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稱,菜鳥的使命是要做物流業的大腦,這是要整合物流業嗎?

PLAstyle

這不是整合的問題,這是要用新技術打破傳統物流模式,建立全新供應鏈渠道的大事兒。

在這個馬雲稱之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中,馬雲是將阿里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概念全部融合進去,建設一個全新的戰略性物流體系。

有沒有感覺這些概念你都很熟悉?確實是,這些都是目前最前沿的科技概念,並已經在實用中得到部分驗證的技術手段。它的核心就是利用科技力量,加快物流供應鏈的運轉,提高物流運營效率,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的商業運營成本。

大數據是物流行業的“新大腦”。

物流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產生海量數據的行業,現在每天通過快遞量超過1個億,海量的數據處理,如果利用人工的話,效率低下,甚至根本沒辦法流暢運行。物流職能貫穿於企業運營始終,從物資採購、組織生產、銷售到客戶手中直至售後服務都離不開物的流動,需要大數據這樣的“新大腦”來合理安排、推進工作。

物流隨商品生產的出現而出現,也隨商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物流行業支持,而早期的物聯網,就是在物流行業得到應用與支撐。現代意義上的物聯網是指通過RFID識讀器、紅外感應器、GPS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這是現代物流的“必備神器”,只有物聯網在物流行業中廣泛應用,才能只能每一個快遞件,在每一個時間節點所處的位置,要送達的地方,這是現代物流業的核心技術之一。

人工智能,現在物流業太過於發達,從搬運、分揀、配送、存儲、清點庫存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進。依靠傳統的人工處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準確度不高,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充分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人工智能對於一些特殊配送物件,比如超重、超大等物品,具有先天優勢。

著一些技術,都是現代物流業進一步擴張德基礎。滿足了這些基礎之後,必須要有完善的物流骨幹網才能完成,這樣才能科學地安排,從而減少無效勞動。

馬雲就是看出現代物流業存在的一些弊病,而決定以大資金進入這個行業。


波士財經

悟空問答的網友大家好。馬雲今天突然現身菜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並且表示是自己主動要來參加,這意味著,阿里巴巴已經從電商轉向建立全面的物流生態鏈。

馬雲說菜鳥從一開始誕生時,就不僅僅是送快遞的,而是要建立一個獨特的系統,這個系統不是順豐,也不是聯邦快遞,而是一個全新的物流系統。事實上,馬雲整合進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概念,確實是要打造一個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物流體系。

菜鳥物流已經向全球發佈了首個智慧物流未來園區。未來快遞業從業人員將會擁有更高的智慧。馬雲表示,過去我們所做的事情使用人來取代機器,而現在我們必須要向機器來取代人轉型了。按照馬雲的設想,現代物流業能夠大大提高製造業和零售業的效率,降低整個社會的經濟成本。

那麼菜鳥的使命到底是什麼?馬雲表示,生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物流業面臨絕好的機遇,不幸的是我們剛剛實現了每日遞送1億個包裹的目標,緊接著就面臨著每日遞送10億個包裹的挑戰。要完成這個任務,智慧物流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