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林氏族人在莆田西天尾南少林寺附近,發現唐代初期媽祖先祖的合葬墓。經市文物專家吳天鶴考察,認為是莆田迄今發現的林姓最早的古墓葬,不僅是研究莆田姓氏中原南遷的有力證據,而且也是研究媽祖淵源世系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莆田林氏族人正著手修墓,並將為古墓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族人苦尋得古墓
莆田市姓氏研究會秘書長林春德說,莆田林氏在海內外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的後裔。
2001年,莆田林氏委員會成立後,開始修編族譜,終於在族譜中發現“唐九牧”祖父、曾祖父的墓葬線索。原來瀛洲刺史林玄泰、夫人吳氏、兒子林萬寵及兒媳黃氏死後,都葬在興化郡城西北尊賢裡北螺村官路之上,後又遷移合葬於尊賢裡紫霄巖烏齊山右側的雞啼坪(今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後浦村與象峰村交界處)。族譜還記載,墓穴坐寅向申,墓後有三臺石,前左有石雞,右有石犬。相傳下葬時雞啼犬吠,後來這個地方就叫“雞啼坪”。
2002年,4位林氏委員會的老人根據族譜記載上山找墓,後來是當地一位放牛者帶他們找到這座墓。墓淹沒在荒草荊棘之中,經勘察,與族譜記載、鄉老口傳完全一致,形式和坐向也相符。
從林萬寵逝世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算起,這座合葬墓有1302年曆史。經有關專家現場勘察,證明該墓保持唐代創建和明代重修的原狀,是研究當代地方史的珍貴實物。
10年牽掛林氏族人啟動修墓
許多在外林氏企業家紛紛捐資修墓,可由於古墓範圍大、年代久遠、地處偏僻,修墓遠比想象的要困難。眼看工程浩大,林氏族人當即將情況向文管部門報告,暫停了修墓。
一晃10年過去,今年5月,廣東企業家林樂文來莆田祭祖,聽說了“唐九牧”祖父、曾祖父墓葬的事,當即捐出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千叮萬囑一定要修墓。林春德提出古墓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並突出媽祖先祖主題,使之成為全世界瞻仰的聖地。
“全世界媽祖信眾有2億多,修復媽祖先祖墓不單單是林家的事,其他人也可以參與。”林春德說,此外他還把倡議書寄給臺北莆仙同鄉會。臺灣“兩岸文化交流使者”劉朝宗特地前來看墓地,提出把這裡建成“媽祖先祖紀念園”,重點展示“和平女神”“天上聖母”林默娘與其歷代先祖的血緣關係,凸現涉臺文物特色。
今年6月,林氏族人正式啟動修墓。
10月2日,莆田市林氏委員會舉行拾骸遷葬儀式,同時,林氏委員會又從先祖遺骸中取出頭蓋骨及腳趾骨各一塊,準備送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驗。
【古墓之謎】石犬為男石雞為女?
陵墓發現的石雞有1只,石犬共有9只,形象逼真,並有石刻為記。林氏族人猜想,林披有9個兒子和1個女兒。古時,兒子被稱為“犬子”,這9只石犬應該是代表九牧,1只石雞應該是代表女兒。至於是不是這樣解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突現地宮古墓遭盜?
在修墓時,墓後拱上方突然塌陷,現出一個地宮,在4米深處露出4壇金斗,遺骸凌亂。族人據此推論,古墓此前可能被破壞過。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把遺骸裝到瓷壇裡,擔心盜墓,遺骸遭到二次破壞,因而在墓的後拱挖了一個“貓耳洞”,把4壇金斗藏匿在內。他們還發現墓拱有十來釐米厚的碳石土,估計古人以此來防潮防燥。
閱讀更多 媽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