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萬人失業:如何存活?你看不見的工作陋習,正在慢慢毀掉你

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衝擊是毋庸置疑的,給每一位正在奮鬥的青年,也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今年的業績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想辭職又不敢,現在這個形勢,怕找不到下家。"

"企業要裁員,我該何去何從?"

"……"


要相信不管是企業還是員工,凡是能夠堅持下去,渡過疫情衝擊,挺過困難期,之後都將會迎來一個蓬勃的發展時期。

"接受挑戰,就可以享受勝利的喜悅。"


這次的黑天鵝事件,給每一位帶來的不僅是挑戰,也有機遇,很多人也應在這段時間內反思總結自己的工作,混日子的,也該醒一醒了!

"工作了五年,為什麼我還在原位?同期畢業的,已經有房有車有家庭,而我還是一無是處……"

也許是你的工作方法錯了!


在職場上有很多人都只會埋頭苦幹,每天加班,認為這樣就是努力,但如果沒有掌握工作的真正技巧,只能原地踏步,止步不前。也許這次疫情,正好是你總結、進步的好時機!今天,肯耐珂薩就來支支招,幫助你突破工作瓶頸,取得飛躍的進步。

首先來聽小編來講個故事!

銘銘是個拳擊手,從小練習拳擊,天賦異稟的他通過不斷的努力練習,一路過關斬將,拿了不少的獎項。然而在大學時,銘銘敗於一場全國聯賽,而打敗他的,竟是他的小學同學小黃,小黃只靠短短三年時間就擊敗了練習十年的銘銘。垂頭喪氣的銘銘想向小黃取取經,小黃只給了他一本書,讓他好好學習。

原來,一直是銘銘的練習方式有問題:以前的他,喜歡閉門造車,每天悶頭苦練十小時,反覆練習自己熟練的拳法,不學習新的技巧。參悟了的銘銘開始改變自己的練習方式,與小黃經常交流切磋,終有一日,重振旗鼓。

通過這個故事,各位有什麼啟發呢?小編來總結一下,如何防止自己原地踏步,取得飛躍。


1、 有目標的工作

每天定一個目標,工作結束後,需要覆盤,看是否達標。如果沒有,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找出沒有達標的理由;如果達標了,就思考自己是否還需要提高這樣的技能。不制定目標,就很難看出剛剛的工作是否是有效的。通過目標工作,積少成多,不斷覆盤,才會有持續進步。


2、 走出舒適區

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才能有真正的進步。要迎接新的挑戰,不能重複做自己覺得很容易的東西。一旦開始非舒適區的工作,大腦會進入緊張的狀態,形成良性迴圈。這種緊張、刺激的狀態反而可以使自己保持向上的積極,拓展視野,豐富閱歷。


3、 及時反饋

通過及時反饋來準確判別自己在哪方面不足。有兩種方法:

1)找人監督,通過別人的監督與指導,找到自己的盲點。多與同事和領導溝通,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

2)自我記錄,通過寫筆記或文字記錄的方式把自己的工作記錄下來,再通過正確對比,將錯誤歸納總結。只有不斷反思,從反饋中吸取經驗,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重複同一塊工作固然重要,但刻意挑戰邊界,從而攻克弱點,才能突破瓶頸,取得更大的進步和飛躍。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天空。要實現自我發展必須精益求精和嘗試新鮮。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肯耐珂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