的齊達內,在法國隊一直都是帶頭大哥麼?顯然不是!98年法國隊奪冠時,那支冠軍隊的帶頭大哥,是他們的場上隊長,現法國隊主帥德尚。
法國權威媒體隊報在2016年發起過,關於誰是法國足球歷史上最偉大隊長的評選,在幾萬張選票中,德尚拿到了超過72%的選票,高票當選;其次是普拉蒂尼,至於齊達內,那順位都已經跌出了前5。而在俱樂部層面,無法是在尤文還是皇馬,齊達內也不是球隊真正的領袖。
所以一個在球員時期無論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不是絕對領袖的球員,你要說他是球王,恐怕也很難令人感到信服。
3:影響力
在前些年,法國足球和阿根廷足球一樣遭遇過低古。2008年,當阿根廷隊遭遇低古時,馬拉多納是在全民請願的情況下,成為國家隊主教練;日後他帶隊成績雖然不怎麼樣,但他至少接手前被公認為阿根廷足球的救世主。而法國足球的救世主,依舊是德尚!10年世界盃和12年歐洲盃,法國隊相繼爆發了嚴重的內訌,當布蘭克落荒而逃時,德尚在千呼萬喚中出任法國隊主教練。
而貝利和馬拉多納這兩位球王,球員時期在同時代的球員中,可都是“獨一檔”。因此在巴西和阿根廷的街頭,很多孩子都把像馬拉多納一樣踢球落實到實踐中。但是齊達內,在他那個時代,他在球場上的表現,羅納爾多至少跟他是一檔的;離開球場,那個時代影響力最大的球員是貝克漢姆。當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被拍成了電影(我愛貝克漢姆),而像齊達內一樣踢球僅僅存在於教學片中時,這不應該是球王應有的“待遇”。
銀河戰艦雖然豪華,但戰績。。。
所以齊達內球員時期雖然很偉大,但是當他的每一項指標都跟球王的標準差一些時,他真的夠不著球王這個稱號。
央視劉思遠
國際足聯目前只承認兩個球王,一個是貝利,一個是馬拉多納,齊達內是歐足聯承認的“歐洲50年最佳”,但也不是球王。具體原因,除了世界盃冠軍,還有一點,就是南美足球更重視個人狀態,歐洲足球更重視技戰術革新——簡單說,馬拉多納在獲得世界盃的過程中,是“一己之力”!他更具備同時代的“獨一檔”和“統治力”!
綠茵守望者
看來很多體育專業人士對這個問題也是很模糊啊,馬拉多納之後踢球出色的人也很多啊,為啥沒有一個叫球王呢?
就讓我來科學認真的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國際足聯根本沒有所謂"球王"的說法,沒有這個認證,也沒有這個獎項。 所謂球王,完全是大傢俬底下的叫法。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媒體都喜歡管 貝利和馬拉多納叫球王呢?
其實是這樣的,2000年的時候,國際足聯搞了一個活動,叫做"20世紀最佳球員"的評選活動。
這個評選活動當年搞的特別盛大,畢竟剛剛垮越千年嘛。有網站投票,媒體投票,和國際足聯內部投票。
最終的結果是,FIFIA內部,貝利以72.8%的高票當選,而FIFA網站上和其他渠道球迷投票,馬拉多納以53.6最高票數當選。
最終,國際足聯決定這兩個人並列被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
正是因為這個評選,後來慢慢的大家才叫貝利和馬拉多納為球王。
所以現在你們明白為啥齊達內不能當球王,梅西不能當球王,c羅不能當球王了吧。
這些人想要當球王,就只有等待2100年,國際足聯"21世紀最佳球員"的評選了。
齊達內年齡有些尷尬,95年後才開始黃金年齡,2000年的評選肯定不會有他了。
喜歡梅西,c羅的球迷,如果你今年10歲左右,注意養生,有機會活到90歲,也許能趕上"21世紀最偉大的球員"的評選哦,那時候就可以給梅西投票了,加油吧。
shawn25
在足壇的歷史上稱得上球王的就只有阿根廷的馬拉多納和巴西人貝利了,你提出這樣的問題,那隻能說明你沒有看過86年和90的世界盃,是不是球王關鍵是要看這個人的精氣神,在球隊和球場上有沒有靈魂作用和統治能力,這兩屆世界盃🏆完全就是馬拉多納個人英雄主義的完美體現,帶領阿根廷國家隊奪得86年的冠軍打進90年世界盃的決賽,在決賽中裁判給了當時的西德隊一個點球,讓西德隊撿了個便宜,阿根廷隊痛失冠軍,馬拉多納打入了神奇的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世紀精典進球,球王就是這麼來的,至於其他人只能說是叫球星。
12345688順流
齊達內已經相當相當不錯了,在梅羅時代之前,齊達內的輿論巔峰期,幾乎是貝利和馬拉多納之下的歷史第三人,在球迷票選的歐足聯50年曆史(1955-2005年)最佳球員中排名第一,高過克魯伊夫,貝肯鮑爾,斯蒂法諾等人,暫且不論是否真的如此,但是至少說明齊達內在公眾心中的地位是相當之高的。
所以可以說,齊達內和貝利馬拉多納二人的差距,其實也就是張窗戶紙,只要是球王標準降下來,最先碰到這個標準的人裡面,齊達內不說是第一個,至少是前五個。
齊達內和馬拉多納的差距並不大。
但是總還是有差距的,那麼差距在哪呢?
其實就是有沒有以“一己之力”帶隊獲得過世界盃冠軍。當然了,這是個比較理想化的說法,代表一個球員在單屆世界盃上的閃光度。
只有拿過3屆世界盃的貝利和1986年幾乎承包了阿根廷所有進攻的馬拉多納最符合標準。
齊達內,為什麼不行呢?齊達內不也是1冠1亞,起碼和馬拉多納一樣啊。
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應該看齊達內具體的表現。
首先1998年世界盃,雖然法國是冠軍,齊達內其實總體表現不是很好,第二場小組賽,因為惡意犯規,被禁賽兩場,直接錯過了和1/8決賽,如果不是布蘭科的話,法國已經回家了。
1/4決賽淘汰意大利靠的是點球大戰,半決賽和克羅地亞,是後衛圖拉姆發威,打進2球,幫助法國殺入決賽。
雖然世界盃最佳球員這個稱號的公平性有一定問題,但是至少,法國隊入圍的也是圖拉姆,而不是齊達內,就證明那屆世界盃上,如果不看決賽的話,齊達內貢獻其實不大,即便算上決賽,其實也相當有限。
再來2006年世界盃,齊達內又因為累計皇牌被禁賽,缺席小組賽最後一場,實際上也是被亨利拯救了。1/8決賽踢西班牙,發揮最好的是維埃拉。
當然了和巴西隊時,齊達內踢出了大師水平。
但是總體上看,齊達內的代表戰,並不多,救世主的光環,更多是他作為球隊最大牌的球星而被賦予的,成色不是那麼足。
相比馬拉多納的世界盃代表戰,對英格蘭,對比利時,90年世紀助攻幹掉巴西,3次助攻瓦解韓國,86年決賽靈光一現鎖定勝局,齊達內主要就是兩戰巴西,比較之下,並不如馬拉多納耀眼。
有人覺得韓國成色不足的話,那麼請回想一下,2006年世界盃,法國可是被韓國逼上了絕境,韓國那場比賽裡,法國被逼成1:1,齊達內累積黃牌被停賽,只有最後一場背水一戰,世界盃上任何對手都不是那麼好踢的。
而齊達內比馬拉多納多的那些俱樂部榮譽,實際上,是和年代有關的,馬拉多納那個時代,球員轉會還不像如今那麼隨意而頻繁,如果不趕上一個遠勝的好環境(如克魯伊夫之於阿賈克斯,貝肯鮑爾之於拜仁),很難同時做到俱樂部國家隊兩不誤的,歐洲的榮譽更值錢,其實也就是近20年來才建立共識的,90年代前,歐洲比南美俱樂部還真的沒有多大優勢。
這麼多年來,不變的最高比賽只有世界盃,當然了,這裡我也不是唯世界盃論,但是起碼來說,世界盃上的表現,是決定齊達內和馬拉多納中間那層窗戶紙的核心因素,齊達內在世界盃上的表現確實不如馬拉多納一樣閃耀。
Xinxin的體育世界
這個問題有點無從下手!
在足球榮譽殿堂,齊達內與小羅、裡瓦爾多都是大滿貫球員,馬拉多納不是,沒有拿過歐洲冠軍盃;世界盃成績,齊達內與老馬一樣,一個冠軍和一個亞軍。
在足球技巧上,齊達內雖然是同時代的佼佼者,其馬塞回旋、凌波漫步令人如痴如醉,但與老馬相比,還差等級,世界盃上連過六人攻破英格蘭大門不說,其在意大利甲級聯賽中的表現出的捨我其誰的霸氣,後衛根本無法阻擋!
馬拉多納繼貝利後,被世人公認為球王,主要還是其領袖氣質,而不是人們所說的一個人扛著阿根廷前進,憑一己之力。1986年奪冠時,阿根廷整體水平並不差,1990年拿亞軍時,隊中也有門神戈耶切亞、風之子卡尼吉亞,1994年更是史上最強的阿根廷隊。他的領袖氣質無人能複製,球場上為隊友出頭,場外直言相諫,無懼國際足聯的種種約束,把阿根廷國家利益看得相當重,不惜體力去爭取!馬拉多納的淚水更是令人過目難忘,性情中人,球場豪傑!
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豪傑寧願孤單?以此形容馬拉多納最為貼切!
阿倫196836844
說實話,足球技戰術水平和球員的身體素質一定是不斷提高的。把相隔幾十年的球員拿到一起比本來就不科學。只能說每一個年代的頂級巨星,一定是在同時代凌駕與其他人之上,同時帶動了足球這項運動的發展和推廣的。如果按這樣的標準來評判,齊達內能算2000年前後的前腰第一人,而他確實也能提升一支球隊的整體實力。最能體現齊達內價值的比賽我認為是06年世界盃,那支法國隊正是在齊達內的帶領下從不被看好到殺進決賽。其實沒有人叫齊達內球王的主要原因還是2000年前後頂尖球星還有羅納爾多、裡瓦爾多、菲戈等人,這都是國際足聯官方選出的世界足球先生。
當然,看球二十幾年,我自己認定的球王只有一個,那就是羅納爾多。
致遠星歸來
評選球王,最關鍵的依據個人能力。馬拉多納評選球王的原因,經常一個人靠個人盤帶技術就單槍匹馬破壞對手整條防線。而齊達內更關鍵的是戰術作用,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串聯,讓自己的隊友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讓隊友更加出色,就是自己的技術為戰術服務。你很少看到齊達內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直搗黃龍的場面,所以場面的震撼性不如馬拉多納,所以評選球王方面先天性落後。但是,那些真正的行家都知道齊達內的價值,所以一直以來業內齊達內的評價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C羅的威脅性一點不比梅西差,但是很少有人拿C羅當球王候選,而這麼多年來梅西一直球王呼聲很高的原因,因為技術風格上,梅西就是那種單槍匹馬一個人解決所有防守的風格。包括貝利和馬拉多納兩代球王,還有梅西,大家想想他們共同特徵是什麼?
Jinsir4
馬拉多納,霸氣外漏,大殺四方,是碾壓同時期所有球星的存在。同時期沒有與他齊名的球員,這就是統治一個時代王者。像獨孤求敗,“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
齊達內是足球大師,中場最佳,可能與場上位置和個人性格有關,性格內斂穩重沒有老馬的張揚。98年世界盃決賽中兩球擊敗巴西,但同時期與齊達內比肩的巨星太多,羅納爾多、菲戈、內德維德、舍瓦……齊達內比他們強,但不是很多。像張三丰,“在武林中德高望重,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2006年德國世界盃,35歲的齊達內到達了職業生涯的末期,也達到了個人巔峰。那是我第一次看世界盃,法國隊的開局跌跌撞撞,齊達內不再隱藏鋒芒,靠著個人能力帶著球隊殺進決賽!35歲的齊祖終於要登基稱王了。如果,,,沒有如果。馬特拉齊成為他通向王座的做後一關。
六個核桃56455886
我認為的球王,除了榮譽和個人能力外,必須年少成名,一般十七八就成名了,比如貝利,老馬,大羅,小羅,梅西!齊達內是中場大師,一般中場大師到二十五以後才出成績,齊達內,內德維德,哈維,皮爾洛都如此!第二必須突破過人極具觀賞性,齊達內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場球員,突破能力不如以上幾位!第三,齊達內無論在尤文,還是皇馬,還是法國國家隊,三條線都有很多明星球員,甚至不差於齊達內,本來就容易出成績的球隊!我個人認為齊達內被高估了,他的地位應該不如同時期的羅納爾多,也不如老一輩的普拉蒂尼!比不上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