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認為
其實說經歷,每個人都不同,就算是日常患感冒,可能有的人都有些不一樣的感悟。我只從作為心理學專業角度來說我理解的抑鬱症患者,康復後會有什麼改變。說這個之前還是得清楚抑鬱症到底是什麼,對抑鬱症患者意味著什麼。
抑鬱症的症狀表現是意志力減退,活力降低,自我評價低,感受不到快樂等。所以從抑鬱症中康復的人,會感受到更多存在的意義和活著的感覺,而且應該是比之前珍惜這種感覺。感覺到快樂和意義,對於正常人沒什麼,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卻是用一切力量想得到的。
除此之外,抑鬱症患者應該也會更在意生活中的刺激事件。因為雖然沒有明確的原因,但是刺激事件對對我們的心情產生衝擊,所以抑鬱症患者應該也會更在意環境的改變。最後,就是抑鬱症其實是有社會因素的,好的環境,家人朋友的理解和陪伴是特別重要的。
所以如果真的康復了,應該會特別珍惜這種親情與友誼,特別能理解社會支持對於抑鬱症患者的重要性。從抑鬱症中康復,相對簡單,但是避免復發,其實需要各方面注意,比如堅持服藥一段時間,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解決家庭中的各種衝突因素等等。所以作為疾病,康復了就和之前沒區別,多的都是感悟和患病的經驗。
青音約
朱英,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精神分析取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想成為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華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尼采說過,一棵大樹的樹枝有多茂盛,它地下的樹根就有多龐雜。瑞士分析心理學家榮格也說過:每個人都有陰影,而且它在個體意識中表達的越少,它就越黑暗。意思是,抑鬱症是一個人陰暗部分的爆發,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強大,他的陰影面積就有多大。
一個硬幣總有兩面。
英國二戰時期偉大的反法西斯領袖丘吉爾,在抑鬱症爆發時,其陰暗的本領也是巨大的,能夠把自己關在地下室童年臥室裡數日不見要客。
因此,無論程度多重的抑鬱症患者,當從陰暗的病情裡走出來之後,他們應當意識到2件事:
1、抑鬱使人更加健康;
2、與陰暗病情對等的所謂正能量,即將要“發力”了。
正因為見過黑暗,才知陽光的可貴。曾經往日所體會的:度日如年、活著不如死去好玩、看見美食毫無感覺、沒有性衝動、看誰都不順眼、世界是塌陷的、第二天還要醒來累覺不愛……這些似乎都很難去體會了。
對於一種情感的修通境界分為三種:極端的享樂主義(簡單、快樂就好)、處於神經症水平的犬儒階段(追求修正和有意義但總是挫敗)、極樂世界。例如抑鬱情緒體驗,從沒有抑鬱(實際是壓抑了抑鬱),到患有抑鬱症(被壓抑的抑鬱爆發),到找到且想明白了抑鬱症的根源(如恨父母對自己不夠無條件的愛)、對這樣的抑鬱有所接納,就是典型的三階段。
英國心理學大師梅蘭妮克萊因說,人的成長階段是偏執-分裂的狀態和抑鬱狀態相互交替呈現、卻又螺旋上升的。這兩種狀態稱作“位態”,雖然以後還會不斷遇見抑鬱的位態,但唯有經歷過抑鬱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格;每一次與抑鬱的相遇,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位置了,只會日趨成熟與健康。
作者簡介:
朱英,中德班(第八屆)、中美班(第二屆)精神分析連續培訓項目成員。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擅長領域:抑鬱,人際關係及自我成長,情感困擾,情緒障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曾接觸過一些抑鬱傾向的患者。
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每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都是不一樣的。儘管在醫學上,我們通過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身體疲乏來概括抑鬱症的核心症狀,甚至探究出大腦中神經機制。可是,個人的內心體驗和思想、情感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人們,都會普遍展示出這樣幾個特點:
1,自我接納程度提高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往往存在這樣幾種不同的信念——
【我是不可愛的/沒有人會喜歡我】
【我不能勝任/我沒有能力/我什麼都做不好】
【我不值得/我沒有價值/我不好】
帶著這樣的信念,在與身邊人的交往中會常常感覺到被忽視、被貶低、被攻擊、被拋棄;在工作中會常常感到挫敗、壓力和痛苦;在親密關係或親子關係中往往存在討好或疏離的狀態,一方面渴望被看到、被關注,另一方面卻擔心自己不被看重,從而疏遠和攻擊親密的人。
當從抑鬱症中走出來時,人們對自我的接納程度提高了,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不完美的地方,不再那麼關注了,而是能夠平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2,心理彈性提高
所謂彈性,就是看待事情不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被他人不喜歡時,若把這樣的感受推而廣之,就會認為我處處不如人,我一無是處,而具有彈性的心理,會將這些看作一時的狀態,而對自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認識。
或許有時犯錯,出醜,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可是,對於自己對生活的追求、目標,對於親密關係的承諾與投入,都有相對穩定的感知。這些形成了我們內心穩定的護城河。
3,開始願意從積極地一面去理解他人
很多抑鬱症患者,最為痛苦的部分是關係問題。不論是和身邊的朋友、親密關係還是和父母的關係,都可能成為令他們難以面對的痛苦來源。
而抑鬱症的緩解,從很大程度上會從兩面開始看待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
有時候有些父母特別具有控制性,總是令人難以忍受。但是當人們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力量掌控自己的生活之後,他們能夠客觀地看到父母控制性的背後具有的兩面性,一面是父母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性格特點,另一面是他們向孩子表達的控制性背後表達的是什麼,是焦慮、恐懼,還是也有關懷和在意。
當能夠有力量抽離出來,看待關係中的這一切,是抑鬱症患者走出來後,所獲得的很重要的一個能力。
以上。
曾旻
尊敬的朋友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關於您目前提出的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人們,跟以往對比有什麼不同之處的問題,給您提供幾點建議,希望我的建議,對於您來說,有所幫助。
首先,隨著目前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化其中的一員,往往難以獨善其身。過於大的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損傷。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我就是從抑鬱症走出來的人,我曾經患重度抑鬱症,痛苦絕望的一心想死,又因死不了而絕望。
後來我通過自己的方法,不但走出了抑鬱症,因為我是完全改變了我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負面思維模式,所以,我完全變了一個人。
如果你現在有抑鬱症,我要告訴你,你覺得這是人生最痛苦的境地,我卻覺得是改變命運的最大轉機。
首先,你只要能得抑鬱症,你必須得承認你錯了,你固有思維裡,都是錯誤的觀念和負面的思維模式才能導致抑鬱症。想要徹底好,必須得改變模式,轉化成正面思維模式。
當然,這並不會十分容易,因為這些固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就是你的命,想改命,不會那麼容易,特別是已經處在抑鬱症中的人,整天通過頭腦糾纏大量負能量,這種糾纏的力量是非常強的。
但就是因為如此困難,當走出抑鬱症以後,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徹底改變了,發自內心的快樂、真正的健康、幸福感油然而生。
又因痛苦不斷拓展下,思維的廣度,變的無限大,這個時候的腦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提升。
人生經歷了痛苦和絕望,才能真正超越!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
現在我從我自己走出抑鬱症的經驗中,總結出了超心理學的應用方法,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應用2個月已經徹底治癒了近20例,中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患者。
這些人在好了以後,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從身體到腦力在到內心都變的無比強大與快樂。
想了解超心理學——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是如何治癒抑鬱症和心理疾病的,請點右上角關注。
超心理專家李嘉琪
這位用戶,你好!
2.陳坤——從抑鬱症裡走出來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寄託。陳坤患抑鬱症最嚴重的時間是在2003年到2006年,2003年飾演《金粉世家》的七少爺讓陳坤一夜成名,也讓他一夜得疾。持續著的成功,並沒有使他安心,並沒有使他的抑鬱緩解,反而越演愈烈。得到越多,越怕失去的就更多。2007年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辦法緩解他的病情:禪定靜坐。或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開始信佛聽佛。直到後來他從抑鬱症中走出來了,仍然會在微博中宣揚佛法。禪定靜坐之後,陳坤在2011年又萌發了一個新想法,就是“行走的力量”。它是陳坤創立的公司東申童畫在籌備半年之後推出的第一個大型系列公益項目,旨在號召人們積極地走出去,在行走中獲取正面能量,並將能量傳播給他人,讓行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3.許巍——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他明白生活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作為中國當代搖滾音樂界的靈魂人物,許巍的音樂路途充滿了坎坷。在外人所看到的才華橫溢、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是一路上的迷茫、絕望、窮困和艱難,一度,不堪壓力重負的他曾深陷抑鬱症的痛苦之中。他曾透露,在患病最嚴重時必須要有人陪伴,因為他總是在考慮著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且當時需要服用抗抑鬱的藥物。許巍靠不停地鍛鍊身體來抑制抑鬱,他開始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試圖從裡面尋找到答案。後來他接觸到一些心態好的人,發現他們都沒把自己當回事兒。他才醒悟,要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要擺脫自己的負面情緒。
4.李蘭妮——從抑鬱中走出來的她久病成醫。早在1988年她就患了癌症,歷經3次手術和5次化療。近5年來,她受著抑鬱症的折磨,一直服用抗抑鬱藥,病魔的侵襲使她幾度痛不欲生,感到活著比死要艱難,然而她終於活了下來,而且走了出來,不僅不再忌諱說自己的病,而且還從一個病人變成了半個專家。在雙重病痛的折磨下堅持寫作。幾度寫作,幾度停頓,幾度復發,終於寫成——《曠野無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精神檔案》,這是中國第一部由抑鬱症病人自己寫下的病狀報告,是中國第一部詳細記錄抑鬱症患者精神歷程的書。
TT寶寶不哭
最近開始喜歡毛不易的消愁,於是整日的單曲循環。每聽到開頭就會突然碰觸到心底的一個開關,瞬間釋放出低迷的傷感。
幾年前我曾患過一場嚴重的抑鬱病。
那時家庭,身體,環境處處都不隨意,覺得全世界都對我不友好,人人都不愛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在整個喧譁世界的個體。那段時間很不喜歡出門,一點點小事都會讓我的情緒變得非常的歇斯底里。我記得那時候想讓姐姐幫我買一份拌麵,但是姐姐卻給我帶了一份水餃,為了這一點的不如願我就激動的大叫,隨即大哭。最絕望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存在著敵意,所以我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狂奔到馬路上想要給自己一個瞭解。
不過當時因為有朋友覺得不對,及時的把我拉了回來。回來的路上,大雨將我澆了個徹底。晚上父親打電話來,他說,今天誰誰喝藥自殺了,才二十幾歲的人,不知道怎麼就想不開了。我就想給你打個電話,不管外面壓力有多大,都不要想不開。
父親的聲音帶著一絲驚慌,來自於對年輕人脆弱心靈的難以置信和恐懼。
好在我熬過了那段難熬的日子,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雖然後來我也會偶爾因為情緒低落仍然會出現抑鬱的情況,但我再也不會想要去死。因為那段經歷讓我相信,不能殺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時隔幾年後一個人告訴過我一句話,他說,我們得好好活著,因為我們要死很久。
恩,就算萬事艱難,我們始終還要活著;即便痛苦,也要拼了命的活個瀟灑;曾經的日子有多苦,就要讓未來過的更幸福,否則怎麼能對得起已經頗受磨難的自己。一輩子那麼長久且簡短,所謂感覺,也只是一念之間。一切都不過如此,我們要死很久很久,那,從還在活著的每一刻好好的活。
如果幾年前你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告訴你生活是一個深淵,是一座鬼城,一旦踏入定將萬劫不復。
但是現在問我,我會說,我熱愛這個世界,我有一幫能夠陪伴我瘋狂低落幸福或堅持的朋友,我擁有別人都沒有的東西。無論生活還是生存,只要我們仍舊活著,只要太陽總會升起,那就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日來快活。
保持夢想該有的樣子,做一個單純善良的孩子;永遠不忘初心,生下來,活下去。
桑白酒館
我的父母在我七歲時候離異,跟著外公外婆長大。小時候就有自殺的念頭,吞了很多藥,未果。初中的時候劇烈頭痛,喝了兩瓶鎮靜藥,搶救及時,但身體一直不好。在讀高中的時候患了抑鬱症,當時爆瘦,整個人飄忽,坐在椅子上發呆,老師通知家長,家裡人去學校接我,已經認不出我來。從小成績超好,讀的重點高中,卻在高考前離開了,修養了幾個月,後來復讀,考的大學不理想,讀了一段時間,休學之後再沒回去。說實話,身邊的人從沒認為我會得抑鬱症,從小他們就覺得我是個外向的孩子,樂觀活潑。可是復讀那一年我的抑鬱症其實已經很嚴重了,不和人接觸,而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已經出現了幻覺和幻聽。離開學校步入社會,身邊的人也沒發覺我的不正常,只是發現我和她們都保持距離,和每個人都很隨和,但又絕不親密。談過幾段戀愛,沒有安全感,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和孤獨。11年的時候遇見一個很相愛的人,抑鬱症又復發了,被他強逼著去了精神病院,我不願住院,醫生要求家裡24小時有人守著,他和朋友們就輪流陪著我,生怕我自殺。其實,抑鬱症患者和身邊的人都很痛苦,我一度覺得自己就是拖累。吃了大概半年的藥,抗抑鬱和抗精神分裂症的藥一起吃,加上有愛人的陪伴,慢慢好了起來。12年初,因為吵架,情緒激動,把之前沒吃完的藥全吃掉了,再一次搶救,在ICU病房躺了三天。出院後心情平復,不願再吃藥,愛人悉心照料,情緒平穩。12年末,愛人出了事情,終日以淚洗面,借酒消愁。但奇怪的是,那時候沒再像從前抑鬱症復發那樣想自殺,可能是還有一絲希望吧。之後渾渾噩噩過了兩年,醉生夢死,在愛人出獄無果後,內疚,自責,愧疚感再一次全部襲來。割腕,想跳樓,不吃不喝。14年末,慢慢接受現實,他不再寫信給我,不見我,讓我過自己的生活。後來我回到母親身邊,感覺到家庭的溫暖。有一段時間過得很幸福。但我沒有一個朋友,不喜歡出門,甚至一度不再逛街,不化妝,連續幾個月呆在房間裡。之後又談過一次戀愛,抑鬱症時好時壞,我沒有隱瞞他,但沒得過抑鬱症的人,其實很難理解我們這種人的想法。因為他的背叛和謊言,我又開始焦慮,暴躁,夜夜失眠。正常人很難和抑鬱症患者感同身受,我們承受的痛苦要比講出來的放大十倍百倍。我今年28歲,卻覺得心早已千瘡百孔,疲憊滄桑。16年末,我結婚了,閃婚。現在懷孕三個月,抑鬱症再次發作,每天都想著要不要這個孩子,要不要結束生命。糾結,愧疚,自責。感覺沒有我,別人才會幸福。也曾憧憬生活,試著熱愛生命,想要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揹負太多。我從抑鬱症走出來過,然後再次陷入,反反覆覆,就像輪迴。
歲月靜好30215886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個段子,講得是一群羊在草原上開心的吃草,吃了一天又一天 一天又一天。忽然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隻羊 停了下來,開始想,這個草是哪兒來的?老紙為什麼要吃草?對於一個羊來講,你沒法給他說地球是怎麼碰巧靠著合適的陽光 溫度 水 土壤裡地礦物質一起孕育出了草,也沒法給他說因為你胃裡有能分解纖維素的酶,當然更沒法說 你去吃別的羊是一種反羊性的行為。對於一個羊的腦容量來說,這個問題有點過於殘酷,想了一陣兒,這個羊默默跳下了懸崖。以至於我一直想,抑鬱症會不會是羊傳染過來的。
對於大多數人,抑鬱症是個蠻遙遠的東西,包括以前我自己也是,一提抑鬱症,想到的都是一副鬼片兒陰森臉,然後下一秒就要去跳樓 跳河 跳地鐵一樣。其實身邊大多數有抑鬱症的人看起來都蠻正常的,更多的時候,抑鬱症是一種主觀上的心理狀態。就像我自己最抑鬱的時候,恰恰也是別人看我最開心的時候。內會兒我每天見了朋友就逗這個逗那個,生怕給別人瞅出自己不正常來。
最開始神經衰弱的時候,就像人步入中年那種對生理下降產生的恐慌。注意力下降,記不住東西,睡眠紊亂,學習狀態大不如從前。當時真的特別慌,心想,老子才20不到啊。慢慢的這些猜疑和害怕變成了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又被本就驚慌失措的小心臟無限放大,最終轉變成一種負面狀態,就此走入一個死循環。誇張到什麼程度呢,當時就連煮個餃子煮粘鍋了,都要進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後上升到一個自我懷疑的層面,“噢,你現在連個餃子都煮不好啦”。
抑鬱症好了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就是你想明白了,這個世界其實真的很大,人的路真的很長。所有的絕望,痛苦跟未來比起來,毛都不是。走過這段路的人,終究明白了,自己要往哪走,自己夢著什麼,自己在愛著誰。
抑鬱症好了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告訴你,活著就真好。不管生活如何無情殘酷,我依舊熱愛,熱愛我身邊的一切,熱愛這個世界。
睡在古風裡的曼妙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因為我有足夠的發言權,我親自見證了一個人從自卑,離群寡居,到抑鬱,然後到神經症,到二級精神分裂,到恢復了百分之九十的健全人格,基本上跟正常人無區別,過上正常日子,這樣一個案例的全過程。
1首先抑鬱並不可怕也不神秘,輕度抑鬱,可以隨著自體的調整和環境的改變,壓力源的減小,慢慢恢復。
2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會有身體系統的一些生理反應,也就是平時大家說的脫離人群,抑鬱情緒,煩躁不安,焦慮失眠,興趣下降,性慾望減退等。在社會支持系統上也會有所體現,例如與家庭親人之間,出現關係緊張,不和諧。在工作上,社會交往上,受到抑鬱情緒影響,且自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定期發作,自己已經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直接直白的表達就是,個體很痛苦,卻自己困在抑鬱裡,無能為力戰勝這種情緒。
3抑鬱若是得不到重視和關注,會慢慢加重,中度轉重度,甚至有自殺傾向。重度會發展成神經症或者精神病症。
6一般情況下,也是我經歷的自己以及周圍案例的經驗,抑鬱症建議不要服用抗抑鬱藥物,心理諮詢陪伴比較人性化。抗抑鬱藥物有依賴性,也會有相對的負作用。
7若是失眠非常厲害,或者已經神經症或者精神病性,那麼必須服藥了。同時輔助心理諮詢,效果俱佳,但是心理諮詢師的臨床經驗和技術需要相當成熟的,另外,在職業規範裡,心理諮詢師沒有處方權,接診神經症也需要慎重,最好有上級督導。
8只有精神病性,大腦機制才會改變,但是及時改變了也可以恢復到一個良好狀態。
10抑鬱症算什麼啊,別怕,寶寶們,勇敢面對,勇敢探索自己,適當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或者也可以找到一些精神寄託,宗教信仰,但是無論是從心理學專業,或是從宗教信仰上,能拯救個體的只有個體自己。
從當下開始,接納抑鬱的自己,直面抑鬱的自己,想想怎麼打敗抑鬱,願你活的喜樂!當你真正從抑鬱症裡走出來,你會發現自己跟脫胎換骨一樣,對世界充滿愛,對自己充滿興趣,對日子充滿鬥志。
最後註明我曾經重度抑鬱好幾年,從未服藥。我接觸觀察的案例,有因為忽視抑鬱最後嚴重自殺的,也有通過努力,改變自身和命運的!
只要有覺知和拯救自己的意願,你就充滿力量和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