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文帝劉恆。
劉邦——陳道明飾演
追根溯源還是要從劉邦那裡說起。
劉邦是沛縣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人。我們都知道,他年輕時候當一個小小泗水亭亭長,大概也就管理十來戶(最多幾十戶)人家。
有人肯定就要說了,亭長大小也是個官啊,好比今天農村生產隊隊長,能管理幾十戶人家也不錯啊。
那就錯了,那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的。劉邦那時候正值秦始皇大興暴政,國人連飯都吃不飽,你以為還有什麼油水可撈麼?
所以劉邦雖說是個基層幹部,還不是窮小子一個,並且還好酒又好色。不過呢,有一點他和很多人不同,那就是他是個有志向的人。
有一天,有個姓呂的外鄉人——史書上稱他叫“呂公”——為了躲避仇家,就帶著全家老小搬遷到了劉邦所在的沛縣居住。
呂公家庭條件還不錯,到了沛縣落腳,少不得要和當地的大人物搞好關係。於是就在當地的一家上等酒店裡擺了幾桌酒席,宴請這沛縣的官差和豪傑。劉邦雖然只是個基層幹部,也在被邀之列。
中國是禮儀之邦嘛,這主人擺酒席請吃飯,你不能空手白吃呀,那不就成了無賴了嗎?因此大家還是多多少少要帶點兒賀錢去的。
當天這主管收賀錢的蕭何(當時他是沛縣的主要吏員,後來是劉邦的丞相)定了個規矩,賀錢不夠一千的就坐堂下,一千以上的就坐雅間。
蕭何
劉邦去了,不知道是沒有錢還是怎麼的,那天他一分錢都沒帶。
等他曉得蕭何定的規矩以後,就朝著裡屋大喊一聲:賀錢一萬。說著就徑直進屋去了。
呂公因為這件事就覺得劉邦這小子很有膽氣,將來必能成大事,於是就把女兒呂雉許配給他了。(順帶說一下,呂雉還有個妹妹叫呂嬃,嫁給了樊噲——他本來是殺狗的,後來成了劉邦的得力大將,幫助劉邦平定天下。)
這呂雉長得怎麼樣呢?史書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推測得知應該還是挺不錯的。
一是因為這呂公善於相面,說這呂雉生得奇特,將來一定會嫁給貴人。
二是當這呂公要把呂雉許配給劉邦的時候,呂公的老婆死活不答應,說是她這女兒就是沛縣縣太爺都來為兒子求過親。想想看,縣太爺都看得上的兒媳,那還能醜得了?
不過呂雉的性格史書中倒是明說了,說什麼呢?
說她性格“剛毅”,“剛毅”說穿了就是女強人的意思。
由於這剛毅的性格,呂雉剛開始也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跟著丈夫劉邦一起幹農活,沒有怨言,還給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
兒子就是後來的太子劉盈(劉邦死後即位,史稱漢惠帝)。
女兒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後來嫁給了趙王張敖)。
到後來劉邦做了皇帝,有了其他女人而不再愛她的時候,呂雉的嫉妒心就上來了,便開始爭男人,爭權力。大家都知道“人彘”的故事,就是她強烈嫉妒心的表現。
劉邦當了皇帝后開始很寵愛一個姓戚的女人——戚姬。
這戚姬長得年輕漂亮不說,也給劉邦生了個兒子叫劉如意。
劉邦很愛這劉如意,而不喜歡自己的太子劉盈。理由是劉如意很像自己(主要指性格方面),而劉盈呢太懦弱,不像自己。
再加上戚姬常常在身邊哀求哭訴,劉邦好幾次都動了更換太子的心思。
但是想到呂雉畢竟是自己的髮妻,並且是陪著自己一路從千辛萬難中患難過來的,這樣做畢竟太沒有情義了,也就遲遲沒打定主意。
就在這關鍵時刻,呂雉做了一件事,什麼事呢?
她得知劉邦有換太子的想法,就趕緊去找足智多謀的張良求救。
張良給出一計,說是秦朝時候,有四個很有學識和威望的老頭子對現實不滿,就一起隱居商山,稱為“商山四皓
劉邦很仰慕這四個人,平定天下以後,幾次派人去請他們出山都請不出來,因為那“商山四皓”認為劉邦對讀書人不尊敬,不屑於待在他的朝廷裡。
劉邦一直為這件事耿耿於懷。
如果這時候太子能夠虛心求教,去把那“商山四皓”給請了出來,一來就可以向劉邦展示自己的能力,二來也可以讓劉邦覺得,劉盈雖然懦弱了點兒,但是能得到這四位高人的輔佐,還是能治理好天下的。這樣的話,劉邦就沒有理由換太子了。
呂雉一聽好計,就以兒子的名義將那“商山四皓”請了出來給劉盈當老師。
劉邦果然就對劉盈刮目相看,於是打掉了廢太子的心思。
後來劉邦死了,太子劉盈即位皇帝,由於他很懦弱,大權就從此落在太后呂雉手裡。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達到親上加親的目的,呂雉讓皇帝兒子劉盈娶了張敖和魯元公主所生的女兒——張氏為皇后,也就是舅舅娶了外甥女。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亂倫事件之一。
呂雉第一個對付的人就是當初和自己爭寵的戚姬。將她手足砍去了,眼珠挖去了,耳朵燻聾了,灌藥將她的嗓子弄啞了,然後扔在豬圈裡任其自生自滅,稱為“人彘”。
當然,除了一個戚姬,劉邦也還有其她的女人嘛。她們有很多也都是給劉邦生下了兒子的,在劉邦還在的時候,這些兒子就給封到了各地去做藩王,成為一方諸侯。現在呂雉又怎麼來對付劉邦的其她那些女人呢?
呂雉的一個原則就是:當初凡是受到劉邦鍾愛的都給打入冷宮(當然,當時沒有“冷宮”這一說法,當時稱為“永巷”,不過待遇就跟後來的“冷宮”一樣)。
而當初同自己一樣,不受劉邦鍾愛的女人,呂雉則給予了同情。有兒子封了藩王的,就讓她們跟著自己的兒子到藩地去享福;沒有兒子的也就在宮廷中享福。其中一位姓薄的女人——薄姬就是因為當初不得劉邦寵愛,呂雉才開恩讓她跟著兒子劉恆(劉邦的小兒子,封為代王,後來的漢文帝)到代地去的。
另外,呂雉當權時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大力提拔自己的孃家人——呂氏家族。
而對各地藩王——劉邦的兒子們呢?實行強行逼婚,讓他們娶呂氏家族的女兒(讓這些呂姓女兒來控制自己的劉姓丈夫),不聽話的就進行迫害,曾先後害死了劉邦的好幾個兒子。
並且,呂雉還將宮廷中的宮女賞賜給各地當藩王的劉邦的兒子們。此舉動機不清楚,或許是為了監視,或許是為了安撫,也或許就是當時的規矩而已。
但是,這次行為卻陰差陽錯地改變了後來劉家王朝的命運。
怎麼回事呢?
原來,賞賜各地藩王的宮女中有一個姓竇的宮女——竇姬。
這竇姬家本來在清河(今天的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那裡和趙國很近。
為了分配得離家近點兒,竇姬就買通了主管派遣任務的宦官,表示想要分到趙地去。
誰知那宦官收了好處,卻把這事兒給忘了,於是將她分到了代國。
竇姬哭泣著不肯去,但是卻由不得她,最終還是必須乖乖去代國伺候代王。
當時的代王——就是前面說到的劉邦的小兒子劉恆,對竇姬很是寵愛。
不久,竇姬給劉恆生了個女兒叫劉嫖,過兩年又生了個兒子叫劉啟(後來的漢景帝),再後來又生了個兒子叫劉武。
當然了,在戚姬得幸之前,代王劉恆是有自己的王后的,而且王后還生了四個兒子。
可是上天好像是特意要關愛戚姬似的,那王后在劉恆當皇帝之前就死了,王后的四個兒子又在劉恆當皇帝之後不久就先後全部病死。
這下劉恆的兒子中最大的也就是竇姬所生的劉啟了。
呂雉死後,呂氏家族的勢力被劉邦的兩個功臣陳平和周勃合謀徹底剷除,重新恢復了劉氏王朝。
這時,代王劉恆被大臣們擁立為帝——史稱漢文帝,竇姬順理成章就成了竇皇后,長子劉啟就成了太子,大女兒劉嫖也封為館陶長公主,小兒子劉武封為代王。
堅持原創,及時分享文史知識。我是【太白老師】,如果文字對您有幫助,歡迎評論、點贊、關注、轉發!