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縫裡的痛
💐歡迎您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分析
就閱讀理解而言,涉及到“主旨大意”的一般為初中的記敘文閱讀,高中的文學類文本閱讀。
主題概括(概括中心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看似難度不大,但它往往會和“探究題”結合起來考查,這就增加了試題的難度。
那麼,我們在考試中該如何去概括文章的主旨呢?請大家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為了便於敘述,穆老師只就文學類文本(小說、散文)閱讀展開詳細解析。至於記敘文,其抓主旨方法等同於散文,索性就合在一起講解。
一、抓“散文”主旨方法(等同記敘文) 二、抓“小說”主旨方法
三、主旨題答題格式(小說和散文)
試題例舉
一、概括散文主旨例舉
二、探究小說主旨例舉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穆說語文
凡是考試,無論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閱讀理解題中有70%以上的題是圍繞文章主旨設置的,比如句子賞析,人物形象分析,表現手法的分析等等題都要圍繞文章主旨來答才有可能得滿分。
那麼怎樣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本人教畢業班近二十年,我有一套經驗起碼讓班上能聽課想考學的學生閱讀理解題不減分。
把握文章主旨題最難的就屬記敘文,分析記敘文的中心主旨經驗如下:
首先,速讀文章,確定記敘文的類型。
記敘文的類型包括寫人的記敘文,記事的記敘文,寫景的記敘文和狀物的記敘文。
類型不同,歸納文章主旨的套路不同。
(一),寫人的記敘文
寫人的記敘文側重人物形象的思想和精神的分析,表達對此人的一種或熱愛或崇敬或批判的感情。
比如:魏巍的《我的老師》
通過幾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個真愛孩子,與學生親密無間的良師益友,揭示老師慈愛公正,可親可敬的性格特點。表現了作者作為一個學生來老師的感情。
再如:魯迅的《孔乙己》
通過刻畫備受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控訴了腐朽的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鞭撻了丁舉人之類地主豪紳的冷酷和暴虐。
總之寫人的記敘文,要善於從人物所處的社會背景,職業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做更深層的分析。
(二),寫事的記敘文。
寫事的記敘文側重記敘某種見聞和感受,表現作者對人事的一種看法或情感。
比如:都德的《最後一課》
本文通過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和感受,表現了法國人民在國土淪喪時的悲痛心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
再如:魯迅的《故鄉》
本文通過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描述了農村的破敗和閏土從少年到中年的巨大變化,揭示了農村破產和農民痛苦生活的社會根源,表達了作者渴望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總之寫事的記敘文比寫人的記敘文思想性更高,也更應該結合事件發生的背景去考慮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
(三),寫景的記敘文和狀物的記敘文
寫景的記敘文和狀物的記敘文都是借景和借物抒情的。
寫景的記敘文要善於分析文章是樂景抒樂情,還是樂景寫哀情。
比如:朱自清的《春》
本人描繪了打給琿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的景象,讚美了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的希望,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深切喜愛之情。
而他的《荷塘月色》則是以美景寫哀情,通過景物描寫,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心情。
抓這一類文章的主旨,要善於抓住文中作者抒發情感的句子。
比如朱自清的《春》裡面抒情的句子最後幾段:
從這幾段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讚美了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的希望,的讚美之情。抒發了對春的深切讚美之情。
而他的《荷塘月色》,則從開篇的抒情句“心裡頗不寧靜”到最後“快樂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的感慨,可以理解本文主旨是抒發作者的不滿和苦悶彷徨之情。
狀物的記敘文,要分析作者在物上👆寄託了怎樣的感情。
比如馮驥才的《珍珠鳥》,表面看來是寫養鳥的經歷,寫鳥的形態,性情等,實際抒發的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像這樣的文章同寫景的記敘文一樣,要善於抓住作者,抒情,歸納總結的句子。
比如珍珠鳥最後,作者寫道“我筆尖一動,流瀉出這樣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這一句,正好是作者要表達的文章主旨。
綜上所述:分析文章主旨,要善於抓“文眼”。
要善於從以下六個方面去入手:
一,從文章標題入手分析
很多文章的標題,即是文章的線索,又揭露了文章的主旨方向。比如。《一件珍貴的襯衫》只要結合文章內容總結歸納好這件襯衫“珍貴“在哪裡,主旨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從文章首段和末段入手分析
就像剛才我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樣,它的“文眼”在於手段的“心裡頗不安寧”這幾個字。全文就是圍繞這一感情基調,來寫景抒發情感的。
而馮驥才的《珍珠鳥》那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則是全文的最後一句話。
三,從作者抒情和議論的句子入手分析
作者抒情和議論的句子,在記敘文中幾乎都是揭示文章主旨的“文眼”,要善於抓住這些句子提煉總結歸納主旨。
四,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分析。
如果文章沒有中心句,沒有明顯的“文眼”,那麼就需要,從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等信息入手分析作者的感情裡寫作意圖。
最後,套用格式:本文通過記敘(描寫了)……的故事(事蹟,景,物),表現(歌頌,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質)等,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要反覆斟酌,做到表達準確無誤。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把握文章主旨尤其需要讀懂全文,來整體感知文章主旨。則只有把握文章主旨才能做好相關題目。
我是指尖教育帝國,歡迎大家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